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1-22 09:31
摘要:生态农业是对接传统农业完成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新业态,其倡导生态保护、绿色无害,是生态文明构建的体现。以“绿色发展”观念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应倡导以生态学为主的生态经济价值理念,而生态绿色、均衡循环、高产能化是基础发展模式,整体共生、体系优化等是其发展准则。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农业;农业发展;问题;探讨
关于生态农业的论文范文还有基于改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生态农业经济是新世纪农业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是绿色发展观念下我国农业进化到绿色环保、经济高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我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及绿色发展观念,是把生态文明纳入经济发展的新派发展观念,也就是在经济进步的过程中,重视资源节省、生态绿色、低碳操作、安全高效能。所以,农业发展的生态化与可持续性,是保证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
1我国生态农业情况
1.1农业本身生产阶段引进外来农业品种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阶段,伴随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农业品种越来越多。大部分物种都隶属外部引人品种,导致本区域许多动植物被影响与种族结构与数目的平衡被打破,导致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并且,引进物种的生产使用了转基因科技,有着高产、抗病害的功效,引进物种与它类物种在成长阶段,互相杂交让相异的基因融合,导致大部分生物品种出现危险,甚至有灭种的风险[1]。
1.2农业生产阶段所用的化工商品的影响
当代农业已经变更了传统的农业望天收获、依赖环境均衡发展、产出能力弱、没有保证等局面。伴随科技的日新月异,人类使用科学技术,催生了推动农作物成长、提升农作物抵抗病害功能的新式农药与化肥等商品。然而,大批次的运用新式农药、化肥等化工商品,提升亩产量,也让农药、化肥等化工商品在环境中大批留存,导致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生物绝种,引发生态风险。
2绿色发展理念下生态农业人发展的策略
2.1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生态健康、平衡发展、高产能化
怎样让传统农业经济向生态农业经济转化,是我国当代农业建设需要面临的课题。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来说,可以看到从改革开放之后,学术界对农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缺陷,例如人口基数变大与土地紧缺的冲突、土地污染日渐恶劣并且使用率偏低、农业生产力滞后等,给出了农业经济应关注可持续发展,就是说构建以绿色理念为核心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经济师本世纪农业经济进化的一种态势,是一类农业生产系统与农业经济体系互相融合的循环经济体系,就是说是一类稳态经济。其扬弃了传统模式—过分依靠化学商品、矿物燃料而对资源、生态进行毁灭性打击的发展方法,倡导农业生产应具备可再生性、繁杂性,这也是农业发展模式要和生态体系的繁杂性、生物的多元化维持内在统一。因此,怎样调和农业、生态与资源的关系,让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科学发展四生态农业经济进步的前提与基础。在价值观层面,生态农业经济需要耕地的价值健康,人类与生态间的价值健康。所以,在发展方式方面,生态农业经济需要提升农业产能,要和人类、资源、生态等平衡发展,让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能够同时获得,进而让整个体系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互换位于低消耗、有效合理的资源循环再使用的可持续的态势。因此,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阶段,参考何种经济价值观,也会导致效果的不同。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农业产出过度倡导经济增速,却忽略对资源、环境的维护,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与盐碱地丛生等难题。这样的难题已经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比如,1980年代,对生态农业怎样发展等课题,专家学者从学识与实操两大层面实施了研讨:学识方面,解析证实了农业生态体系与构造、农业生态经济生产观、生态经济的需求观与生态经济价值理念等中心议题,深入探讨其内有的价值是否合乎准则;运用方面的研究是是否能找到一类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设计思路、策略、预案等。目前,以绿色发展观念为理论基础的农业进步态势,为当代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就是指平衡、低碳、新欢、无风险、清洁、节省、高生产效率的发展模式。具象化地来说,生产模式应洁净环保;资源使用应低碳并确保二次使用、节省高能;产业链应生态平衡、秩序井然、高能高产;商品构造是绿色有机、保质保量,优先考虑生态[4]。
2.2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方法论准则—整体共生、体系优化
被当做生态农业经济价值旨归的生态经济价值观倡导农业产出不但要保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进步,并且生产方式、生产观念均要遵守整体、有机、生态经济、生态德行的准则,并需要保证土壤、资源以有机、整体性、生态的伦理关注。因此可以想见,生态经济价值观的方法论准则应整体化与生态化。当中,整体化以生态学为理论源头,倡导人类与生态是有着繁杂特征、多元性并最终趋同的整体,并在此前提下深入谈老一致性与多元性并存的可能。这是由于在生态体系内,物种多元性是保证整个体系均衡的前提和基础;反之,体系的完备性也有助于保证体系的多元性。有鉴于此,在绿色发展观念的引导下,以生态经济价值观为前提的生态农业经济进步应着眼于共生性准则。体系优化性准则为方法论准则。
3小结
生态农业是对接传统农业完成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新业态,其倡导生态保护、绿色无害,是生态文明构建的体现。以“绿色发展”观念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应倡导以生态学为主的生态经济价值理念,而生态绿色、均衡循环、高产能化是基础发展模式,整体共生、体系优化等是其发展准则。在具象化的操作中,生态价值取向是对整体共生性准则与体系优化准则的最完美的诠释。生态价值取向对价值的解读也是生态环境特点的,怎样在绿色发展理念下解决生态农业发展难题,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学术界探讨的焦点问题。
参考文献
[1]许标文,郑百龙,曾玉荣,等.以绿色发展新理念推进传统生态农业转型升级—福建省生态农业经济区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台湾农业探索,2016,⑶:74-77.
[2]刘萍,何耀明.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与规划[J].农业经济,2017,(7):32-33.
[3]李国锋.“绿色发展”视域中农业面源污染协同治理初探一一基于山东省的调查分析[J].农业经济,2017,(9):6-8.
[4]李婷君,华玉武.绿色发展理念下京郊生态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J].农业展望,2017,⑴:49-53.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