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三农”与“三治”问题的内涵转换及其问题域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2-02-09 08:47

  摘要: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的“三农”问题和“三治”问题是危机的产物,其内涵和问题域显然已不能恰当地表述新时代“新三农”问题的内涵和新要求。本文提出有别于“旧三农”和“旧三治”的问题框架,阐述其理论和实践内涵及其问题域,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三农”问题;“三治”问题;生态资源;深化改革;新型集体经济;三权分置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而迫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实现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1-2]。习总书记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决定着其他领域的现代化[3]。2019年5月,习近平“三农”思想方面的论著出版①,6月《求是》刊发习总书记总书记署名文章②,文章中将“三农工作”冠以“新时代”作为问题域和内涵划代的界定。

新时代“三农”与“三治”问题的内涵转换及其问题域

  一、“三农问题”与“三治问题”的新旧转换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苏联解体和美国对“制裁”、西方撤资等外部环境恶化,产业资本内在具有的“资本增密”特性派生的城乡二元结构中累积的矛盾开始显露。国有企业关停并转,乡镇企业大量倒闭。随之是城市工人下岗、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和风险也渐次集聚,遂有大量基层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出现。政府行政体系内也有基层干部的反思,如李昌平上书时任总理朱镕基同志所言“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4]等有代表性的事件也被海内外媒体广泛报道。这些客观情况是“三农问题”提出的背景。

  二、“新三农与新三治”的研究范式及话语体系重塑

  “新三农与新三治”的研究范式及话语体系,需要摆脱农业经济学和农业管理学的研究视角和范式的束缚,从单一而片面的学科视角及方法体系向“新时代三农三治问题”客观要求的“基于多样和特异客观环境的多学科的整全科学视角与范式”⑤进行有意识地过渡和演化。

  这种过渡和演化,要求在研究中努力做到“去意识形态化”⑥———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无意识形态,而是强调将科学研究、实践的证实与证伪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理论实践总结作为意识形态判断的依据,严肃的判断应当产生于其后獉獉,而不是之前獉獉。

  从意识形态出发,并将其作为有某种政治正确性的学术标准,不利于突破利益羁绊和单一学科的狭小视角、不利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不利于达成以客观实际为依据本应该容易取得的“普遍共识”。

  盲目跟从植根于西方工业化“先发”的实践和理论、束缚于西方洋八股式的学术研究范式甚至是表达样式,无视理论前提而从西方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具体结论出发并以“证实”这些结论“证伪”本土实践为研究目的———这些当前及过去一段时期内在“旧三农”与“旧三治”研究中的不良倾向,都同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本质一致,而且包括了本不应该有的“泛政治正确”标准,因此应当在“新三农与新三治”的研究中加以克服。

  当然,随着时空条件和客观环境的改变,“新三农与新三治”的研究也可能发展到固步自封的反面趋向上。因此,研究范式需要从理论竞争和理论批评走向“理论与实践的祛蔽范式”,如此才能通过无限性的“祛蔽”推动理论的自演化,才能在双向驱动、动态平衡的理论联系实际中重建话语和政策体系。

  三、研究对象再认知:土地、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的属性

  对于土地、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的属性的再认知,在“新时代三农三治问题”的内涵和问题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旧三农三治问题”对于土地、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的属性的认知常囿于以城市和工业为中心的发展主义和产业机械分类的思维定式,具有很大的认识遮蔽空间。

  (一)旧有框架下研究对象的遮蔽与解蔽

  “旧三农”研究中,土地被理解为生产要素或资本要素,自然生态环境是“成本中心”和经济发展中外排成本的“无言承接者”,人不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出发点、不是物质财富的使用者和创造者,而是劳动要素、劳动成本、社会发展的负担或者从属于物质而陷入“消费主义”和“金钱至上”的异化了的人。同时,作为“三农三治”主体的农民也被假设为经济特征和行为一致的均质群体,而不是多元化的群体。

  在人类几乎盲目和无规划无意识的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这种认识的遮蔽空间才渐进地自行“解蔽”进而被人类所认知,一切都显得那么被动。这个“解蔽”过程是:

  当“三农”屡次成为宏观经济的稳定器和实现危机软着陆的载体时,土地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功能才被认知,而中国的土地几千年来原本就是“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的,并不是单一的生产要素。

  当自然和生态环境承担工业和工业化农业的无数污染和成本转嫁,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以至于雾霾、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直接威胁人类正常生存时,不会说话的自然环境的成本属性才被“解蔽”;直到党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和自然环境作为“价值中心”的属性才被社会和学术界认知。

  如果不是单向度发展的工业化在全世界难以为继、不是西方学术界和主流社会在华尔街金融海啸后陷于普遍理论反思和发展困境、不是世界各国债台高筑企业大量破产并导致各种“占领”活动层出不穷、不是全世界普遍陷入老龄化困境但又同时出现技术和资本对于劳动力的强烈排拒,那么“人”到底是什么,可能至今还不会被普遍反思和追问。本可部分避免并被及早认知的事实,却“不得不”束缚在历史的局限中,使我们直到今天才有理论和事实依据,强调“三农”本应是“农民农村和农业”而不是“农业农村与农民”。

  (二)研究对象属性的变化

  “新时代三农问题”的内涵和问题域中,土地、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的属性已经发生变化。

  1.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不仅是具有经济、社会、自然生态功能和价值的“三生资源”,而且具有实物财富、财产/资产、从属于资本的生产资料以及金融资本交易载体/对象等不同形态。如果考虑到多业态、多功能开发的事实和可能性,耕地、林地、草地之间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底层制度转化与关联,也应当纳入政策考量。因而《土地管理法》应当面向土地“三生”属性中的不同形态和业态进行动态平衡的分类管理。基于科学分类管理,才会真正实现“同地同权”、“同要素同权”、“同属性同功能的要素同权”。因此,在不同属性和种类的土地之间,建立蓄水池和宏观地票制度、设置动态的宏观存量和流量调控机制(吸收一部分重庆地票制度的经验)、创设土地流转的缓冲区等都极为必要。

  2.在新时代发展阶段,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自然生态资源已经从“工业化—现代化—农业产业化”过程的“成本中心”转变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价值中心”,已经从单一的“产业生产要素”转变为包含了经济社会生态多样性功能并且创造收益的“三产(六产化①)融合价值要素”。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理论的贡献,也是习总书记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这一认识飞跃和思想创新是发展绿色经济、蓝色经济、自然生态资源价值化和资产化的前提,也是十九大以来,政策文件上关于“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和绿色发展”这一内在贯通且涵盖价值转化、产业内涵性结构调整和总体发展观的表述之内涵与真义。更重要的是,这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向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9]63、“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9]185迈出了重要一步。

  四、深化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正如习总书记总书记指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部署的,目的是要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使整体利益产生乘数效应,避免一加一小于二的状况,防止局部利益相互掣肘、相互抵消。”②

  在“旧三农三治”问题的研究框架和问题域中,“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意识形态化的学术话语工具,似乎一切都可以“以改革的名义”进行解读和推进,尤其是落实西方“共识”和“顶层设计”、倡导符合西方客观环境但不符合特定国情的理论和政策建议、以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关注民生为“表”兜售西方意识形态和维护既得利益为“实”等现象十分突出。

  对此,习总书记总书记的论述可谓一针见血:“社会上很多意见和建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但也有些意见和建议偏于极端。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也在那里摇旗呐喊、制造舆论、混淆视听,把改革定义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则就是不改革。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此我们要洞若观火,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①

  (一)组织理性与个人理性:对“小岗实践”的理论解释

  在理论界一直有个“坎”跨不过去,就是如何评价“包产到户”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果当它们是西方经济学或政治学结论的“证实”和“胜利”,自然其后的所谓“改革”则是向西方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跟进甚至模仿。

  (二)新时代“三农”改革溯源: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的深化改革尚未完成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91年11月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獉獉獉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16]。

  结语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理解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生态转型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发展阶段、主要矛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背景和高度出发,准确理解习总书记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理论实践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开.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两个维度[EB/OL].(2018-02-14)[2019-04-15].

  [2]习总书记.习总书记在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8)[2019-04-15].

  温铁军,逯浩

上一篇: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探究 下一篇: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