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医疗装备管理的初步探讨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9-07 10:20

  [摘要]介绍了基层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医疗装备的管理现状。针对该医疗装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检定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应用加强台账管理、计划制订、质量控制、归营验收等方法对其予以改进,对野战医疗装备全寿命管理工作取得理想效果、医疗队实战演练和突发应急事件医疗救援起到积极有效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机动卫勤分队;医疗装备;全寿命管理

  0引言

  机动卫生勤务分队是基层医院的主要战备力量,它能够保证战时医疗卫生工作全面有效展开、平时演练顺利拉动、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保障有力,已经成为各医院日常战备和应急救援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基层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医疗装备管理的初步探讨

  1机动卫勤分队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和不足之处

  1.1管理现状

  基层医院机动卫勤分队的医学装备管理现在都是依靠机关科训助理员统一管理的[3],而由于机关助理员流动性相对较大,工作开展的持续性不够,且管理缺乏专业性,往往导致医学装备的管理大多停留在满足于账目相符、设备堪用的层次[4],对装备的定期保养、计量质控等核心工作都达不到医院医疗设备全寿命周期性管理的相关要求。

  1.2不足

  (1)工作制度落实不够有效。基层医院机动卫勤分队虽然都有较健全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但由于不属于日常工作的范畴,工作制度和流程的落实不够到位。如有些分队由于场地原因“三分四定”落实不够到位,有些时候由于归队时间太晚,装备的入库验收检查不够全面,这些都是导致医学装备出现管理不善的重要因素[5]。

  (2)工作计划落实不够彻底。年初制订工作计划时,由于机动卫勤分队的计划由科训助理员制订,而各项工作责任人往往都是各医疗组组长和相关职能科室,因此易导致计划的制订和执行出现断裂,很难完全落实。例如医学装备的定期维护,各医疗组往往是在演练或拉动前进行,仅限于对装备的使用状态进行评估,而没有按照工作计划要求进行充放电和参数校准,装备的维修也是临时开展,无法保证修复率;医学装备的计量质控工作,也往往是医疗队拉动展开后在相应场所进行,而没有按照计划要求纳入医院医疗设备的年度计量和质控,导致超过上次检定的有效期限,对检定数据出现误差的情况也无法进行即时地反馈和整改[6]。

  (3)卫勤装备的使用操作不够熟练。针对医院专业技术干部多、业务工作重、集中学习难的特点[7],通过自行组织的分练、合练和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近似实战的重大演习训练和演习保障,是使卫勤分队全体人员熟悉所配发装备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医疗队抽组具有应急性的特点,常有人员变更的情况发生,而部分装备如心肺复苏担架等又不属于临床常规救治设备,大多数医护人员对装备性能都不够熟悉,有时容易出现操作不熟练,甚至由于误操作造成设备人为性损坏的情况发生。

  2野战医疗装备的科学管理准备实践

  2.1建立野战医疗装备全寿命管理制度和流程

  基层医院机动卫勤分队虽然也建立了相关的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但具体到野战医疗装备的管理,工作制度和流程仍然不够明确和清楚。因此,建立野战医疗装备验收安装、维护保养、计量质控、台账管理、调配管理和淘汰更新等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并指定相关工作责任人及岗位职责,依托职能科室开展野战医疗装备的全寿命周期性管理,加强野战医疗装备管理的正规化和流程化,是具有极重要的意义的。

  2.2建立野战医疗装备的职能性托管

  基层医院机动卫勤分队的医疗装备仍然由机关科训助理员统一负责管理,但在制订年初计划时,可将具体工作交由职能科室按时间节点完成。比如医疗装备的定期开机检查和维护可指定装备所属医疗组组长负责,医疗装备的计量质控工作可依托医学工程科纳入医院医疗设备年度检测计划,在规定时间完成。任何人对野战医疗装备进行操作和维护时,科训助理员必须当场监督,并在工作完成后实行操作人员和监督人员双签字确认,在相关工作计划得到彻底落实的同时,保证了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2.3开展野战医疗装备的拉动前和入库前检定

  除纳入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野战医疗装备年度常规检定计划外,还应在机动卫勤分队每次出动前和归营时分别开展野战医疗装备的临时检定,以及时准确地掌控野战医疗装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即时质量控制。

  (1)拉动前检定。机动卫勤分队拉动前,应由各医疗组进行装备的清查点验,此时可以依托医院医学工程科同时开展一次高风险医疗装备的计量和质控检定工作,并在记录相关检定数据时标注为拉动前检定。拉动前检定除了可达到保证野战医疗装备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顺利展开的目的,还可以作为一组特殊检定,将相关检定结果纳入医院医学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数据进行分析。

  (2)入库前检定。在任务执行完毕,需要将野战医疗装备进行入库验收时,除清点装备数量外,也应对相应的高风险医疗装备进行一次计量质控检定,并在记录检定数据时标注为入库检定。入库检定除了达到掌握野战医疗装备入库时使用状态的目的,还可以适时开展野战医疗装备的出动前和入库时质量控制分析,实现野战医疗装备的动态管理。

  2.4确定野战医疗装备的易损件库存基数

  随着高科技创新技术的迅速发展,野战卫生装备应用新技术、新能源更加普遍,新装备使用和新技术掌握的难度日趋增加,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是新装备正常运转的保证[8]。但由于机动卫勤分队的野战医疗装备具有特殊性,在市场上鲜有流通,且装备往往不会被轻易进行更换和升级,导致野战医疗装备在维修时配件获取相对困难,周期也比较长。因此,制定野战医疗装备维修配件清单,并适当确定野战医疗装备易损件(如野战手术无影灯调焦手柄等)的库存基数,并根据情况进行及时补充,对于帮助维修工程师及时完成相应医疗装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避免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出现设备无法及时修复的情况,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5开展野战医疗装备与院内医疗装备的应急调配

  根据文件规定,机动卫勤分队的野战医疗装备是战备物资,不能调配到医院日常的临床诊治工作中使用。但当机动卫勤分队在特殊情况下出现野战医疗装备无法修复或数量不够时,应当立即报告,并从医院相应科室调配相应设备进行紧急替代。因此,建立准确的野战医疗装备台账,并积极建立从医院医疗设备调配仓库和相关科室到机动卫勤分队的单向医疗设备紧急替代制度和流程,是对机动卫勤分队保障能力的较好补充。

  3应用效果

  我院自2013年1月开始实施野战医疗装备归口医学工程科管理的模式,将野战医疗装备纳入医院医疗设备日常管理的范畴,并单独建立了独立的台账和检定计划。严格落实常规计量质控检定的同时,还创造性地开展了出动前检定和归营验收检定,对野战医疗装备的使用状态进行了动态监管。2a多以来,共进行装备常规维护9次,计量质控检定8次,设备院内维修5次,依托上级部门更换配件2次,大大降低了野战医疗装备故障率,在医院野战医疗队执行的各项任务中很好地发挥了医疗设备的相关作用,最大限度地优化了装备在营状态和使用效果,取得了非常理想的保障作用。

  4结语

  野战医疗装备的优质化全寿命管理,是保证装备能够发挥自身功能的关键[9],更是提升机动卫勤分队保障能力的核心因素,在各级医院的医疗队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与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装备的日常性管理不同,野战医疗装备的管理除了要求操作者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外,制订详细的装备管理工作计划、严格开展出动前和归营后的医疗装备计量质控检定、加强对野战医疗装备的快速维修能力,才是实现野战医疗装备动态管理的要素,也是保证野战医疗装备在机动卫勤分队演练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过程中能够全面、有效发挥自身功能[10],支撑起机动卫勤分队的野战医疗工作开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汤献国,胡莹.卫生装备巡检巡修工作实战与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8):134-136.

  [2]徐文超,刘淼,杜亮.丘陵地域野战医疗卫生装备的保障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3):139-140,156.

  [3]张剑,陈志圆,许世宏,等.基于后方医院的野战卫生装备管理系统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6):130-131,134.

  [4]于树滨,徐洲.军队卫生装备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6):559-560.

  [5]郑晖,许金镰,江丽萍,等.卫勤物资保障及卫勤仓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5):38.

  熊光星,郭中凯,贾红岩,刘雅克,李平

上一篇:浅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军事医疗卫生装备的计量检测与预防性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