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的社会建设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2-02-11 08:40

  【摘要】从河北农村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著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入手,分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内在统一。由此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社会建设展开论述,并形成全面的农村社会生态和谐,分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矛盾和阻力;论述如何从城乡统筹的视角进行生态环境的社会建设,形成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并使其成为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点,实现普遍的农村社会生态和谐。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城乡统筹;社会建设

  农村生态环境是与城市生态环境相对而言的,是以农民聚居地为中心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剧,不仅影响了农村人口的生活与健康,也通过水、大气和农产品影响了城市人口的生活与健康。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是社会发展缺陷导致的社会生态恶化,以不平等为实质的城乡断裂是造成农村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深层结构性原因,城乡发展不均衡等社会政策和社会因素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所在。因此从农村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角度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形成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普遍的农村社会生态和谐。

农村生态环境的社会建设研究

  一、河北省农村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著

  河北省内环京津,东临渤海,西北与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接壤,生态脆弱的农牧交错地带呈现一条弧带状贯穿于整个河北北部和西部,生态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当前,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的污染和缺失,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资源危机、农业面源污染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H益显著。

  1、农村环境问题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河北省是一个承受着人口、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多重压力的极度资源型缺水省份,当前正面临着水资源匮乏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水资源是河北最短缺的资源,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河北某些农村,地下水埋深已经突破200米,同时与水资源减少相伴随的是水污染的加剧,华北大平原几乎呈现了“无河不干,有水皆污”的局面。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了河北人民的生存与发展。农村废弃物污染:农村人畜粪便、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被认为是目前农村三类主要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没有统一的有效管理,农户的生活垃圾和污水随便倾倒、流向田头沟渠、池塘、路边,特别是现代化产品大量流入农村,大量有害有毒废弃物破坏了农村生态平衡。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在河北省除县城城关镇外,各乡(镇)集镇都还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置场。在广大农村更没有任何环境基础设施,农村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类污染源直接排放,农村的生活垃圾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与此同时,城市垃圾场地一般都设在城镇郊区,农村承受了农村和城镇共同产生的生活垃圾。农村乡镇工业污染:河北的乡镇企业由于企业生存的经济环境、基础条件及管理水平的限制,主要集中在皮革、印染、电镀、化工、建材等落后技术产业上,大多数设备相对落后,技术层次不高,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化肥、农药的大量及不合理施用引发污染:过量施撒农药、化肥,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垃圾未能妥善处理,农用地膜、农药空瓶、化肥包装袋随意丢弃,难以在短时期内降解,导致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

  2、农村社会生态环境问题

  不仅仅是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社会生态环境也在日益恶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差距不断扩大,农民收入相对下降,相对贫困人口有增无减,农村居民低收入导致农村市场购买力下降,城乡经济不能实现良性运转。农业生产力水平低,高消耗低产出,整个社会生产效率低下。社会制度不公,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分治,使农村社会经济问题突出,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进一步加强,社会发展失去了应有的本义。政府官员腐败问题严重,权力的滥用和权力的不作为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以及对人权的严重侵犯。民主法制不健全,整个社会在一种无序的状态下运行,社会冲突时有发生。社会治安不稳定、干群关系和党群关系紧张等社会问题频仍,农村社会生态环境H益恶化。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要义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条件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的可持续性的农村发展道路。农村生态环境社会建设的基点:全面发展小康社会的农村生态环境应成为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点。尽管河北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建设、新民居建设和村民中心建设等具体的生态环境社会建设的实践活动,但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中,一直以来是以城市为中心。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明显,环境污染出现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农村环境保护和城乡统筹发展受到忽视。同时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破坏也日益加剧,农村环境信访量不断增多。而农村环境的社会建设活动本身存在着粗俗的自然主义和技术主义,农村环境建设中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结合不紧密,农村社会的生态平衡发展不好,因此在自然与社会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的社会建设中还存在很多矛盾需要解决。

  二、农村实现社会生态和谐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

  1、环境保护重城市轻农村

  近年来,我国城市环境不断改善,然而农村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不仅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而且监管困难。长期以来,把环保的资金和环保的工作重点放在城市,现行的环保法律大都是针对城市和工业而制定,对农村的适应性差,环保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农村的环保设施几乎为零,环保的宣传教育也是以城市为中心,农村环境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在工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乡镇企业的大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工业的污染和农村环境的保护,而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关系到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质量。

  2、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城市淘汰的高污染企业纷纷涌人农村安家落户,不断把污染严重的工厂、企业转到郊区和农村,使农村承受的环境成本不断增加。多年来对城市环境的关注,使城市各项环境指标达标率逐年提高,城市环境日益改善。与此同时,农村成了城市污染工业企业的避难所和垃圾场,农村的环境不断恶化,土地退化、草原沙化、森林功能减退、水资源危机、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多年来,城镇产生的大量垃圾,都运往农村进行填埋处理,特别是在城市的郊区,被垃圾场所包围,垃圾到处乱飞,产生的垃圾液对水源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城市未经有效处理的污水,由于水资源短缺,成为灌溉的水源,不仅污染了土地,也不同程度地对食品安全带来隐患。

  3、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问的冲突形成恶性循环

  农村历来存在城乡二元差距,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民处于贫困状态,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改善生活的压力,从而无力顾及环境污染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贫困的处境强化了广大农民谋求发展的动机,在缺少社会资本以及适当发展途径的情况下,很多农民不得不走资源消耗型的发展之路,以非持续的方式掠夺性地利用土地和资源,从而造成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在一些地区,环境质量的下降又反过来制约了农民摆脱贫困,从而陷入了“摆脱贫困—环境恶化—继续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El趋严重,极大地冲击了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正在逐步地、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瓦解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根本上侵蚀了农业耕作的基本物质基础,致使农业生产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威胁农民的饮用水、食品安全,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减少农民经济收入,加剧农民贫困,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扰乱农村稳定,诱发并加剧社会矛盾。①

  4、城乡发展资源不均衡导致农村环境环境问题

  当前社会的现实是在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社会断裂。这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发展差距,也表现在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文化教育、社会心态、发展理念,生存环境等各64方面的综合欠缺。城乡之间在一种理念和现实的隔离中独立运行,出现了城乡生态系统中循环的脱节,破坏整个城乡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社会发展的极不平衡。譬如以水资源短缺为例,2009年下半年到20lO年的西南大旱,缺水的多为农民、农业和农村,城镇几乎不受直接影响。这说明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村的水利基础性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还远远落后于城市。城乡水资源分配不均衡,城市供水设施齐全,农村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的供水安全做出了牺牲,而政府对农村最基本的水利投入依然很少。河北省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农业大省,长期以来,农村水利建设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投入严重不足,欠账太多,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设施还是二、三十前修建的,甚至还有许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同时也缺少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可持续的维护,农村水利设施老化,长期缺乏管理和维护。而对所有的这些的改造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社会建设的公共政策思路

  1、实施“农村包围城市”的环境治理和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随着城市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要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将农村环境治理与城市环境保护并重,在个别地区以农村为重点,最终将以城市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环境治理模式逐步向农村转移,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环境治理战略,促进城乡环境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环境协调发展。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对农村环境保护进行城乡统筹型的发展引导,对农村社会整体生态环境进行战略布局,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2、强化农村财政保障机制

  将农村环保设施作为重要的公共设施加以建设,建立完善的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强化农村对环境保护的财政保障机制。一直以来,由于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有限,环境保护设施极端薄弱,一些个别地区甚至为零。为了农村环境保护迅速推进,必须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将农村环保措施作为重要的公共设施加以建设,建立完善的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和环境保护财政保障机制。为此,应该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在预算中,特别重视农村环境保护资金编制,各级财政部门,应该将农村环境保护纳入自己的预算,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与农村环境保护相适应。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与城市生态环境污染不同,政府应该减少对农村的直接行政干预,更多的使用经济手段和激励机制控制自然资源的输入和污染物质的输出,使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更环保,改变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模式向“低能耗、低排放”模式转型。实行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农业补贴方式。农村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环境投入是一项具有“外在经济”的投入,政府应该用现代化手段对农业资源进行管理和配置,向农民提高结构调整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补贴:改变“补贴于粮”的传统政策,应根据土地质量的变化进行补贴调整;增加对农村土地生态环境公共物品的投入,农业公共环境产品支出一向是发达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的耕地生产环境投入远远不足。如果政府增加耕地环境的投入,可使农村整体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同时还要大力扶持生态农业的发展,改变不利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和补贴,转向实行面源污染税,同时给农家肥、有机肥使用者补贴等。

  3、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型农业发展模式转型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主要是发展不当和发展不足带来的问题,农村污染整治必须确保农民受益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为此,必须构建一种基于地方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将农民经济利益与农业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经济,创建农村生态社会。健全生态发展机制,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规模养殖小区,推动畜牧水产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在提高农民经济利益和农业社会效益的情况下也实现了农村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4、农村生态环境政策的引导性转向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原因是城镇的污染转移和对农村资源的利用,内部性原因是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其实人们已经意识到农村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大量小规模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个污染企业造成的。农民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完全由政府监管,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家庭联产承包的农地制度使得农村的生产具备了天然的分散性,因此决定了农村的污染也具有了区别于城市污染的分散性。农村生产生活的分散性行为使得政府的监督变得不可行,从而造成农村环境长久持续的破坏和污染。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政府的管制政策应该向引导性方向转型,使农民自觉采取环保的行为。现阶段,对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宣传,引导市场消费需求,不仅使农民自觉采取有利于环境的生产方式,而且也可以引导城镇居民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督,形成良性的生产——消费循环,避免农产品质量下降和食品安全问题,从而实现整个的社会生态和谐。

  5、农村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渠道

  由于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分散,又加大了农村环境污染监测和治理的难度。以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为例,由于排放主体的分散性、隐蔽性和污染的随机性,不仅使得面源污染监测困难,政府也很难一对一地对农民的个体行为加以干预和调节,农村环境的保护迫切需要调动农民的环保积极性。村庄与农民联系最为密切,因而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的村庄机制是解决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一个科学而有效的选择。村庄内的环境保护活动,包括农民组建的村庄环保协商委员会、农村环保志愿者队伍,整合先富人群的影响力,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等。村庄环境保护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催生现代村庄人或生态文明人。由于农民长期的小农生产生活方式,他们更多关注自身家庭和个人的生活空间,公共空间意识淡薄,导致农村环境日益恶化。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村庄环境保护机制的根本任务要通过宣传、示范等方式,协助农民的生活方式从“私我”向“公我”转变。同时还要广泛的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作用,保证他们的知情权和表达渠道,确保农民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中来。总之,不断探索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在整个农村和城市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格局,进一步促使城乡社会发展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形成社会整体和谐。

  [参考文献]

  【1】1曾呜,谢淑娟著.《农村环境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8月.

  【2】2杨家栋,秦兴方,单宜虎著.《农村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6月.

  【3】《建设新农村创造美家园——迁安文明生态村建设之路》.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4】刘书越等著.《环境友好论:人与自然关系的马克思主义解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

  樊雅丽

上一篇: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考察与治理对策 下一篇:农村生态保护中农民生态参与的困境、成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