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1-11 09:54
摘要:2018年9月—2019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石门国家森林公园3类生境的蝴蝶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蝴蝶9科36属45种,报喜斑粉蝶Delias pasithoe和绢斑蝶Parantica aglea是该地区的优势种;蛱蝶科Nymphalidae的属和物种数最多,蚬蝶科Riodinidae、环蝶科Amathusiidae和斑蝶科Danaidae最少。物种丰富度、各科的种多样性指数以蛱蝶科、凤蝶科Papilionidae和弄蝶科Hesperiidae最高;各科的属多样性指数以蚬蝶科、环蝶科和斑蝶科最高;眼蝶科Satyridae和灰蝶科Lycaenidae的均匀度最高。不同生境样线蝴蝶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不同,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个体数差异大,其中花海个体数量所占比例为73%,为园林造景招引蝴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城市生物多样性;蝴蝶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家国际森林浴场,也是广东省首批森林康养基地。其植物丰富,景观优美,游憩康养功能良好,是广州发展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的重要节点,面临着广州城市化和人为建设开发的双重压力,园内生物多样性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目前关于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报道仅聚焦于植物[12~14],尚未见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群落多样性的相关研究。为了较好地保护、利用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蝴蝶资源,对其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研究成果对广州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为该区域的后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1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从化区东北部(23°36′50″N~23°39′20″N,113°46′16″E~113°49′17″E),总面积2 636 hm2,海拔1 210 m的天堂顶为广州地区高山之最。公园于1995年在原国营大岭山林场的基础上建立,是经原林业部批准建立的第一家国际森林浴场,其森林覆盖率达98.9%,内有华南地区仅存的原始次生林1 067 hm2,被称为“北回归线的一片绿洲”。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年平均气温21.4℃,7—8月平均最高气温28.5℃,1—2月平均最低气温12.4℃,其植被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但由于其温度较周边低,特别在冬季会出现低温现象,于是出现了许多落叶阔叶林或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此外还有常绿阔叶林、山顶矮林及亚热带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等群落。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打造了“红叶节”和天堂顶风景区花海,吸引了大量游客。其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入选为2018年广东省森林康养基地名录,是森林康养研究区域[15]。
1.2样线设置
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对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石灶风景区进行实地勘察的基础上,按景区生境类型、面积比例等确定3类不同生境—花海、竹林、森林浴场,在每类生境内各设置1条长约2 km的调查样线。
2结果与分析
2.1蝴蝶物种组成
经鉴定统计,观测记录到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蝴蝶918头,隶属于9科36属45种(表2)。报喜斑粉蝶和绢斑蝶数量最多,所占比例分别为22.0%和15.0%,为该研究区域的优势种类;红腋斑粉蝶、菜粉蝶、巴黎翠凤蝶等24种为该研究区域的常见种类;统帅青凤蝶、橙粉蝶、翠袖锯眼蝶等19种个体数量少于1%,其总体数量占调查蝴蝶总个体数的6.5%,为该研究区域的稀有种类。
2.2蝴蝶群落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蛱蝶科的属数量最多,有9个属,其次为弄蝶科和粉蝶科;物种数量最多的科是蛱蝶科,有10个物种,其次是凤蝶科、弄蝶科和粉蝶科;粉蝶科的个体数量最多,为368头,其次为斑蝶科、凤蝶科和蛱蝶科,个体数量范围为102~138头。物种丰富度大小依次为蛱蝶科、凤蝶科、弄蝶科、粉蝶科、眼蝶科、灰蝶科、蚬蝶科、环蝶科和斑蝶科。各科的种多样性指数大小依次为蛱蝶科、弄蝶科、凤蝶科、眼蝶科、粉蝶科、灰蝶科、蚬蝶科、环蝶科和斑蝶科;属多样性指数最大为弄蝶科,其次为蛱蝶科,最小为蚬蝶科、环蝶科和斑蝶科。眼蝶科和灰蝶科的均匀度最高,其次为弄蝶科、蛱蝶科和凤蝶科。
上述结果可以看出,A样线为较空旷的临水人工花海,人为干扰活动强,由于花海主要由单一或多种一二年生花卉组成,为蝴蝶生存和活动提供了良好场所,因此该生境的蝴蝶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大,且部分蝴蝶个体数大、优势种类明显,蝴蝶景观效果显著。
3结论与讨论
作为美好、吉祥象征的蝴蝶色彩丰富,身姿轻盈,与鲜花等相互依存和嬉戏的独特自然景观,给自然界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蝴蝶是中国文化中一个独特的意象存在,通过“庄周梦蝶”“梁祝化蝶”“化蝶之恋”等经典蝴蝶意象,表达了人们对哲学、自由、爱情等的美好向往与追求。此外,蝴蝶景观不仅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也是一个效果良好的自然科普教育载体。初步研究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蝴蝶群落多样性,共观测到蝴蝶9科36属45种918头,物种属的数量占广州市蝴蝶资源属数的80%,种类数量占广州市蝴蝶资源的62%[11],表明该研究区域的蝴蝶资源较丰富,但与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相比,此区域蝴蝶群落多样性低而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17]。
蝴蝶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生物,具有体型小、易于观测、栖境要求专一性强等优点,因此,蝴蝶是我国区域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笔者将继续观测研究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群落多样性,以期在科学评估城市化背景下,探索得到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蝴蝶的环境指示作用;继续跟踪监测园林景观对招引当地自然界中蝴蝶的效果,真实评估园林造景在创造一种优美自然的景观氛围的同时,对观赏、科学研究和自然科普教育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冰冰,李后魂,梁之聘,等. 八仙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群落多样性及区系组成[J]. 生态学报,2010,30(12):3226-3238.
[2]王群,郭志祥,李进斌,等.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区系及多样性[J].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5):75-83.
[3]郑晓鸣,王敏彪,叶和军,等. 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区系分析[J]. 南方林业科学,2019,47(1):15-18,22.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