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1-14 09:21
摘要:本文以托盘包装的冷却猪背最长肌为原料,在4℃条件下避光贮藏0、l、3、5和7d后,分别加工成猪肉糜,分析猪肉糜pH、色差、蒸煮得率、质构和流变性的变化,研究不同冷藏时间对猪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猪肉糜的色差、蒸煮得率和质构呈下降趋势(P<0.05),说明猪肉糜凝胶性能变差.其中L值和蒸煮得率在冷藏O、1和3d时,差异不显著(P>0.05)。流变结果表明,在72℃时,0、1d和3d的G差异不显著,超过72℃后,G在0和1d时最大。综上,猪肉糜在冷藏3d前进行加工,能够保持其良好的凝胶性能。
关键词:猪肉糜,冷藏时间,蒸煮得率,流变特性,凝胶性能
我国是肉类生产消费大国,猪肉消费一直占据相当大的比重。随着我同肉制品深凝胶行业的飞速发展,种类丰富、营养和口感俱佳的猪肉糜类制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冷却肉的水分没有形成冰晶,0~4℃冷藏过程中,微生物和酶的活动仍在进行,所以易发生干耗、脂肪氧化和蛋白质分解等引起的表面发粘、发霉、变色等不良变化,严重制约着冷却肉的品质和凝胶性能。长期冷藏的冷却肉所表现凝胶性能退化的问题,一一直困扰着各大肉制品凝胶企业。所以,在冷却肉肉糜制品生产凝胶过程中,如何严格把握冷藏时间,降低冷藏损失,保持冷却肉的凝胶特性,既是研究的重点也是实际生产巾的难点。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仪器
猪背最长肌(水分,73.12%;蛋白质,23.O3%;脂肪,2.06%)来源于养殖6个月,重量为100±5kg的长白猪,宰后24h的温度为2~4℃,pH为5.77,由众品集团提供;食盐食品级。ShimadzuAUY120电子天平日本岛津公司;绞肉机山东嘉信食品机械有限公司;StephanUMC一5C斩拌机德国;T25高速匀浆器德国IKA公司;HannapH计意大利;HH一42水浴锅常州同华电器有限公司;CR一400色差计日本美能达公司;TA—XT.plus质构仪英国StableMicro—system公司;Thermoscientific流变仪德国HAAKEMARS;离心机美国BeckmanL一80一XPUltracentrifuge;干燥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
1.2实验方法
1.2.1原料预处理
将猪背最长肌去除可见结缔组织后,切成(3×3x3)cm的肉块,使用托盘包装(避光、不透氧),每份500g,储存于4℃冰箱中。冷藏1、3、5和7d后,分别取样进行猪肉糜加工。
1.2.2猪肉糜制备
将冷藏后的猪肉取出,使用绞肉机(6rnm)绞碎后称取400g,每份添加100g冰水和10gNaC1。具体方法如下:将猪肉、NaC1放人斩拌机,以1500r/min斩拌30s,并缓慢的加入1/3的冰水;1500r/min斩拌30s,并缓慢的加入1/3的冰水;3000r/min斩拌60s,并缓慢的加入剩余的冰水(中心温度低于10℃)。取35g斩拌好的肉糜,装入50mL的离心管中,500r/min离心3min完全除去肉糜中的气泡,然后80℃水浴煮制25min(中心温度72℃),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冷却至中心温度20℃左右,放人0~4℃冰箱中过夜。
2结果与分析
2.1生猪肉糜pH的变化分析
冷藏0d生猪肉糜的pH为5.77,1和3d时,pH略微升高到5.81和5.96(图1),该变化可能与猪肉在冷藏条件下的解僵排酸延迟有关“。冷藏到第5d13,~-pH下降至5.71。杨文婷等报道了肌肉中的肌糖原充分酵解产生乳酸,ATP分解产生磷酸,且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致使肌肉的pH降低。冷藏第7d的生猪肉糜pH回升至5.92,主要原因是肌肉中蛋白酶及微生物分解酶等的作用,使得部分蛋白质被分解,产生了多肽和氨基酸,生成了氨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致使冷却猪肉糜的pH有所回升。
2.2猪肉糜的蒸煮得率分析
冷藏0~3d的猪肉糜,其蒸煮得率最高(86.28%左右),冷藏5和7d后降至78.46%。因为肌肉在冷藏过程中,细胞仍会发生代谢活动产生能耗,在细胞内酶和部分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脂肪氧化和蛋白质水解,肌肉的组织结构遭到破坏,造成水分流失和持水力下降,导致肉糜的蒸煮得率降低和保水性下降143。Lund等研究表明:冷藏期间冷却肉蒸煮得率的改变与pH的变化相关。当pH下降时,蛋白质正电荷被中和,降低分子间电荷斥力,蛋白质网络收缩,内部多余水分被挤出,致使蒸煮得率降低;当pH升高时,正电荷增加,分子间电荷斥力也随之增加,蛋白质网络恢复松散状态,空间结构增大,容纳更多水分,蒸煮得率增加,保水性提高。
3结论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冷却猪肉糜的pH、色泽、蒸煮得率、质构和流变性差异显著(P<0.05)。与0和1d相比,冷藏3d猪肉糜的pH显著升高,£值、蒸煮得率和72oC时的G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在冷藏0和1d时最好。冷藏5和7d时,蒸煮得率下降5%,熟猪肉糜的值、质构和72oC时的G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冷却肉在进行凝胶肉糜制品加工时,应减少冷藏时间,在冷藏3d后,凝胶性能大幅下降。
参考文献
[1]马宇翔,周瑞宝,黄贤校,等.脂肪、盐和大豆分离蛋白对内糜的影响[J].肉类工业,2004,8:12—15.
[2]任小青,于弘慧,马俪珍彳4用LF—NMR研究猪肉糜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15:120—123.
[3]陈东杰,李向阳,张玉华,等.不同包装条件下冷却肉品质变化及腐败菌相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7,17:281—285,291.
[4]孔保华,刁新平.冷却猪肉包装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J].肉类研究,2008,4:54—59.
上一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个性化教学服务研究 下一篇:老龄社会背景下农村医疗保险体系的构建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