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2-03 08:50

  [摘要]本研究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认知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高校在开展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活动过程中,存在教育对象的认知深度有待拓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有待丰富、教育对象的获得感水平有待提升的不足。以此,从开展针对性实践和教育、构建完善体系以及建立协同联动的实践和教育模式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劳动;劳动教育;获得感;认知

  引言

  2020年,为了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从教育体系、支撑保障、劳动实践等方面对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而在劳动教育的推进和实践过程中,还存在教育主体劳动教育意识不强、教育对象劳动意识薄弱,缺乏完善的劳动教育理论体系和开展劳动教育的专业队伍等不足。面对新时代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提出的新要求,增强主体意识、完善教育体系、夯实理论基础、加强队伍建设等重要任务成为迫切需要。而不论是开展劳动实践还是劳动教育,个体对其重要性、价值等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其在具体学习实践过程中的主观体验都对劳动教育的实效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以此为出发点,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

新时代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浙江省某独立学院为例。为确保数据的代表性,研究对象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中随机抽取。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2份,有效回收率为98.8%。

  (二)研究工具

  在查阅以往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开展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与老师、学生的访谈,编制了“劳动教育认知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由两个部分共16个题目组成。问卷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与劳动实践、劳动教育以及从中收获主观体验相关的开放式题目。为了确保问卷涉及合理,题项清楚、易于理解,在正式施测前组织部分学生进行测试和访谈,根据试测情况对问卷题项文字表述进行调整和修改,使之符合调查对象的生活实际和理解水平。通过研究大学生对劳动、劳动教育以及与此相关获得感的理解,进而明确具体的认知状态。

  二、新时代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现状

  (一)对劳动和劳动教育认识基础良好,但认知深度有待拓展

  新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包含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和劳动实践锻炼三个层面。因此要先了解大学生对劳动、劳动教育的认知。在对劳动的认知上,31%的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以结果为导向,认为劳动意味着创造财富、能够获取报酬,体力、脑力劳动的付出以及自身专业技能水平是保障劳动行为的必要条件;16.93%的学生关注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从精神收获层面来理解劳动。在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上,10.84%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意味着自己从中能够收获知识、体验、观念、感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等主观体验;71%的学生认为劳动知识的宣传、普及,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劳动行为习惯的养成、劳动素养提升都属于劳动教育的范畴;但是也有4.06%的学生表示不理解。尽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劳动教育主动性,能够通过参加兼职、勤工俭学、校园活动、实习实践、打扫寝室卫生等形式进行主动劳动。但是在缺乏明确劳动行为或教育考核标准的前提下,大学生的自主劳动教育意识还比较薄弱,对于劳动的认识更多停留在校园范围内的实践活动,其劳动观念和劳动行为存在知行不一致的情况。

  (二)对劳动和劳动教育形式有共同期待,但形式类型有待丰富

  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的连续性和创新型性是促进劳动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关键。调查结果显示,在劳动形式上,24.90%的同学将兼职作为主要形式,20.08%的同学为校内勤工俭学,14.86%为参加组织活动,11.65%的同学为实习实践。而在劳动教育的形式上,主要包括通过打扫卫生、志愿活动、社会实践、兼职等直接劳动行为开展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劳动主题相关的讲座、动员、比赛等理论宣传教育活动进行劳动教育。大学生整体上参加劳动意愿较强,并且认同只有通过付出体力和脑力劳动才能收获劳动报酬。有勤工俭学和兼职经历的学生更愿意通过义工、社工、志愿服务等形式来发挥个人服务奉献社会的能力。但学校整体上缺乏较为完善的劳动实践和教育体系,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劳动教育、实习实践与劳动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融合互通,学生主要的劳动实践依然局限在校园内。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来说,劳动实践以及劳动教育的连续性和创新性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对劳动和劳动教育有需求,但获得感水平有待提升

  大学生投身劳动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与其从劳动、劳动教育中收获的主观体验密不可分。在查阅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将这种从劳动实践和教育中所获得的主观体验定义为劳动(教育)获得感。在此基础上,将其具体定义为:劳动者、劳动教育对象,在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过程中,提升个人劳动素养,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过程、教育效果等客体感受到满意的主观心理体验。劳动(教育)获得感的提升将有助于劳动意识增强,良好劳动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劳动价值观的树立。调查结果显示,完成任务、获得报酬、被认可是劳动获得感的主要来源。大学生将劳动相关获得感等同于价值感、成就感和满足感,并认为付出有所回报、价值得以实现、能力有所提升、情感有所共鸣是获取劳动教育获得感的主要渠道。在开放式的回答中,笔者提炼出大学生对劳动教获得感和劳动教育获得感的一个共同特点,只有满足大学生需要、符合其兴趣特点的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才能够调动起积极性,才能够提升他们的获得感。新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劳动教育对象也因此呈现出了新的心理行为特点,他们对新鲜事去的接受度高,传统劳动教育方式感染力有所减弱。如何利用新媒体工具适应学生网络接触习惯,增强劳动教育吸引力是高校劳动教育的努力方向。

  三、思考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当前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认知现状进行了探究。在意识层面上,大学生对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程度不深,主要停留在外显形式而非内容内涵上。在实践层面上,大学生具备自主参与劳动实践和接受劳动教育的意愿,但在“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多维一体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上,存在联动性和联结性不强的情况,影响到劳动教育实效。此外,尽管当前社会对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价值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对于劳动主体和教育对象在具体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关注不够,这对劳动实践和教育的主体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产生了影响。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对提升高校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效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才能提升劳动对象获得感

  大学生作为高校劳动教育对象,具有网络时代特定的特点。只有开展契合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的有针对性的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当前高校的劳动主要集中在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勤工俭学、打扫寝室卫生、毕业实习等形式,与社会劳动、家庭劳动存在一定的脱节。学生从小接触的劳动主要是以家务为主的家庭劳动,对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认知停留在劳动光荣等传统劳动美德上。大学期间要注重加强学生对于劳动以及劳动教育的认知,从意识层面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帮助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以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在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开展的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行为能力。与此同时,在学生进入大学后,要分阶段做好劳动教育。要把好新生入学关口,开展劳动教育,帮助明确其角色定位,引导积极的劳动实践;要将专业教育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在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的情况下,适度引导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发挥好个人专业能力;毕业年级的学生面临学生身份到职场人的转变,此时其心理处于波动不稳定的状态,学校要把握好毕业关,通过毕业实习的环节,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劳动观步入社会。解决学生意识层面的问题,明确内在需求,关注其在具体实践和教育过程中的主观体验,才能有针对性形成内在驱动的劳动教育实践。

  (二)要构建完善的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理论体系,才能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要聚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仅要开展创造性劳动实践,还要培养其综合劳动素养,更要增强其在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劳动情感。因此,劳动教育不只是劳动实践的直接教育和经验习得,还包括意识层面的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情感培育,技能层面的劳动实践能力习得,行为层面的劳动习惯养成和劳动行为的常态化。大学生的劳动认知水平与劳动教育体系的科学化密切相关。高校现有的劳动实践以校内为主,形式不够丰富,也没有形成劳动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对提升劳动教育实效存在一定的影响。要提升劳动教育实效,高校应以“劳动+”的劳动教育模式为着力点,通过建设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通过第二课堂或通识课程等形式,增强劳动教育的专门化和专业性,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将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从意识层面加强劳动思想教育,从行为层面促进劳动习惯养成,从能力提升方面促进劳动技能提升,形成三维一体的劳动教育格局。

  (三)要建立协同联动的劳动教育模式,才能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实践

  劳动教育的开展需要多方协作才能深入推进。首先,要增强主动参与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个体参加实践的内在驱动力,形成由外而内的外在驱动循环和由内而外的内在驱动循环,发挥好学生自我劳动教育和开展创造性劳动的重要作用。第二,要发挥好家庭在劳动实践和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家庭环境中通过启发式和影响式的模式帮助学生扣好劳动教育“第一粒扣子”;在学生假期居家、周末居家等特定时间,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假期兼职、实习等形式,加强沉浸式劳动教育,改变不会劳动、不愿劳动、不爱劳动的现状。第三,在学校层面,要建设一支专门的受过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开展系统化的劳动教育,指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发挥好教师劳动教育主力军的作用;学校层面还应通过家校联系、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途径,深入拓展劳动基地,为广大学生拓展劳动实践机会;同时发挥好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第四,良好的社会环境劳动教育氛围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要从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和劳动情感等方面加强意识层面的引导,要从社会典型、身边榜样的选树宣传上加强榜样引领作用,要从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社会资源上加强社会劳动教育平台的建设。最终形成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合力,构建全方位协同联动的劳动教育模式,进一步推进劳动实践、深化劳动教育,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四、结语

  劳动教育作为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面临着新要求和新挑战。大学生群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要从内涵、意义等内容上充分把握劳动教育的时代意蕴,从意识层面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从实践层面充分发挥好主体性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获得感,在获得感中促成自我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则要协同联动,以劳动教育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并创新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关注大学生在劳动教育和实践中的切实心理需求和主观体验,不断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和教育目标期待以及广泛的发展要求。在心理需求和发展要求得以满足的基础上,劳动教育对象不仅具有主体体验感,且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将形成对劳动教育更深层的认知深化与情感认同,同时在活动持续性上有效发挥内在意志激励和驱动作用。尤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完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通过增强劳动教育对象获得感、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和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有效激发大学生在劳动教育和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确保劳动教育的深入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刘向兵,赵明霏.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知识整体理论的视角[J].2020(8):62-66.

  [2]王飞,徐继存.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0(2):12-19.

  [3]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11):12-17.

  [4]张拥军,李剑,徐润成.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认知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实证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6):151-155.

  [5]范涌峰.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现实样态与逻辑路向[J].教育发展研究,2020(24):28-35.

  [6]沈军军.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的实然处境与应然进路[J].江苏高教,2020(12):74-77.

  吴素红,陈庆宾

上一篇:物流业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农业互动影响分析 下一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区块链农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