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经济与旅游业结合发展模式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2-01-14 08:48

  摘要:为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我国高度重视乡村发展,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大数据的应用对农业经济与旅游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大数据内涵及技术优势,创建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服务平台、注重乡村旅游文化开发等为基础的农业经济与旅游联合发展新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农业经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逐渐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促进农业经济与旅游业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当前,部分地区农业经济结构单一,急需实施产业升级,可凭借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创建服务平台与数据库,以全新的经济模式帮助农村顺利度过产业升级关键期。同时,通过建设大数据服务平台、注重乡村旅游文化开发、建设文化品牌等方式,提高农村文化资源的市场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到乡村旅游之中,助推乡村振兴事业。

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经济与旅游业结合发展模式研究

  1大数据内涵与技术优势

  大数据将数据存储、管理与集合整合起来,在流程优化、决策以及洞察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可瞬间完成海量数据的检索与分析,准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充分的数据参考,促进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在进入信息时代后,网络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每天产生庞大的信息量,大数据的技术优势逐渐展现出来。以农业经济与旅游业发展为例,该技术可对大量农产品信息、游客信息、旅游资源信息等进行充分整合,分析消费者的喜好与关注点,并为其精准推送产品与服务。同时,大数据还可与区块链、云计算等结合使用,不但使数据应用更加安全可靠,还可有效带动当地经济与旅游业发展。

  2大数据技术在农业经济与旅游业中的应用现状

  当前,大数据被充分应用到农业经济与旅游业中,并取得可喜成果,具体应用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大数据+农业经济”模式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大数据为农业信息化工作提供强大助力,形成“大数据+农业经济”的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农商平台、农业物联网等陆续建成并应用,农业信息存储量逐年增加,对优质农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大数据可采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反馈,整合成新一轮大数据,为农业生产优化提供整改依据;还可对农产品品种选择、化肥用量、农药应用等精准把控,结合市场需求优化农业结构,使农业生产风险降到最低,确保农业经济安全稳定发展。例如,在海南冬季蔬菜种植时,可借助大数据分析市场行情,对蔬菜需求量进行预测,实现供需平衡。大数据还可使作物种类选择更加精准,提高生产者的经济收益,降低生产风险,使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2“大数据+乡村旅游”模式

  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大数据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以“大数据+乡村旅游”的新模式,为游客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产品与服务。游客大多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获取信息,选择符合自身要求的旅游项目,而大数据可对游客信息进行采集,通过搜集游客偏好为其精准推荐旅游项目,并对相关产品与服务进行改进。此外,还促进了云旅游的形成,即借助大数据与云计算创建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将不同区域的特色旅游资源展现给游客,在提高乡村旅游影响力的同时,还可带动区域合作发展,在乡村旅游领域形成良性竞争模式[1]。旅游研究院与电信旅游大数据联合平台显示,2020年国内休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乡村旅游业接待游客数量超过21亿人次,总收入超过5800亿元,在经济效益层面实现重大突破。同时,大数据的应用还可对游客旅游时长、旅游半径等信息进行采集,并为游客及时推送所需的住宿、餐饮等服务。以厦门为例,在乡村旅游游客中,有51%的游客在当地过夜,有65.6%的游客旅游时长超过40小时,且旅游半径平均为91千米。可见,“大数据+乡村旅游”模式的应用为游客旅游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使人们对农村有了崭新的认识,推动了农业经济与第三产业有机结合,助推乡村社会的转型升级。

  3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经济与旅游业联合发展新模式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农业经济与旅游的联合发展,以全新的发展理念加速新农村建设步伐,帮助农村建设文化品牌,促进乡村产业升级,改善农村地区落后面貌,实现农业经济升级改造。

  3.1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促进乡村产业升级

  为了实现农业经济与旅游联合发展的目标,应完善农村地区落后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区域内创建健全的产业结构,满足消费者的旅游需求。一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利用大数据检查基础设施情况,寻找建设短板,有的放矢地开展投资建设,扩大服务面积。同时,引入滴灌、喷灌等技术,创建无公害绿色生产基地,为游客提供观光、采摘与休闲一体化服务,建设现代化乡村游网络。二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从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等全链条着手,将绿色农业与当代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在产品物流方面,可通过大数据确定交易时间,提供精准的物流服务。以绿色有机食物生产为例,农户可凭借大数据系统掌握农药量、土地应用情况,由此选择最宜种植的基地,有助于发展特色农业,并对农作物长势了如指掌。例如,广宁县作为国内绿色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以“双有机”为引领开展绿色产业建设工程,以当地竹笋和石螺两大主导产业、精品水果产业为中心,建设32个“双有机”产业发展示范点,开发有机竹笋、有机“深坑石螺”等深加工产品,促进产业链条延伸,还额外建设194家农家乐、40家农村电商,借助网络技术与大数据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的到来,真正实现了乡村产业的升级目标。

  3.2建设大数据服务平台,完善联合发展体系

  当前,大数据技术逐渐渗透到旅游行业中,并在乡村旅游领域逐渐成熟。可借助该项技术创建服务平台、数据库以及云旅游平台等,使农业经济与旅游之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取得双赢的结果,具体措施如下。

  1)构建农业经济与旅游数据库。农业生产带有季节性特点,乡村旅游旺季常常与农业生产时间相同,导致旅游发展受到一定阻碍,进而影响经济收入。对此,应创建大数据服务平台,形成农业经济与旅游数据总库,充分发挥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技术优势,依靠大数据信息对农业经济结构、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优化,避免二者发生冲突,从而更加适应农产品市场、提高旅游竞争力。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在乡村旅游中有35%的游客为亲友推荐而来,有28%是看到媒体广告宣传后慕名而来,有19%的游客是通过乡村游活动推广而来,剩余为其他渠道而来。可见,大数据在游客来源统计方面作用显著,可以此为依据发现宣传推广方面的漏洞,使宣传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2]。

  2)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借助该平台将农业生产、乡镇特产、现代物流等整合起来,并与当地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企业与村民联网交流、相互促进,提高农产品与乡村旅游的对外吸引力;依靠该平台还可对乡村交通、卫生环境、教育和医疗等领域进行优化,根据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完善相应配套服务,使该产业得以拓展,助力农业经济市场发展。

  3)打造云旅游平台。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打造云旅游平台,将乡村旅游特色充分体现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发展观光农业,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例如,在旅游种植业发展中,可依靠该平台引进优质瓜果蔬菜、观赏花卉等等,再借助现有科技提高农产品观赏价值;创建丰富多彩的旅游园区,为游客提供果品品尝、采摘等服务,使游客获得深刻的旅行体验。此外,还应借助云旅游平台逐渐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借助网络渠道加大景区宣传,使村民就业难问题得以缓解,并带动乡村地区科教文卫的共同发展[3]。

  3.3注重乡村旅游文化开发,加强文化品牌建设

  乡村地区文化本身便是独特的旅游资源,在大数据背景下,要想促进农业经济与旅游的协调发展,势必要重视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以文化资源作为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来带动农业经济发展。为使更多群众了解并认可当地的农业资源与文化,还要建立自己的文化品牌,提倡绿色生态游,从而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此,为乡村振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科学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逐渐提升,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希望通过体验传统生活,放缓节奏,使身心得到放松。乡村旅游的产生充分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并在大数据辅助下为其提供更加绿色舒适的生态游体验,使其亲身体会农业生产、收获的趣味,能够充分接触大自然,返璞归真。例如,在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中,可利用大数据分析该地区的环境情况,如污染程度、承载力等等,本着因地制宜、适度开发的原则,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注重文化资源保护。虽然乡村文化资源众多,在旅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应利用大数据动态监测,禁止盲目开发和使用,要树立强烈的资源保护意识,并结合当地情况健全相应的保护机制。例如,一些以生态植物、传统建筑为旅游特色的村落,在资源开发期间,应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每天控制景区人数,定期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保养。针对在景区内随意刻画、损害动植物的行为,应严厉追责。同时,还应尊重当地风俗,传扬当地特色文化,借助大数据交流平台向村民和游客宣传文化保护的意义,确保乡村经济可持续进步,逐渐扩大旅游村镇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使旅游业能够长久稳定发展[4]。

  3)加强文化品牌建设。为了提高某村镇的市场知名度,使其在众多村镇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游客的关注,必须要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才可拉长农业经济链条,使农业生产、经济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将文化品牌推广到世界各地,吸引全国乃至国外游客慕名而来。以苏州阳澄湖农业度假区为例,该区盛产大闸蟹,农业方面以油菜花、葵花种植为主,来此的游客还可欣赏牛打水文化演出,尤其是阳澄湖大闸蟹已经闻名中外,以独特的旅游品牌展现当地农业文化与特色产业,充分实现了农业生产与旅游的联合发展。

  3.4吸收借鉴国外经验,推广多元乡村生态游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发达比我国起步早,日本、澳大利亚等农村生态旅游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但不同的发展模式有所区别,要按照本国国情与乡村发展实际,创造出多元化乡村生态旅游新模式。在我国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可以吸收借鉴国外经验,并与本土特色相结合,形成符合国内实际情况的新型发展模式,具体建议如下。

  1)借鉴澳大利亚经验,推广自助游。澳大利亚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方面占有独特优势,存在大量古老珍稀物种,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与之相比,我国虽然物种条件没有过多优势,但可借鉴该国为乡村与游客自助游建设的相关设施,如特色旅馆、停车场以及交通设施等,我国可开设试点型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全方位自助式体验服务,使旅游更加自主多元,为游客带来更加自由轻松的观赏体验,此种方式也值得在更多地区推广应用。

  2)吸收日本成功经验,推广教育体验式旅游。当前,日本的乡村生态游事业发展较为成熟,陆续推行体验式、教育式、艺术式旅游。其中,艺术式旅游代表的是农作物或者土地绘制艺术图像,如大地艺术祭,属于日本早期推行的“一村一品”活动的精华所在。体验式代表的是游客可与当地农民一同下地种田,亲身体验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的乐趣,此种旅游模式值得我国农村地区吸收借鉴,且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可根据村内实际情况创建多个体验区,各个体验区性能不同,但彼此联系,如临水区域可创建垂钓、捕鱼、划船体验区;果园可设置自主采摘、餐饮区等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教育式旅游主要面向中小学生群体,将学生从课堂中释放出来,使其投入到大自然怀抱中,亲身体验自然生活,有助于积累生活经验,习得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我国同样可借鉴此种模式开展乡村旅游事业,且我国历史悠久,此种模式可帮助中小学生回顾历史,正确认知发展史,体验先辈的生活方式,从而忆苦思甜,更加珍惜眼前美好生活。在实际开展中,以延安地区为例,可依靠红色文化进行旅游宣传和教育,在农村地区设置符合历史的红色设施,引导学生感悟历史,培养爱国精神[5]。

  4结论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乡村旅游与农业经济联合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服务平台、注重乡村旅游文化开发等方式,将农村发展与市场紧密融合起来,农业经济为旅游业提供丰富资源,旅游业为农业提供充足的发展活力,依靠良性循环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晓敏.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优化管理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8(7):96-98.

  [2]谷胜男.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探讨[J].南方农机,2020,51(11):87.

  [3]万延扩.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优化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1):12-14.

  [4]王建红.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J].探索科学,2019(8):275.

  [5]蒋敬.城乡融合背景下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的探索研究: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典案例》[J].林产工业,2019(6):71.

  余磊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与管理对策研究 下一篇:果树栽培技术与果实品质之间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