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1-23 11:03
摘要:绿色发展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业政策的发展方向,已经体现在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的编制过程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业政策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制约,要注重兼顾农业生态化发展方向,找到兼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均衡政策体系,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农业发展政策的重要因素。建议把绿色农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绿色农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提升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质量,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和美丽特色乡村。
关键词: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业政策;绿色发展
关于生态的论文范文还有浅谈“绿色发展”理念下生态农业发展问题,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维系着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1]。它包含676个县级单位及国有林场,其中430个县为贫困县。在这些地区,农业在维护地方人民生计和文化、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部门积极调整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把绿色发展作为农业政策新的目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应当成为农业绿色发展排头兵和先行试验区,率先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
问题
1.农业政策深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注重兼顾农业生态化发展方向
农业经营体制主要是指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面对农业人口减少和老龄化问题,各地都在探索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然而这种做法是把双刃剑,扩大生产规模可能会造成资源攫取过度,污染排放增加,危害农业生态环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鼓励林权拥有者增加对人工林和林下经济的投资,增加林地的负载量。这种做法可能带来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林地退化等问题,不利于实现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目标[3]。
2.短期内很难改造传统的资源依赖性生产方式,促进其转型升级或淘汰
重点生态功能区制度实施之前,以传统耕作、畜牧业和林业等资源依赖型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严格执行生态功能区负面准入清单必然会对这些地区的农业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如产业负面清单明确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但实际情况是,山区地区的二十五度坡以上种植了大片茶园和经济作物,负面清单并没有充分考量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又如产业负面清单禁止“以优质林木为原料的一次性木制品与木制包装的生产和使用以及木竹加工综合利用率偏低的木竹加工项目”,但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木材加工企业多数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企业效益较低,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再如毛竹产业在生态功能区划定以前是地方政府鼓励发展的,但毛竹“当菜种”的模式加剧了水土流失。负面清单实施以后,将限制这种毛竹经营方式,如果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部分农户将承受一定的损失。
3.寻求适宜的监控指标并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存在一定困难
要实现对负面清单执行情况进行监管,需要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生态环境动态数据、对地观测遥感数据、水土环境监测数据和生态红线清单数据,及时发现负面清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目前各类数据分散在环保、农业、林业、国土和水利等相关部门,由于部门利益的阻碍,数据并没有实现整合共享,这不仅增加了监控的困难,也阻碍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土空间开发管控的精准化和高效化。
绿色转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条件越来越好。各地和各部门更加领会了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精神,积极推进《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保护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已成为重点生态功能区一些地方政府的主动选择。城市人口增加,消费习惯改变,正在形塑乡村食品体系更加关注健康、绿色和品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农业和生态旅游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负面清单中涉及农林牧业的产业准入禁止或限制类,基本上都有相关农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
1.把发展绿色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以绿色农业发展为基本指向。
2.构建绿色农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建立农业和林业发展规划的战略环评制度,建立农林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
3.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
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生产保护地,形成体现自然特色、地域特色、工艺特色、文化特色、安全特色和生态特色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生态保护地产业体系;鼓励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生态保护地产业链。
4.大力发展美丽特色乡村
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农产品都有一定的文化、历史、地理和人文背景与内涵,富有区域特色和民族文化,鼓励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能发展地方经济,继承与传播农业文明遗产,促进农业生产与文化传承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樊杰. 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配置理论创新与“十三五”规划的应对策略.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01):1-12.
[2]邱倩,江河. 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工作中的问题分析与完善建议. 环境保护, 2017(10): 46-48.
[3]骆耀峰,刘金龙,张大红. 2012. 集体林权改革的基层解构实践逻辑研究——基于江西婺源的观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 (3):142-151.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