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及对策探讨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1-22 10:09

  摘 要:总结比较了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经济的必要性,并着重进行了江苏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典型模式的研究与对策探讨。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关于生态农业发展的论文范文还有浅谈“绿色发展”理念下生态农业发展问题,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资源不足、生态系统退化、农用耕地质量下降、内外源性污染并存等环境恶化危机事件频发,, 对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类的繁衍生息带来一系列问题,迫使人们去思考如何使农业可持续地高效发展下去,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应运而生,其发展是对传统农业的重大创新和有效升级。

江苏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及对策探讨

  1 概述

  “生态农业” 由美国土壤学家威廉姆·奥伯特提出,其涵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有利于长远发展,并在环境保护、伦理道德及美学等方面能接受的小型农业。我国生态农业概念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提出,其主要理念是应用生态工程技术及传统耕作技术,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优化设计管理,在促进物质的良性循环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高效低耗,达到经济与生态同步发展[1]。

  2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经济的紧迫性

  现代农业的高投入带来高产出,农业生产力快速提高,但由于其高投入以及高能耗,水资源与能源超量消耗,导致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化肥农药农膜过量施用,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加重,弊端凸显,负效应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2.1 能源消耗过度

  商业能量的大量投入使农业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现代工业和化石能源, 而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生产速度缓慢,储量有限,能源短缺是迟早要面对的严峻问题。另外农业生产受到能源短缺及价格上涨的困扰,产品的能量代价越来越大,农业生产性成本增加,农产品价格的增长幅度低于成本增长幅度,投入产出效益呈下降趋势,这些必将都成为农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2 水资源紧缺淡水资源不足问题

  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另一个主要矛盾。虽然我国淡水总量不少,但人均淡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水平的 1/4,且淡水资源分布相当不均匀。由于农业生产的粗放经营方式,单位土地水资源利用效率也相当低。同时由于一定程度上我国存在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现象, 工农业间用水存在不平衡现象。工业用水竞争、水资源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农业用水的紧缺程度,农业生产灌溉成本持续增加,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系数低,成为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中的绊脚石[2]。

  3 江苏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典型模式研究

  江苏是农业大省,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经济带,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素有“山水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同时兼具南北方的地域特征,全省农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其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县域为单位的生态农业县建设,在政府的示范试点和各学者、劳动者等多方多年的努力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成效显著,遍布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现将其典型模式归纳如下。

  3.1 废弃物能量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废弃物能量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是根据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秸秆、人畜粪便等废弃物看似没有作用, 但只要能与其他行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就能够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可作为另一个环节的投入,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提高能量的转化率和资源利用率。 如以秸秆沼气为核心的猪—沼—粮、猪—沼—菌、猪—沼—鱼—果等模式,其共性是:用粮养猪,农作物秸秆与人畜粪便等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制取出的沼气用于日常生活,如做饭点灯等,沼液、沼渣可用来做添加剂喂猪养鱼,也可浸种、培育菌类等,各种脚料、鱼塘泥等还可以再还田,从而形成物质利用的多重良性循环,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变废为宝,又能减少环境污染,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3]。

  3.2 立体开发利用模式

  立体开发利用模式是依据物种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原理组建的不同形式的立体结构式的农业生态系统。通过科学的搭配组建,利用好每一寸空间,实现自然环境能量的充分利用,增强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①农林牧渔复合模式:可利用水系或道路林网、江滩造林等,在林间套养鸡鸭牛羊等畜禽或套种豆类、 马铃薯等农作物,形成种养一体化的循环模式,在达到养林目的同时又提高了林间生态和经济效益, 也可是池塘养鱼虾蟹、池塘边种植果树、树间间种蔬菜牧草等,既绿化了周边环境,同时鱼塘塘泥又可培肥果树和蔬菜,形成循环体系。②立体种养(植)模式:鱼塘立体混养模式,利用鱼类的不同食性和栖息习性,进行立体混养,既能合理利用池塘生态空间与饵料, 又改善了水质条件,提高了池塘综合效益。稻田立体种养模式,将水生饲养动物与水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稻田为鱼虾蟹等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丰富的天然饵料,同时水生饲养动物在稻田中活动觅食,又起到了除草肥田、防病治虫的作用,优势互补、共生互利的效果明显。③设施化立体种植模式:该模式选用特、优、稀的蔬菜瓜果及食用菌等品种类型,采用塑膜大棚、日光温室等进行设施化栽培,利用不同作物生态位置的差异,在时间和空间上巧妙搭配,实行间套复种高效立体种植,以提高大棚或温室的时间与空间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4 江苏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对策探讨

  4.1 明确总体要求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从新的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 10 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江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应以绿色、协调、创新、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效益为核心,以“减量、清洁、循环”为主线,以推进多种形式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技术集成应用为重点, 以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村创建为抓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示范带动,实行点、线、面统筹布局,大力推进能源高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环境绿色生态,产品优质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4.2 秉承绿色理念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进绿色发展,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生态循环农业本质就是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坚持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理念,处理好农业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倡导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推进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

  4.3 健全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政府需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重点, 各相关部门应协作配合,合力推进。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制定合适的法律规章及社会保障制度;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劳动者生态意识淡薄,素质相对低下是江苏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一大制约因素。 因此要采用各种形式, 多渠道全方位对农户进行宣传指导培训来解决根源性问题; 三是建立健全生态标准及监管体系,保证农业向标准化、无害化、可持续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清.循环经济模式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7(3):71-74.

  [2]黄小洋,邱丹.江苏省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与发展对策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29(1):29-32.

  [3]胡晓欢,王雪超,董孝斌.循环农业内涵、理论发展与展望[J].农学学报,2015,5(3):107-112.

  [4]杨群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引领农业绿色转型[J]. 农业经济管理,2018(4):41-44.

上一篇:金华农村电商农产品上行渠道构建研究 下一篇:建筑绿植装饰墙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