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8-20 10:36
[摘要]野战医疗设备的合理有效管理对于医疗设备的充分使用、妥善保养及平战合理结合使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化技术在部队的普及,卫勤部队的信息化水平亦越来越高。为实现野战部队医疗设备的信息化、增强卫勤力量以及提高野战医疗效率,对近年来有关野战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的研究做以综述,分析野战医疗设备现状与不足,对加强野战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野战;医疗设备;信息化;信息管理
我国军队医学装备水平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相比,在信息化技术的水平上仍有许多不足。尤其在后勤医疗部队中,虽然近年来研制、引进了不少先进的野战医疗设备,但是医疗设备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无法配合作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要求[1]。在近年来的救灾工作和实战演练中,军队医疗信息化水平不足的缺点逐渐显露,已严重降低了军队的战场救治效率[2]。因此,如何实现野战医疗设备的高水平信息化,对于提高军队卫勤医疗部队救治水平、医疗设备的保养水平和促进医疗设备平战结合以及充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1现有医疗设备信息化技术
1.1图像存档传输系统和数字影像学
图像存档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和数字影像学是医疗设备信息化中的两个基本要点,且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3]。目前,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成像设备也越来越先进,由最初的特制显示屏成像,到如今的数字化成像,医学影像已经可以在计算机中进行浏览[4]。但医学影像的成像往往是连接于成像设备的计算机中,对于科室内部医生之间、不同科室之间及不同医院之间的传输存在需要检索与检索速度慢的矛盾,导致图像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甚至有时在图片资源的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丢失、患者与图像不相符及图像存档归类错误等问题[5]。因此,有效准确的管理医学影像资料和实现图像资源的高效利用是一项重要课题。
2野战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
2.1遵循客观规律逐步发展
鉴于目前军队的野战医疗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信息化普及程度不够,要实现野战医疗设备的信息化不能期望一蹴而就,而应该遵循设备之间的客观联系,有顺序、有计划的开展,最终才能实现基础扎实、高效全面的信息化医疗建设[18]。如要实现远程诊断技术,必须要首先实现前线医疗设备的数字化水平,保证前线医院可以有效地将伤员的影像学信息和其他诊断资料转化为数字化信息,然后要保证前线医院与后方医院之间能够实现高速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后方医院及时接收到正确高质量的伤员信息,最后要实现前线医院与后方医院之间高质量的视频或音频沟通,保证前方医生能够及时从后方专家处获取帮助诊断救治的指导和建议。
2.2实现野战医疗装备机械化与自动化
目前,我国的野战医疗部队的装备基本已实现摩托化,包括野战手术车、野战X射线诊断车、野战医疗设备专用运输车等,使得野战医疗部队的机动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19-20]。但是医疗设备的使用必须要将车辆进行展开,而目前车辆的展开大多依靠人力进行,不仅耗费时间,不利于医院的快速建立和撤退,而且对医务人员的体力消耗较大[21]。野战条件下的医院往往地方拥挤,过多的医疗设备的展开必定造成前线医院拥挤,当过多伤员涌入时必定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带来困难。而前线医院的工作效率,直接决定了野战部队的医疗水平。因此,要实现野战部队医疗设备的信息化,野战医疗部队的自动化水平是一重要前提[22]。应当重新设计每一种野战医疗设备的外形、功能、重量等,使其能够在野战条件下简便快捷的投入使用,并且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野战环境,同时应增强设备的自动化水平,降低设备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性,提高设备的自主工作效率[23]。这样不仅能实现野战医院的快速建立和快速撤退,也能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使有限的医务人员能够处理更多数量的伤员。
2.3实现装备数字化
统一信息格式和设备接口标准实现装备数字化。在野战医疗设备的信息化建设中,设备的数字化建设是基础环节、也是最重要、最难实现的环节。野战医疗设备信息化的实现需要以设备的自动化为基础,首先着手于硬件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医疗设备采集到的各种信号能够进行数字化转化并能进行及时准确的存储[24-25]。同时,为了保证资源实现多方共享,各种数字化信息需要采用统一的储存格式,并建立规范的、高容量的存储库,以实现信息的长期使用。还需要规范医疗设备的数据接口标准,以便使数据在各医疗设备之间的有效传输和共享。
目前少数部队配备的野战信息化X射线车已经实现上述功能。将原有的车载X射线机进行改进,将其升级为DR系统(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不仅可以方便装备的展开使用、缩短采集伤员图像所用时间,更能直接输出高精度的数字图像,同时还将图像以目前共用的DI-COM格式进行存储,缩短了装备对人工操作的依赖性,也提高了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和野战医院的救治效率[26-27]。
2.4实现设备网络化
信息化的战场也是网络化的战场。网络技术不仅可以增强作战部队的作战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医疗部队的救治效率。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伤病员的图像资料和其他救治信息可以在同一前线医院中、不同前线医院中、前线医院与后方医院中进行快速准确的传递,从而提高伤病员的救治能力和救治速度,对加强部队的战斗力再生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6]。同时,伤病员的信息库经过统计学处理,各项数据亦可用于作战首长的决策指挥。比如最近配备部队的远程会诊车便具有较高的网络化水平,可以将前方的伤病员的影像学信息通过卫星实时传送到后方医院,使得后方医院的专家能够对伤病员的救治进行指导。不仅如此,当战场前线的远程会诊车与后方医院建立起稳定的数据传输通路之后,伤员的各项辅助检查、化验检查等结果均可以通过网络与后方共享,更大程度的帮助后方专家教授对前线医生进行救治指导,极大程度的提高了野战医疗部队的救治能力和效率[27]。网络不仅是军队可以使用的一把利器,也可以成为敌军窃取情报的捷径。自网络化战争概念产生以来,网络安全便一直是现代战场上的重点环节,野战医疗部队的网络安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若军队的伤病员信息泄露给敌军,将很有可能暴露现存实力,帮助敌军做出对其不利的战略决策[28]。因此,在实现设备网络化的同时注意防范网络事故,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是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使其在现代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
2.5实现野战医院智能化智能化
的作战系统是保障打赢的关键,智能化的医疗救治也是智能化作战系统的重要环节[29]。智能化医疗的关键在于将同一地点不同设备、不同地点设备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连接,组成一个网络群,实现战场救护工作的全局筹划和统一实施,从而提高整个战场的救护水平。目前,虽然一些部队配发了远程会诊车、野战手术车、野战X射线车等,实现了装备的自动化和数字化,但这些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能力仍然需要依靠人工操作,耗费时间和人力,远不能满足现代战场的需要[30]。因此,建立医疗设备之间的智能化网络对于野战部队医疗设备的信息化建设同样意义重大。
3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作战系统的信息化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并仍在高速建设之中,实现医疗设备的信息化,保证医疗部队能够跟上现代战场的节奏,对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保证军人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目前军队野战医疗设备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加强医疗设备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参考文献
张义,刘志鹏,王博文,等.野战传染病医疗所医疗救治系统的研制和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1(5):474-476.
WillJS,AldermanSM,SawyerRC.FieldSterilizationintheAustereandOperationalEnvironmentALiteratureReviewofRecommendations[J].JSpecOperMed,2016,16(2):36-43.
朱刘松,李富军.基于信息网络平台的野战医疗快速救治系统设计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3):53-56.
江选东①王怡琤②熊光星①刘雅克①严振才①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