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1-24 10:36
摘要:目的为加强病区医疗垃圾的分类及处理的管理,自行设计研制了一种密闭整体式医疗垃圾分类贮存柜。方法根据医疗垃圾的种类、垃圾的多少、治疗处置间的大小,设计密闭整体式贮存柜的个数和大小;每套整体式贮存柜有3~5个分柜,分别用于盛装感染性、损伤性、药物性、病理性、化学性垃圾。结果记录2008年1月~2009年6月两组的医疗垃圾密闭贮存的依从性、投放的准确性、治疗处置间的卫生状况评分(百分制)、每次按标准投放垃圾所需的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整体式医疗垃圾分类贮存柜加强了病区医疗垃圾的分类及处理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传染、预防病毒、病原菌的传播,将垃圾分类放置,从源头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防止医疗垃圾污染环境及传播疾病。
关键词:医疗垃圾;密闭贮存;分类贮存柜
在2004年颁布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废物分类细则》,规范了医疗垃圾的处理。但长期以来,受陈旧观念和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对医疗垃圾分类和处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分类和密闭式贮存的依从性很差,暴露在空气当中,污染病区的环境,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自行设计研制了一种密闭整体式医疗垃圾分类贮存柜,经临床科室一年多的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床位800张,32个临床医技科室,职工1000多人,每日产生医疗垃圾约1t,每月医疗垃圾处理费达2200元人民币。
1.2方法
1.2.1制作方法
(1)根据医疗垃圾的种类、垃圾的多少、治疗处置间的大小设计整体式贮存柜的个数和大小。(2)每套整体式贮存柜有3~5个分柜,分别用于盛装感染性垃圾、损伤性垃圾、药物性垃圾、病理性垃圾、化学性垃圾,每个柜子从外表面看整洁、美观、联成一个整体。(3)每个分柜有上下两层,下层的底板是用瓷板垫高于地面5cm,略呈外高内低的斜坡,在底面内侧做一条10cm宽的水槽,便于清洗,瓷板装饰各表面,用防水板做柜门。上层的底呈漏斗状底部有一直径20~25cm开口(小于垃圾桶口径),便于医疗垃圾漏入垃圾桶(袋)中;瓷板装饰各表面,在柜子的上口用防水板做一个翻盖,并设有脚触式开关,脚踏开启;上层的内侧安装1个水龙头,用于冲洗贮存柜。在柜门外面分别标记医疗垃圾的种类,以便正确分类放置。见图1。
1.2.2使用方法
(1)将垃圾袋套入垃圾桶,打开柜门,放于漏口下。(2)护士每次把医疗垃圾按照柜子外面的标识,打开翻盖,放置漏斗口处即可进入柜子下层的桶(袋)内。(3)当垃圾装至3/4满时,打开下层的柜门取出垃圾桶(袋)封口送到医院医疗垃圾存放点,集中运到医疗垃圾处理站。(4)每天用流动水冲洗贮存柜的各内侧面,清水擦洗柜门,保持清洁。
2结果
2008~2009年两种医疗垃圾分类贮存装置的使用效果见表1。
3讨论
3.1医疗垃圾
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具体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由于医疗垃圾具有全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如果处理不当,会成为医院感染和社会环境的公害源,更严重可成为疫病流行的疫情源头[1-5]。《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垃圾要分类收集,密闭贮存[6]。
3.2两组垃圾桶的使用
对照组使用有盖垃圾桶进行垃圾的分类贮存,使用时需用手打开盖子,常会导致手部的污染。为此,医务人员常不加盖,密闭贮存垃圾的依从性较低。试验组的垃圾桶置于贮存柜内,取放方便;柜盖为脚触式,不污染手部;打开盖子投入垃圾时自动关盖,因而密闭贮存垃圾的依从性达100.0%。
3.3两组垃圾投放
对照组常因垃圾开放式贮存,使空气污染严重,处置间卫生状况差,医务人员厌恶进入处置间,投放垃圾时常在垃圾桶远处投放,投放动作匆忙,且垃圾桶通常不大、不深,在扔垃圾时使血液、尿液飞溅在墙上、地面、桶沿,固体垃圾也常掉落桶外,导致恶性循环。试验组贮存柜上层呈漏斗状,开口大,底小,便于垃圾投放,避免外漏。因贮存柜结构、取材均方便流水冲洗,垃圾桶密闭内置,整洁美观,使处理间的卫生状况良好,感觉舒适。对照组投放的准确性和处理间的卫生状况明显差于试验组。
3.4两组投放垃圾步骤
对照组投放垃圾步骤为:用手开盖-将盖放于合适位置-进行垃圾整理分类-投入垃圾桶-加盖,每次操作所需时间为(6.8±2.5)s。试验组手脚并用,在进行垃圾整理分类投放同时启闭翻盖,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每次节省3.8s,按每天每名护士平均投放10次垃圾计算,每天可节约0.63min,每年可节省2.75h护理时数。密闭整体式医疗垃圾分类贮存柜加强了病区医疗垃圾的分类及处理的管理,有效地控制传染、预防病毒、病原菌的传播,将垃圾分类放置,从源头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防止医疗垃圾污染环境及传播疾病,对控制院内感染,改善医院及病区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韦士高.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社会医学杂志,2009,7(4):18-19.
[2]楚巧红,楚巧娥,张永丽.加强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预防医院感染[J].误诊学杂志,2009,9(493):597-598.
[3]孙淑梅,葛伟莲,李春英,等.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流程与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6):720.
[4]周敏,刘滨,周丽芳.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7(7):815-816.
[5]黄正文,张斌,艾南山,等.八种医疗废物处理方法比较分析[J].消毒学杂志,2008,25(3):313-315.
[6]郑军.医疗废物管理方法的初探[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7A):68-69.
冯章伶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