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在中医本科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2-02 10:24

  摘要:目的探讨晨读在中医本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秋季学期为观察时间,将我校2015级本科一班学生共86人设为晨读组,本科二班学生共89人为对照组。晨读组学生每周一至周五早上7:40至8:20为晨读课时间,对照组不设晨读课。以期末试卷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晨读组期末试卷成绩除西医内科学以外,金匮要略、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5门专业考试课程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晨读课有助于学生掌握中医知识和中医经典,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予坚持和推广。

  关键词:晨读;中医教育;中医经典

  习总书记说:“读书最可贵的是终生坚持,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应该孜孜不倦地读书。”中医学有很多需要背诵的内容,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经》《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是我们中医药几千年文化沉淀的瑰宝,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需要时时诵读,熟记于胸,运用时方能得心应手。岳美中[1]说:“如果能做到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能熟能生巧,别有会心。”因此,经典背诵在中医院校的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晨读是背诵经典的重要途径。

晨读在中医本科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2015级本科一班学生共86人为研究对象,设为晨读组,并以2015级本科二班学生共89人为对照组。

  1.2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秋季学期为观察时间,晨读组学生每周一至周五早上7:40至8:20为晨读课时间,晨读内容以中医经典和专业知识为主,由专门老师负责现场签到,管理督促,防止部分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签到统计以形成性考核形式纳入期末成绩。对照组学生于8:30上课,不设晨读课。期末考试2组采用统一试卷,闭卷作答。

  1.3指标评价

  观察2组学生本学期期末各课程的考试卷面成绩,每科成绩均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晨读组和对照组比较,晨读组学生《金匮要略》、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5门专业考试课程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见表1。

  3讨论

  中医药文化源自中华传统文化,是古文化的瑰宝,中医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中医经典的传承和研究。毛泽东同志说:“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中华民族的复兴,关键在于自身文化的复兴。而中医之学术,几乎是我们的古典文明能至于实用的最后的阵地,经书中的思想真髓更是中医学术的灵魂所在[3]。中医经典由于自身的特点,必须先熟读才能理解,必须先背诵才能进一步掌握,最终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沈仲圭[4]说过:“根据我的经验,年青时要熟读几本书做底子。因年轻记忆力强,一经背诵,便不易忘记,可以终身受益,同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创办中医少年班的山东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前身)党委书记张奇文[5]说过:“少年背书如以凿刻石,永生不忘;中年背书如以刀刻木,记忆不深;老年背书如以锥锥水,旋背旋忘。”大学生记忆力强,正是学习、掌握知识的时机。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起诵读效率高,可促进知识的掌握。通过一个学期的观察,发现设晨读课的班级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从远期来看,晨读对一个人的发展也有诸多益处。

  3.1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受益终生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6]。学习习惯不仅关系着当前学习的好坏,对以后的工作也会产生长远的影响。著名教学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好、接受力强,应该抓紧读一些对自己终身成长具有关键性作用和决定性影响的好书[7]。高等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只关注于知识本身的传承[8],多数大学生自制力差,逐渐丢弃了晨读的习惯,这是大学教育的不足。老师或学校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让学生继续坚持晨读习惯,将晨读作为一种乐趣和享受,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2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提高课堂效果由于没有早读课,大学的第一节常是知识课,大多学生没有早上自主学习的意识,熬夜玩手机、打游戏,早上起床晚,临上课才进教室,甚至来不及吃早餐,第一节课还没进入学习状态就结束了,课堂效果很差。而晨读可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平衡,让大脑气血更有序化,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减缓记忆衰退,保持生命的鲜活状态,强化记忆[9]。因此,开设晨读课,有利于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第一节课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3培养语言表达技巧

  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医患沟通在医生的诊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医生可以在沟通中发现疾病的诸多因素,患者可以在沟通中认识疾病和配合治疗。但是,我们的课堂讲授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开口机会少,导致语言组织能力差,缺乏沟通技巧。晨读可以帮助学生为语言积累奠定坚实的基础,将丰厚的语言积累转化为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深厚的文学素养[10]。学生在晨读时需要将书面内容读出来,也是朗读者在欣赏自己声音的过程。集体的晨读,会营造出一个很有感染力的氛围[11]。使内向的学生爱说话,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4经典知识掌握牢靠

  为临床实践做准备中医学根源于的传统文化,中医经典成书时间较早,文意生涩难懂,浅尝辄止掌握不了其中含义,单靠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中医学的传承离不开中医经典的反复研读[12],熟习经典是国医大师普遍提倡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传承中医学术思想的重要途径[13]。早上是大脑最清醒的时间,记忆力较强,为经典背诵的最佳时间。坚持晨读,反复诵读经典,对中医经典的理解才能逐渐加深,随着专业知识积累逐渐增多,才能灵活掌握中医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时拈手即来,游刃有余。

  3.5提升文化底蕴

  增强中医自信传统文化不仅仅在于句读、诵读技巧、知识,更在于文化自信的强大、跨越时空的思想碰撞、与人交往的精髓、立德育人的厚重[14]。中医院校设置课程繁多,包括很多西医课程,受现代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以及各种电子产品、娱乐消遣方式的诱惑,导致学生难以集中精力阅读经典[15]。学生在5年本科的时间,很少能把中医经典完整地背下来,甚至连对仗工整、言简意赅的方歌都不能很好背诵,为了应付考试,快速记忆,有些院校或学生,将方歌改编成无意义的简化顺口溜或滑稽可笑的段子,考完即忘,时间长了,方剂药物组成混淆,剂量配比、功用主治、配伍特点更是一问三不知。晨读可以让学生体会中医文化之美,在与古人的交流中,理解中医经典内容,逐渐掌握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发挥中医药的巨大优势,增强中医文化自信。

  中医药知识根源于古代哲学思想,中医经典蕴含了传统文化的哲理,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也是中医临床实践的源头。纵观历史上有名的中医,皆重视背诵经典。因此,背诵应该贯穿于中医教育的始终。在目前中医传承的模式——“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中,读经典屈于首位,是跟名师和做临床的基础。当前大学生虽知道晨读的高效性和背诵经典的重要性,但付诸行动者少之又少,这必然阻碍中医教育的发展。因此,高等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让晨读永不褪色,让经典的学习和背诵切实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周凤梧,张奇文,从林.名老中医之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9.

  [2]罗金增.经典晨读的实践与思索[J].高教学刊,2016(8):249-251.

  [3]毕伟博,姜旻,崔红生,等.再谈“读经”——试论中医传承创新的基点[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6):2393-2397.

  [4]周凤梧,张奇文,从林.名老中医之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42.

  [5]刘成友.如何培养中医药人才?山东中医药大学探索30余年寻找曾经的中医少年班[N].人民日报,2018-2-23(16).

  [6]陆文婷.学习习惯如何评价[J].新课程(综合版),2017(8):89-90.

  [7]吕梅.少年正是读书时[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35(7):94-96.

  [8]李菁,李雅梅.高职医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及管理策略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5):43-44.

  冯尧伟1王占利2※杜凤丽2

上一篇: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农村学校生命场域的强化 下一篇:车载医疗垃圾热解处理新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