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1-20 09:58
[摘要]目的研究大蒜素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 法 取 1 0 0只实验用S D 大鼠,随机分为5 组(n 二2 0 ) :假手术组,模型组,大蒜素5 、10、 20 m g / ( k g . d )组,造模前5 d 开始腹腔注射给药( 1 次/ d ) ; 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 m in的方法制备小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 再灌注6 h 后,测定小肠组织含水量, H E 染色法行小肠组织病理检查并按照C h i V s氏量表进行损伤评分, T U N E L法行细胞凋亡检查并计算凋亡指数,酶联免疫法测定肠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和内毒素含量,比色法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 D A )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经大蒜素10、 20 m g / ( k g . d )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小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肠组织含水量( P < 0. 0 5 或P <0. 0 1 ) ; 明显改善肠组织病变,降低C h iu 's氏评分( P < 0 . 0 5 或P < 0 . 0 1 ) ; 明显改善细胞凋亡状况,降低凋亡指数( P < 0 . 01 ) ; 明显降低肠组织炎症细胞因子(T N F -a、IL -1 p、IL ~ 6 )和内毒素含量( P < 0 . 0 5 或P < 0. 0 1 ) ;提高抗氧化酶(SO D、C A T )活性,降低M D A 含量( P <0. 0 5 或P < 0. 01 ) 。 结论大蒜素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以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关键词]大蒜素;小肠;缺血再灌注;炎症;细胞凋亡;氧化应激
0 引言
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外科肠道手术及休克 、心肺功能不全等常见并发症,其病理机制复杂,既往研究发现,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及继发性细胞凋亡是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4]。大蒜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二烯丙基三硫化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生物学活性[57]。以往动物研究已经证实,大蒜素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对脑组织、肾脏、心肌、肝脏等组织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大蒜素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尚未见文献报道,本实验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动物清洁级雄性 S D 大 鼠 (8 周 龄 , 2 1 0〜250 g )购 自 河 北 省 实 验 动 物 中 心 [ S C X K (冀)2008-1-003]。饲养环境 :恒温 23~25 °C 、相对湿度 6 5 % 〜7 0 % 、光照周期 12 h :12 h 。
1 . 2 实验药物与试剂大蒜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2 m l :30 m g ,批号 :950041);肿瘤坏死因子-a (T N F -a ) 、白细胞介素(I L )-1p 、I L -6、内毒素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北京博奥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号:170416、170125、170409、070411); 超氧化物歧化酶(S O D ) 、过氧化氢酶(C A T ) 、丙二醛(M D A )试剂盒和T U N E L 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 工 程 研 究 所 ,批 号 :20170403、20170512、 20170324、20170321)。
1 . 3 实验方法
1.3. 1 分 组 与 模 型 制 备 将 1 0 0只试验用S D 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 大蒜素 5、10、20瓜旦/(]^.3)组,每组20只;各组大鼠均在造模前5 d 开始腹腔注射给药(1 次/d ),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同步给予生理盐水。术前禁食 12 h (自由饮水)后,参照朱枝祥等[8]报道的实验方法制备小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腹腔注射水合氯醛( 2 % ,5 m l /k g )实施麻醉,开腹并剥离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60 m i n 后松夹实现再灌注,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结果的判定: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后肠管颜色变暗而松夹后颜色逐渐变红,即可判定造模成功;假手术组行手术操作但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
1 . 3 . 2 小肠组织含水量测定每组随机取 5 只大鼠,实施麻醉后开腹,取回盲部 10 c m 以上处相同部位 4 c m 肠管组织,冲洗干净后称重(W , ),置 107 °C 烘 烤 72 h 后 再 次 称 重 (W 2 ),含 水 量 = [(W , - W 2 ) / W J X 1 0 0 %。 1. 3. 3 小肠组织病变及C h i u、氏评分每组随机取 5 只大鼠,参照“1. 3. 2 ”项方法取肠管组织并冲洗干净后,置 4 % 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 72 h ,然后依次进行包埋、切片、脱蜡水化等处理后行H E 染色,然后通过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参 照 C h i u 等 [9]报道的组织损伤评分量表进行小肠组织损伤评分。
2 结果
2 . 1 各组大鼠小肠组织含水量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含水量升高(尸 < 0.01);与模型组比较,大 蒜 素 1 0、20 m g / (k g -d ) 组含水量降低(P < 0 . 0 5或 P <0.01)。
2. 2 各组大鼠小肠组织病变及C h i u、 氏评分比较假手术组小肠组织肠绒毛完整、排列整齐,未见异常;模型组小肠组织可见上皮细胞脱落、绒毛尖端上皮抬高与固有层分离、中性粒细胞浸润等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组小肠组织病变明显减轻,其中大蒜素 20 m g /( k g • d )组效果最为显著。见 图 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C h i u、氏评分升高(_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大 蒜 素 10、20 m g / (k g .d )组 C h i u’s 氏评分降低( P < 0 . 0 5或 P <0.01)。
3 讨论病理生理学研究发现,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继发性细胞凋亡是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14],而大蒜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 凋 亡 的 药 理 学 作 用 。本研究发现,经大蒜素 10、20 m g / (k g _d )预处理 5 d ,能够有效降低小肠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肠组织含水量,改善小肠组织病变,降 低 C h i u 's 氏评分 ,抑制小肠组织细胞凋亡 ,提示大蒜素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是监测体内炎症反应的常用指标;而内毒素是一种具有毒性作用的脂多糖, 能够导致机体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等。本研究发现,经 大 蒜 素 10、20 m g / (k g _d )预处理 5 d ,能够有效降低小肠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肠组织中 T N F -a 、I L -1p 、I L -6和内毒素含量,提示大蒜素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出现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大蒜素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大蒜素抑制小肠组织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有关。
参考文献:
[1]盛恒炜,沈晶晶,屠伟峰,等,黄芪预处理对大鼠小肠缺血再损伤的保护[J]医大学报,2013,35(24):2639-2642.
[2]朱仁武,顾叶春,张煜程,等,硫化氢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8):1255-1258.
[3]申冬冬,袁飞,侯江红,黄芪多糖对幼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肠组织TNF-a、ICAM-1,L-6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刊,2017,35(6):1528-1532.
上一篇:大蒜素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下一篇:大蒜鳞芽组培再生体系建立方法研究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