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验特点及技术浅析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1-18 11:42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国民经济水平持续上升,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食品安全一旦发生问题就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直接损害。基于此,本文针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相关经验,探讨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在未来阶段的发展趋势,为同领域工作者提供合理化发展建议。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食品安全;分子生物学技术;抗体检测法

  食品安全与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在我国食品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面对食品安全方面依旧是一个比较紧张的局面。食品供应商在开拓食品市场前,均需要对其提供的各种产品做出厂检验工作,确保其产品检验合格,才能够在市场流通。因此,相关检验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对食品检验工作涉及到的相关内容作出进一步的了解,保证各项检验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食品微生物检验特点及技术浅析

  1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主要内容

  1.1微生物污染幅度指示型菌种检验

  通常情况下,在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需要以应用指示型菌种作为检验基础,将最终阶段的食品污染程度数据展现在人们眼前。对于生物学领域而言,各种不同类型的菌种一般采用菌落总数进行表示。当前菌落总数主要指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中以平均每1mL饮用水或1g食品处于恒定室温条件下,在经过24h的持续性生长后,平皿上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量。同时这也属于当前阶段我国食品微生物检验流程中的重要检测手段[1]。

  1.2食品可能包含的各种致病菌检验工作

  对于食品微生物学领域而言,针对不同类型的食品检验工作有着不同的检验方法,各种类型微生物的含量有着明确的数量控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链球菌等。对于部分即将正式投入到食品市场进行售卖的食品而言,其自身存在的各种致病菌数量需要得到明确的检验,不仅需要针对各种不同类型食品致病菌进行定性检验工作,同时还需要作出对应的定量检验工作,同时这也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领域的一项重要环节,具有较大的意义[2]。

  2食品微生物检验相关检测技术

  2.1分子生物技术

  对于核酸探针技术而言,其应用原理在于:能够以核苷酸的处理为基础,进一步生成杂交双链,此时需要使用到多种与之具有密切关联的生物学知识。对于微生物检验流程而言,杂交双链中的任意一条单链上对应的核苷酸序列号均属于已知内容[3]。

  2.2代谢学检验技术

  对于代谢学检验技术而言,该检验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较广,尤其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领域,适用范围十分广泛。现有代谢学检验技术形成机理主要表现为:处于培养基中的各个类型的细菌在经过大规模繁殖以及生长发育后,生长过程中的各种代谢物均会具备一定的导电性,并且此时培养基中存在的阻抗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5]。利用电阻抗法进行检验的方式,在酵母菌以及沙门氏菌的检验工作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属于一种通过电阻数值对微生物含量进行检定的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原理,能够对多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进行检验。这种检验方式的精密度高、重现性强,在其检测范围内,实际应用期间能够呈现出更为精准的检测数值,同时还具备操作方式更加简易的特征;对于快速酶反应以及代谢产物微生物检验技术而言,在应用该技术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检验的过程中,能够取得非常显著的检验效果,因此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在细菌生长及繁殖期间,会产生一定量的酶,并且这种酶本身带有一定程度的催化性质,因此需要选择适应性更强的底物或者指示剂为检验基础,同时再对其应用代谢产物微生物检测技术期间,细菌代谢时得到的最终产物会与微生物形成反应,此时检验工作可以根据具体反应总结最终检测结果,进而得出细菌检验数据报告,完成检测工作任务[6]。

  2.3食品微生物检验新技术

  就目前而言,我国食品微生物学界的相关研究有着比较多的成果,并且开发出了多种现代化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在为数众多且种类不同的检测方法中,主要以微生物培养法的最终检测结果最佳。传统形式的检测方法需要完成的整套检测流程复杂,并且检测周期过长,因此不提倡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使用。目前使用比较频繁的检测方法就是商品化试剂盒检测,这种检测方式拥有的最大优势在于检测速度快的同时检测效率更高。各大食品企业在使用这种检测方式后,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食品检测成本,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7]。

  结语

  即使当前阶段的食品安全问题依旧困扰着人们,但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的背景下,分子生物学、微电子学、免疫学等领域均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成果,我国食品安全已经得到了有效保障。在未来阶段,相关领域的学者们一定能够研发出更为妥善的检测方法,为人们提供更为全面的、可靠的食品市场环境,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磊.PCR技术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7(33):98.

  [2]童爱均,赵超,曾峰,等.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初探[J].福建轻纺,2018(12):40-42.

  [3]李殿鑫,戴远威,杨承鸿,等.“能力本位”教学理念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以“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为例[J].农产品加工,2019(6):86-87.

  [4]李红茹.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办法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0(10):63.

  ◎张晓金,邹雨虹,杨丹妮

上一篇:时空协同的精准农业遥感研究 下一篇: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