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农村学校生命场域的强化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2-02 10:22

  摘要:城乡教育一体化不仅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的必要途径。随着我国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增大,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在此背景下,多数农村学校已大致完善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拥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但与城市学校相比,仍有着较大的差距,大部分地区以大规模撤并中小学的方式来解决偏远山区教育资源稀缺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农村学校的生命场域并没有得到很好强化。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城市学校已朝着信息化教育的方向发展,并因此进一步增大与农村学校的差距。因此,开发及建设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资源,从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信息技术资源、师资力量、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强化农村学校的生命场域,已逐渐成为填补城乡之间教育鸿沟的关键点。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农村学校生命场域教育资源信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教育投入占比逐年增加,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正在逐步进行,不少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已能够满足当地学生的需求,但仍有部分农村学校并未达到标准。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以教育公平的价值诉求为基础的[1],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教育公平也在逐步实现。但在当今社会,城乡教育鸿沟仍然存在,农村学校因地区经济发展水较低,其学校生命场域相较于城市学校来说急需强化。城乡经济水平的显著差距是形成城乡教育鸿沟的根本原因,而教育鸿沟的存在又加剧了城乡经济水平差距的扩大。完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信息技术资源、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不仅是强化农村学校生命场域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更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必不可少的一环。

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农村学校生命场域的强化

  一、农村学校生命场域强化的困境

  1.基础设施方面

  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缺少应有的基础设施,有的已被或即将被撤销。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学校已摆脱了以往资源稀缺、办学难的困境。但在偏远山区,仍有部分小规模学校未达到应有的办学标准,这些学校往往仅提供了最基础的教学设施,如校舍、桌椅、黑板、运动场所等,且因资金不足,这些基础设施大多年久失修,仅能提供最基本的教学需求,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这类学校的基础设施并未达到应有的标准,也难以达到该学校本身生命场域强化的要求。同时,部分地区不合理地撤并中小学,也会导致被撤销中小学校资源的浪费与合并后中小学校资源的急缺,这对于强化农村学校的生命场域不仅没有很直接有效的帮助,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剧农村资源的稀缺。在合并学校的同时,各学校的人力、财力及部分物力也一同合并,但在基础设施方面,如校舍、运动场等硬件设施却因无法搬动而被浪费。合并后的学校又要建设更多的校舍、操场、办公楼等基础设施以满足需求。那些被集中到合并后的学校的学生往往要到距离较远的地方上学,合并后学校也必须为这些学生提供相应的住宿设施或是接送的校车,若资金不足或时间紧迫,则有可能出现资源短缺的情况。

  2.信息技术资源方面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改进学习与教学、增加学习机会、提高教育质量、改善管理和办学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但在另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也进一步扩大了是否享有这些信息技术的群体之间的“鸿沟”[2]。部分农村学校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建设背景下拥有了足够的信息技术资源,但是仍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仅有传统教育所需的资源,而如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房等设施在这些农村学校仍然较为稀缺,即使部分农村学校能提供这些资源,但其数量也不能满所有学生的需求。在信息化教育的覆盖率上,农村学校的学生仍然很难与城市学校的学生相提并论。同时,农村学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也远不及城市学校的教师,即使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资源,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师仍然采取最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农村学校生命场域强化的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学校标准化

  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是强化农村学校生命场域的物质基础。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对农村学校教育资金投入逐年增大,农村地区的学校在整体上拥有了足够的财力,但盲目地将其用于撤并各地学校并非可取之策,农村地区内部教育资源也应被合理地分配。

  首先,撤并农村学校要科学合理地进行,不可一味撤销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而应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应该科学合理地推行“撤点并校”的政策,从更大程度上减轻农村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等负担,从而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3]。大规模撤并农村学校并非万全之策,将小规模学校撤销,合并为更大规模的学校,虽能够为当地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但也带来了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小学阶段学生因住宿长期与家人分离出现厌学情绪、合并后的学校班级人数过多而难以管理等方面的难题。相关部门应将资金用于有保留价值的学校,加强这些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除基本的校舍、运动场外,也应为其配备图书室、实验室等设施。

  其次,农村学校应当用好可利用的资源与机会实现标准化建设,保证农村学校拥有足够数量且质量达标的设施,如修缮偏远山区学校校舍,更换教室桌椅、照明设备,增建或完善运动场所、图书室等。

  2.加强信息技术建设,达成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加强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建设是强化农村学校生命场域的发展保障。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城乡学校相互封闭的局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城乡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与部分资源共享,可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为了实现城乡学校的资源共享,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资金投入,填补城乡教育之间的数字鸿沟。部分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往往缺乏与外界的联系,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都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学校的信息技术类资源也严重不足,对于这类学校,必须建设或完善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房等基本的信息化设备,满足所有在校师生的需求,为实现与城市学校的教育信息类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3.增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如今,城乡教育一体化虽在逐步发展,但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仍是不足的,与城市学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必须增强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为该学校生命场域的强化过程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一是要给予农村学校教师足够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农村学校教师的薪资水平与福利待遇有可待提高的空间,足以改变农村学校无人才流入与现有人才流失的现状。二是促进城乡学校教师团队的流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也消除了教育对象之间的限制,教育者也可随之流动,促进城乡学校教师的流动可解决新教师不愿进入农村学校的问题,又提供了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交流的机会,带动农村学校的发展。三是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素质。从入口关就确保能招聘到素质较高的教师。同时要给所有教师发展机会,普遍提高农村教师素质[5]。城乡教育一体化为农村学校提供了与城市学校交流的机会,农村学校可通过与城市学校交流学习、集中培训等途径提高农村学校现有教师的水平,农村学校的教师可以发扬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在培训以及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4.加强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之举,更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措施。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能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与学习氛围,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建设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首先,要为师生建设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充分利用机遇与资金,及时翻新学校建筑物、运动场所等硬件设施,及时更换教室、办公室、实验室所用设备与器材,做好校园绿化工作,等等。其次,要注重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利用走廊、教室的墙体宣传校风、校训、名言警句、名人画像及事迹等,营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最后,城乡教育一体化还为城乡学校的学生提供了相对意义上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农村学校应消除打架斗殴、厌恶学习、违反纪律的不良风气与部分学生因成长环境而产生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彻底形成,易受其他人的影响,同辈群体的不良活动目的易成为学生个体的活动指向,容易成为个体的言行准则,心甘情愿接受其影响[6]。为了避免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必须对这一类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大力宣扬农村地区吃苦耐劳的精神,引导学生改变不良习惯,可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家校联合,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三、结论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农村学校生命场域的强化进程加快,农村学校资源摆脱了以往稀缺的困境。然而,部分农村学校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仍未能满足当地学生的需求;农村学校也往往忽视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农村学校资源在整体上仍与城市学校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农村学校仍然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与更多的资金投入,以加强各方面资源的建设,强化农村学校的生命场域,弥合城乡教育鸿沟。随着教育方式、内容的改革,农村学校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路上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农村学校资源仍需进一步开发与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可改变以往农村学校故步自封的状态,为农村学校带来全新、及时、优质的教育信息类资源。因此,加大农村学校信息化资源建设力度,填补数字教育的鸿沟,强化农村学校的生命场域,是当前农村学校发展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于月萍,徐文娜.论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体系的构建[J].教育科学,2011,27(05):1-6.

  [2]薛伟贤,董维维.我国数字鸿沟的社会效应分析[J].情报科学,2008,26(10):1464-1470.

  [3]杜启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06):76-79.

  [4]王月苏.经济发达地区教育数字鸿沟现状及成因的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06):31-38.

  [5]秦玉友.农村教师素质提升的现实困境与破解思路[J].教育研究,2008,29(03):35-37.

  [6]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41-44

  杨岚1丁颖君2

上一篇:“健康”背景下大学生食品安全通识教育研究 下一篇:晨读在中医本科教育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