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8-20 10:25
摘要:随着海军的战略转型,海军执行的任务呈多样化趋势,任务半径逐渐增大,除常规军事任务外还担负人道主义救援等非军事医学保障任务。本文对于海上机动医学保障舰载装备、水面作战官兵医学保障装备及海军特种兵的医学装备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海上机动力量模块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提出展望。
关键词:海上机动卫勤;医学装备;医院船;单兵装备
海军近来由“近海防御”向“近海防御与远海防卫相结合”迅速转型,参与更多的国际人道主义行动、维护世界航道的畅通等行动,这对海军医学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66医院船、卫生运输船、小型医疗救护艇的医疗卫生保障以及海上援潜医疗保障装备及保障模式有了很大的提高,包括配备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各种智能装置的研发及医疗箱组的开发应用等。但就资料分析及部队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海军医学保障模式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大陆军思维定势,一些装备与海军具体需求不能全方位吻合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同时,既往海军医学保障研究前瞻性欠缺、资金投入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海军特殊战伤救治技术和配套装备与海军任务需求之间相脱节。随着海军战略由“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转变,海军战略将防御纵深推向远海海域,新型舰船不断入列,海军的常态化远海护航、训练、巡逻以及多样化非军事任务大幅增加,一些新型作战力量的投入等更加凸显了现有海军医学保障技术及装备的不足。因此,探索远海医疗保障的新模式,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海军医学保障装备系统的建设,是提升海军远海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医学保障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实地调研和资料研究为基础,就目前海军医疗保障装备使用情况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做一简要论述。
1海军卫勤装备与需求之间矛盾的原因分析
1.1海洋意识淡薄,卫勤装备建设投入不足
海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以陆地为背景的大陆军时代海洋意识淡薄,海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过去,舰船及岸基的医疗装备投入不足,基础配套设施不全,在执行训练、演习任务时无法正常使用。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海上斗争日益加剧以及高新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强海军建设,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1〕。直至2008年我国自行研制首艘万吨级医院船866船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海上应急卫生装备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将海军的医疗装备及保障能力提高到了新的高度〔2-4〕。
1.2近海防御战略时期,海军医学保障能力甚低
海军成立初期,主要是执行近海防御任务,包括在近岸海域执行抢险救灾、护渔护航、救生打捞。因此海军医学保障主要是依靠岸基的门诊、医院等,海上医疗保障要求相对较低。20世纪海军舰艇根据作战使命、排水量、卫勤功能定位不同,列装的医疗设备的类别也不相同。国外海上卫勤保障力量随着海战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相应步入现代化,而我军的卫生装备还沿用六七十年代的医疗装备,保障能力较低〔5〕。海军医疗装备建设主要是舰艇上配备医疗设备和专业军医,但是舰船老旧,舱内空间狭窄,功能模块布局和配置不合理,医疗设备的功能发挥受限,直接影响平战时医学保障能力〔6〕。
2海军医学保障装备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2.1执行多样化军事和非军事任务医学保障装备模块化的研发
模块化是提高海上医学保障效率的有效方式。海上机动医学保障舰载装备应实现模块化集成,按需求合理划分装备的结构和功能,赋予装备能分合展收快的特点,以便在紧急情况依据所执行的任务和保障需求展开模块,并可依据伤员的数量与构成、伤员后送的难易程度以及救治范围和工作编组,选择性地展开所需模块,缩短展开时限〔8〕。近年来外军在卫勤保障方面大量运用模块化技术,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使用了“可部署医疗系统”,该系统为典型的模块化结构。随着海军各种任务行动趋于多样化,模块化思想在军队卫勤、装备等方面研究中亦有体现。海军医学研究所研制的小型模块化医疗方舱已在部分舰船上试用。有学者在《卫勤优化决策》一书中提出卫勤力量模块化思想和概念,提出了卫勤力量模块化体系框架和机制,确立了卫勤力量模块化的依据和规则,并进行卫勤功能模块的集成、组合研究〔9〕。我军海上医学保障装备模块化的建设刚刚起步,还需进一步实施并完善。
2.2装备舰船小型化、智能化、便携式、防水性装备的研发
发达比较重视海军卫生装备的研究和发展,并重点强调装备的完备性、适用性和功能性。国外海军近年来重点发展可机动灵活部署、快速方便、智能化且隐蔽性较好的医疗装备〔10〕。国外海军近年来研发了一系列舰艇专用的小型轻便、易于操作的医疗卫生装备,如便携式超声检查仪、半自动除颤器、手持式血气分析仪、无线生命体征监护仪等〔11〕。为提升舰船急救效能和海上自救互救能力,我军也在积极加快升级单兵自救互救器材和各类战位急救器材,小型化、智能化、便携式的集成与优化,以满足高效、快速、防水、便携的要求。正确、及时应用战伤自救互救技术与装备是减少战斗性减员的关键因素。急救是降低伤死率、伤残率,提高治愈率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12〕。配备不同舰船不同战位单兵便携式的急救包,用以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止痛、抗炎、促进伤口愈合等;同时集成和优化单舰救护所的急救箱配置,按照不同功能配套的系列化医疗箱,用于战斗舰艇、救护艇等的一级、二级自救互救,适应战时医疗救治为主的多功能急救箱和手术箱。另外是小型急救装置的研发,适合海上特殊环境的预装混合药物输液袋〔13〕、各种生理监护仪,用于降低战创伤死亡率和伤残率。应用最新科技成果改进升级现有装备,加快新装备的研发,提高其功能。将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用于卫生装备研究,发展高效、智能、集成的医疗装备。将芯片技术用于伤情鉴定评估装备的研发、运用纳米技术的新型止血材料的制备、抗体技术筛选新型止痛药物等,这些技术将会加快海军救治水平的提高〔14〕。
2.3海军特种作战部队医疗装备的研发
海军特种作战人员是海军的新生作战力量,也是我军的精锐作战部队。世界各国非常重视特种部队的建设,美国、英国、以色列等特种部队发展较快,卫生装备配置和卫勤保障在现代战争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15〕。我军特种部队卫勤研究起步较晚,专门供特种部队使用的制式卫生装备尚不完善,现有的医学选拔及卫勤保障基于传统陆军模式,难与海军特种兵作战任务相适应。国内有关海军特种作战部队携行医疗保障装备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理论探讨阶段,没有形成特有医疗保障装备系统。根据我军特种部队的现实情况,有人提出特种兵单兵配置急救装备,如急救盒,包括:战伤救护器材、镇痛剂、驱避剂、常用药品、急救药品、小型器材、野外食物图谱等;并且这种急救盒应满足体积小、重量轻、防水、防潮、便于携行和空投的特点。但这些研究多是从军事训练中获得的资料、信息,实战性有一定的不足。应加快特种兵医疗装备的优化,提高现有单兵装备的战场适用程度,提高特种部队的作战能力。
2.4适合海军特殊伤情医疗装备的研发
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海战会导致一些特殊的伤情,如水下高爆性武器伤、海水浸泡伤、体温过低症等。水下冲击波的传播速度大致相当于同样强度空气冲击波的3~4倍;同样质量TNT水下爆炸与地面爆炸相比,同距离的压力值可相差200倍左右,因此水下爆炸冲击是导致舰艇和水面军事作业人员严重创伤的重要因素。现代海战可能受到水下冲击伤伤害的主要包括泅渡作战人员、海战落水人员等。现有的舰船作业人员冲击伤防护装具主要有防护服、防护靴以及防护头盔等。然而,这些人群的作战样式有所不同,会造成具体的致伤部位和伤情有所不同。泅渡作战人员在抢滩登陆的作战过程中,浸泡于水中的脏器会受到水下冲击伤的威胁;海战落水人员常常伴有战创伤、水电解质紊乱、体力衰竭;水下冲击伤造成这部分人员的损伤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水下冲击伤除了危及肺、肠、胃等,还可能损伤耳、眼、脑组织及气道等重要脏器。资料研究表明,对于水下高爆性武器伤相关防护装备缺少系统研究,同时相关战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鲜有报道。
3海军医学保障装备信息化的建设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远程医学信息传递,可减少医疗后送工作量的28%。因而,远程医学对海上医学救援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我军在海军卫勤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因此除了进一步加强海军专用卫生装备的研制外,加强海军卫勤保障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有效途径。2000年以来,总后卫生部启用全军远程医学信息网络工程建设,它利用卫星通信网的技术架构和应用模式,实现全方位远程医疗服务〔18〕。
海军已成功地应用海军远程医学会诊系统,利用海事卫星传送实时影像、电子病历及手术直播。但是远程医学的发展还有很多差距,虽然海军已实现远程高难手术,但是仅仅是试验性研究,海军卫勤信息化系统的顶层设计缺乏战略性的远程医疗建设规划,整体认识不足,各个系统自成体系,缺乏整体兼容协作,无法发挥整体效能,不能与新形势下打赢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要求相适应〔19-20〕。
信息作战条件下的现代高技术海上作战,对卫勤保障体制与卫勤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军虽在应对未来军事斗争准备的训练中,探索了适合我海军的卫勤装备及管理模式,但是快速、协调、高效的卫勤保障体制、平战时卫勤保障预案、适合海军各类人员及战位的卫生医疗装备等尚需进一步研究与完善。相信,随着科技进步和国力增强,海军卫勤装备将向模块化、机械化、智能化、人性化等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云,张晓光,张勇.略论新世纪我国海军的建设与发展方向〔J〕.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2003,26(5):5.
〔2〕王之,戴丹,郭瑞,等.医院船卫生装备技术保障现状与对策〔J〕.医学装备,2014,11(4):73.
〔3〕赵峰,许恒,杨扬,等.海军制式医疗救护艇卫生装备管理模式探讨〔J〕.海军医学杂志,2011,32(2):186.
〔4〕尹义存.国产新型医院船在未来海上卫勤保障中合理使用的探讨〔J〕.海军医学杂志,2011,32(1):26
史成和,张达矜,乔媛媛,陈汝雪,李军,胡明,郝秋星*
上一篇:保障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有效运行的研究 下一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