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2-13 09:04
【摘要】近年来,在线教育成为一股浪潮,各种类型的在线教育平台纷纷涌现,成为新的学习场域。在线教育的普及化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学校提供了网络课程资源,也成为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保障。但我国中学在线教育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数字鸿沟”之下的群体焦虑、网络课程中的技术隔阂、环境改变后的“中区行为”等。对此,在线教育应从两方面进行完善:教师在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双重突破,学生个人定位、知识结构与技能的三位一体。
【关键词】媒介素养;在线教育;后疫情时代;互联网+
互联网的出现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在线教育的诞生。在线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在2012年步入飞速发展期。美国于2012年推出多个MOOC平台,此后越来越多的大学将MOOC引入教学实践中,在线教育模式对传统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也就此显现出来。
一、在线教育发展概述
从最初全世界的“狂热跟随”渐渐转向本土化的“理性发展”,的在线教育事业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教育部自2000年起便启动了面向试点高校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2003年又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为应对国际趋势,加强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教育部于2011年启动“精品课程开放建设工程”,向社会免费开放共计120多门课程。的大学自2013年初开始投入到MOOC建设实践中,并开设了多门在线课程。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在线教育发展史中,各大学及企业开办的网络教学平台成为在线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尽管也有“微课”等面向基础教育的网络课程出现,但相关研究较少,可知这部分网络课程的发展相对缓慢。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线教育模式也开始兴起。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印发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在“停课不停学”这一战疫应急举措的指导下,国内中小学长期以来的线下教育模式被迫按下“暂停键”,转向在线教育。从面对面交流到视频对话,从物理空间到网络平台,学习环境的改变无疑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和状态。长期处于传统课堂中的师生在线上能否实现知识和心灵的沟通,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
二、中学在线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在线教育的普及化为疫情期间的学校提供了网络课程资源,也成为学生们进行网络学习的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教育部门及学校将网络学习资源向社会免费开放,供学生们自主学习使用。尽管网络课程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各个学校的积极配合,但作为一项应急举措,疫情期间的线上教育仍然给教师、学生、家长带来了诸多挑战,在线教育的开展也产生了一些“阵痛”。
(一)“数字鸿沟”之下的群体焦虑
疫情期间的网课让各地学校之间的差距凸显出来,“数字鸿沟”成了无法回避的问题。硬件设备、软件资源与师资力量成为许多边远贫困地区的不能承受之重。尽管部分公立学校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平等的教育环境,然而疫情期间网络课堂成为学生主要的知识来源,这就对其家庭资源提出了考验。数字技术的接入与学生的知识获取密切相关,上网课困难的学生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影响到其后续学习。
(二)网络课程中的技术隔阂
疫情期间,与在线教育平台一同临时“启动”的还有教师群体,网络课堂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习惯了线下授课的教师在疫情期间匆忙上线,将线下课堂“搬运”到网课平台。如何充分利用平台的各种功能,对网络课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有待教师们在网课实践中探索。
《2020年春季学校在线复课效果评估专项调研报告》显示,超过30%的受访者认为疫情期间线上教育存在课堂管理缺失、教学内容质量不高、教学不连续等问题。在多数教师首次进行线上教学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教学内容、纪律管理、效果把控等多方面的关系成为线上教学的关键点。
三、媒介素养视域下的在线教育走向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新阶段,线上教育也将由一项“应急措施”转变为长期存在。在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均匀的情况下,线上教育各种“鸿沟”的弥补仍需各方努力。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则可以将媒介素养作为提升教学效果的可行路径,教师的网络技能和教学理念、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都可以在线上教育中得到锻炼,从而发挥线上教育的技术优势,达到更好的线上教学效果。
(一)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双重突破
在网络学习环境下,课程、方法、环境、评价等教学活动的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均已发生改变。远程教育理论表明,平台技术的介入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便捷丰富的智慧学习环境,也使得不同种类教学方法的尝试成为可能。网络课堂既保留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同时也可以组织讨论式学习,提升了学生个体的学习自主性。
(二)学生:个人定位、知识结构与技能的三位一体
在线教育课堂印证了社会化网络的到来。在社会化网络时代,人与人的相互连接及其社会关系由虚拟向现实蔓延。如今,传统课堂也实现了向互联网的迁移,而网络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代表一种休闲娱乐的情境与平台。因此,在互联网中,部分学生对其在线上教学情境中的身份定位产生了认知上的错乱。
参考文献:
1.张开,丁飞思.回放与展望:媒介素养发展的20年[J].新闻与写作,2020(08):5-12.
2.沈健,杜龙兵.式MOOC平台发展探析[J].广东化工,2014(23):155-156.
3.袁松鹤,刘选.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来自大学MOOC实践报告[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4):3-12+22.
4.齐辉.在线学习的教育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6(23):165.
5.荆全忠,邢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15(09):98-100.
6.教育部: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EB/OL].教育部,2020-01-29.
阎畅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