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教育在儿科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0-09 11:07

  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微信教育在儿科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100 例患儿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微信教育。观察比较两组就医依从性、对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就医依从性(94.0 % vs 80.0 %)、对健康知识掌握评分[ (82.33±5.17)分 vs(72.26±4.02)分]、满意度(98.0 % vs 82.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中应用微信教育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提升患儿家长就医依从性,且可提升其对健康知识掌握,还能促使其达到较高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儿科;健康教育;延续护理;微信教育;应用分析

  儿科健康教育与普通患者健康教育存在较大的区别,原因在于儿科健康教育主要针对的是患儿家长,患儿患病过程中由于其紧急处理或家庭处理不当,再加上其家长对相关疾病防止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使得患儿病情难以控制 [1] 。而通过对患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既能改善护患关系,又能对不良后果加以有效干预。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其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的普遍手段为网络远程医疗服务,且未来开展延续性护理的最有效方式也为经济快捷的网路服务 [2] 。而通过建立微信群实施儿科健康教育,其能利用点对群、点对点的方式,实现患儿家长与儿科医护人员之间的接轨,从而使双方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为儿科疾病防治提供更好的应对措施 [3] 。本文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 100 例患儿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例,即对微信教育在儿科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推荐阅读: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 100 例患儿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其中,对照组男 28 例,女 22例,年龄为 2 个月~12 岁,平均(6.12±2.17)岁。观察组男 30 例,女 20 例,年龄为 3 个月~13 岁,平均(6.58±2.33)岁。两组基础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基础护理

  入院后,针对两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确保有效实施整体责任制护理工作,护理期间注意提升对患儿的关心度,且护理人员与患儿家长之间需加强交流和沟通,以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提升其配合度。同时需认真患儿病情状况,且充分指导患儿疾病恢复,并详细做好记录。另外需定期开展健康讲座,且可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出院前对患儿实施必要的健康知识教育。

  1.2.2 对照组

  该组患儿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即出院后第 3 d,对患儿实施电话随访,即观察患儿具体护理情况,明确其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针对性的指导,以及合理进行健康教育。详细告知患儿家长用药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以提升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2.3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微信教育,即首先由科室经验丰富的主观护师组间微信群,并将该组患儿家长纳入微信群进行管理,每天定时登陆该微信群对家长实施健康育,并提供咨询服务。提供的服务主要为:①每周专家会诊信息。即通过微信群或盆友圈发布预约门诊服务,对于因故停诊的专家需提前向患儿家长通知,以避免患儿复诊间家长反复奔波。②加强科室形象宣传。即宣传医院儿科的特色诊疗手段,组织家长联谊会,准确发病医院相关活动信息等。③发布健康教育内容。即以多样化的形式,如文档、图片、视频等,将常见的儿科疾病向患儿家长进行科普宣教,并提供针对性的宣教教育可见,以确保为患儿家长提供科学的理念。④提供家庭随访和延续护理。即将出院后的连续性服务通过微信群提供给患儿家长,主要包括病情访视、用药指导等,这样既能节约人力、空间、时间,又能确保健康教育达到较高的效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就医依从性、对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以及满意度。就医依从性判定 [4] :治疗期间遵医嘱严格坚持治疗为完全依从;治疗期间遵医嘱基本接受治疗为部分依从;治疗期间未遵医嘱坚持治疗为不依从。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满意度情况以及对健康知识掌握度进行调查和评价。满意度调差问卷总分为 100 分,分为 3 个等级:85 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5~85 分为比较满意、65 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2.0 进行数据处理。在处理数据过程中,用 χ 2 检验,组间差异以 P<0.05 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就医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就医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对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对比

  观察组对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82.33±5.17) 分,高于对照组(72.26±4.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满意度对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在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中,延续性护理和健康教育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要方式,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 [5] 。作为网络时代的主要参与者,儿科患儿家长可通过网络平台接受医院提供的延续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同时其也能通过网上咨询服务,了解儿科专家门诊情况。而儿科医护人员也可通过微信对患儿家长实施健康健康和针对性指导,从而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理念和指导措施。在微信平台上,护士与患儿家长之间可进行“点对点聊天”,且其能对患儿出院后的情况予以随访和及时了解,从而建立良好的呼唤关系 [6] 。而借助微信的群聊功能,将相同疾病的患儿家长组织起来,微信群管理员还可培训其相关的专科知识,并告知其疾病控制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其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一个开放性、包容性的平台,微信可以有效突破健康教育受人力、时间、空间的限制,即为更多的患儿家长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咨询服务 [7] 。本文的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微信教育,结果显示:就医依从性、对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和满意度,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 [8] 报道一致,这表明微信教育在儿科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中应用之后,可促使患儿家长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同时还能提升其就医依从性,并使其达到更高的满意度,从而确保其对医院形成更高的信任感。因此可以看出,在儿科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中应用微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9] 。

  综上所述,在儿科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中应用微信教育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提升患儿家长就医依从性,且可提升其对健康知识掌握,还能促使其达到较高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宋宏.微信平台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30(22):86-88.

  [2] 关艳霞,金寿德,孟祥华,等.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在肺心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6):7161-7164.

  [3] 刘晓燕.微信健康教育在骨搬运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1):179-181.

  [4] 雷铖,陈晨,石镁虹,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院外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02):117-120.

  [5] 王静,郝秀轻,毕宏彪,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心流程再造中的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02):23-26.

  [6] 冯俊艳,张冰倩,何文英,等.微信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7,39(03):474-477.

  [7] 伍红平,王芳.微信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5):83-84.

  [8] 黄明桂,曾沁,袁明艳. 浅谈微信平台在儿科健康教育和

  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6):106-107.

  [9] 张秀娟,李蒙,王一蒙,等.微信群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7,28(10):756-758.

上一篇: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即兴伴奏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下一篇:多媒体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