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科中的应用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9-10 10:19

  摘要:目的:探索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科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8月~2019年2月老年医学科的3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培训管理。2019年1~7月老年医学科的3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添加老年共病管理理念进行培训管理。结果:观察组护士学员理论知识、病例考核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案例选择合理、体格检查和案例汇报指导、疾病新进展介绍、共病管理理念学习、案例讨论内容全面、诊断治疗过程中讲解全面、医患沟通技巧、知识扩展、整体临床思维、培训模式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医学科的护士培训管理中应用老年共病管理理念,能够让护士对于老年医学有更深的认识,更加了解老年医学的治疗模式,同时还可以使护士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有效提升。

  关键词:老年共病管理理念;老年医学科;规范培训

  老年医学学科是近年新兴的一门学科,其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与专科治疗有所区别,但同时也依赖于专科治疗,教学内容较多也较为复杂,具有较高的教学难度,因此老年医学的教学工作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变革[1]。老年共病是指老年患者在同一时间患有两种或者以上例如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的慢性疾病,或者例如跌倒、营养不良等老年综合征。共病在老年患者中非常常见,老年疾病诊断治疗的重点目标是在诊治过程中尽可能满足老年患者的需求。老年医学科病管理是整个内容的核心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也属于难点重点,需要带教老师用最合适最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带教[2]。本次研究旨在探索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科中的应用,为临床提高老年医学科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科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18年8月~2019年2月老年医学科的3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培训管理。2019年1~7月老年医学科的3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添加老年共病管理理念进行培训管理。对照组,年龄21~32岁;观察组,年龄20~26岁。纳入标准:①已经获得执业资格证书。②没有合并抑郁等情绪障碍疾病。排除标准:①请病假或者产假的人员。②研究过程中退出了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办法。观察组:添加老年共病管理理念:①准备工作。由高资历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担任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组织护士学习《老年共病管理策略》,应用指南学习如何思考患者的需求医院,将综合评估灵活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对患者的预后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得到适合每一个个体的针对性方案。将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应用到教学当中,案例应该是常见类型的老年多病共存,有明确的诊断结果,如多种类型药物之间的作用,治疗方案之间的优缺点以及患者预后评估方案、与家属沟通方式等,从而列出问题,进行教学。②方案实施:每个星期,由指导老师选出一例真实案例,带领学员共同提出问题,所提出的问题主要涉及老年疾病的诊断治疗、老年共病的管理工作等方面,例如案例中的患者是否与患者家属沟通并达成一致医院、治疗过程中是否遵循医疗证据、进入医院时该患者是否需要做综合评估以及整个过程当中风险和收益比例是否有考虑到。每个星期五组织小组进行讨论,由导师对每次讨论的结果内容进行总结,规范培训导师汇总讨论结果并讲解在为共病老年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预后评估和风险收效的医疗证据,向学院讲授如何判断评估时机。最后对护士学员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病理考试,主要考核护士学员的诊治理论和老年共病病例的相关知识。

  1.3观察指标①

  两组护士学员考核成绩比较:考核完成后统计结果,比较两组护士学员的理论考核成绩和病理考核成绩。②两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结果比较: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做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诊断治疗过程讲解的全面性、案例讨论内容全面性、案例选择合理性、共病管理理念渗透性、体格检查和案例汇报指导全面性、知识拓展、培训模式满意度、医患沟通技巧等。

  1.4统计学方法患者研究

  所得数据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对本次研究的护士学员考核成绩、教学效果调查问卷指标进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士学员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护士学员理论知识、病例考核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结果比较

  观察组案例选择合理、体格检查和案例汇报指导、疾病新进展介绍、共病管理理念学习、案例讨论内容全面、诊断治疗过程中讲解全面、医患沟通技巧、知识扩展、整体临床思维、培训模式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公众越来越关注医疗保健,对于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老年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全面的诊疗决策和整体逻辑思维是老年科学的工作重点,因此临床护士整体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3]。观察组护士学员理论知识、病例考核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案例选择合理、体格检查和案例汇报指导、疾病新进展介绍、共病管理理念学习、案例讨论内容全面、诊断治疗过程中讲解全面、医患沟通技巧、知识扩展、整体临床思维、培训模式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可能原因是教学过程中导师组织护士学员对共病管理概念进行了认真复习,护士学员对于老年患者的全人管理有了充分认识。在共病管理理念的培训模式下护士学员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提升,鼓励护士学员主动提升自我技能,在实践过程中应用理论,使学员自身水平有了明显上升[4-5]。综上所述,在老年医学科的护士培训管理中应用老年共病管理理念,能够让护士对于老年医学有更深的认识,更加了解老年医学的治疗模式,同时还可以使护士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尚延昌,王淑辉.老年共病管理在老年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6):2291-2293.

  [2]荣荣,周莉,张世阳,等.老年共病管理结合PBL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1):108-109,111.

  [3]常晶,孙倩美.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病案,2013,14(12):67-69.

  [4]庞斯斯,陈磊.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9,(36):125-126.

  [5]滕晋,王丹,徐熙,等.老年患者多重用药调查及共病管理的临床策略[J].卫生事业管理,2015,32(9):695-697.

  马莉亚张萍邬思繁

上一篇:经济数学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初中历史智慧课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