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6-26 10:50
提要:从社会学习和社会网络视角出发,将二者分别划分为经验学习和技术学习以及一般社会网络和特殊社会网络两个维度,在山西、甘肃、陕西、江苏和安徽五省1023份农户调查数据基础上,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层次回归方法对农户的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经验学习和技术学习均正向影响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经验学习的影响程度更大。2)一般社会网络正向影响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特殊社会网络不发挥作用。3)一般社会网络正向调节"经验学习-农户的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关系,特殊社会网络正向调节"技术学习-农户的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关系。4)年龄和地块个数负向影响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农业劳动力人数正向影响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
关键词: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社会学习;社会网络;农户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对农产品产量与品质也提出更高要求。为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农药成为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之一,但随之产生的过量或不合理农药使用现象所导致的食品安全及农业环境问题也日趋严峻。
1材料与研究方法
1.1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1.1.1社会学习对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的影响
在文中,社会学习是指除了在学校的正式学习外,农户通过其他途径所进行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学习,主要包括经验学习和技术学习两种方式。其中,经验学习是指农户对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等的成功农业生产经验进行学习的方式,技术学习则指农户向农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户、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和村干部等进行学习的方式。已有研究中,Geniusetal.通过对农户的农业灌溉技术采用情况进行分析后指出,社会学习在农户对农业灌溉技术的采用和推广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14]。ConleyandUdry经研究后发现,农户会通过向邻居学习其在农业生产、尤其是在新技术使用上的成功经验,从而改变自己在农业生产上的行为选择[15]。在农户对农药减量化措施的采纳过程中,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等的成功农业生产实践会对农户的行为选择产生结果示范性效应,使得农户对其进行学习,并在之后的农业生产中实施这一行为。此外,向农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户、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和村干部等进行学习也会影响农户自己对农药减量化措施的采纳程度。在农业生产中,农户向农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户、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和村干部等进行学习可提高其本身对农药减量化措施相关内容的了解,进而提高其分散风险的能力[16],同时降低其实施农药减量化措施的实际障碍,最终促进农户对农药减量化措施的实施。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经验学习可正向促进农户实施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
假设2:技术学习可正向促进农户实施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
1.1.2社会网络对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的影响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交往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体系。在文中,农户所具备的社会网络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个体农户通过与亲戚、朋友、街坊邻居以及农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户、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和村干部等交流和联系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为研究需要,文中进一步将农户与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等之间的关系定义为一般社会网络,将农户与农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户、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和村干部等特殊个体之间的关系定义为特殊社会网络。已有相关研究表明,社会网络会对个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孙鹏飞等经研究后得出,农户所拥有的社会网络可正向促进其实施宅基地退出行为[17]。吕静等经研究后得出,社会关系可显著促进家庭进行创业活动实践[18]。在农业生产中,农户所拥有的社会网络亦会影响其对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的实施程度,具体表现为:其一,部分农户在实施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资金不足或缺乏相关工具或器械的情况,由于农村普遍存在"熟人社会"的特征,其与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等之间的联系往往较为紧密,此时,农户所拥有的一般社会网络则会发挥在农村特有的互相帮扶功能,进而减小其实施农药减量化措施过程中的障碍,促进农户对农药减量化措施的实施[19];其二,一般而言,农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户、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和村干部等特殊个体对农药减量化相关措施的了解程度和掌握水平相对较高,农户可通过这一特殊社会网络获取与农药减量化措施相关的信息,增加对农药减量化具体措施的了解,进而缩短自己的信息搜寻流程,减少相关的信息费用与成本,最终提高其对农药减量化措施的采纳程度[20,21]。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一般社会网络可正向促进农户实施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
假设4:特殊社会网络可正向促进农户实施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
1.2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特征
为对文中的假设进行验证,课题组于2017年7~10月对山西、甘肃、陕西、江苏和安徽五省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选取以上五省为调查地点的依据为,按照2016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将全国31个省市(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外)进行排序后分为三个梯队,结合各省市在当年的经济发展水平,从三个梯队中分别随机选取1~2个省份,依次选出了代表较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省份梯队的山西省、代表中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省份梯队的甘肃和陕西两省以及代表较大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省份梯队的江苏和安徽两省,调查期间总共发放问卷1200份,剔除各种问题问卷后最终得到1023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85.25%。
2结果与分析
2.1直接效应分析
通过SPSS20.0软件,检验社会学习和社会网络对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的直接效应,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在社会学习中,经验学习和技术学习的回归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系数同时为正,表明二者均可对农户的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且经验学习对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的影响程度更大,假设1、2同时得证。在社会网络中,一般社会网络的回归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且方向为正,表明一般社会网络对农户的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假设3得证;特殊社会网络的回归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农户所具备的特殊社会网络对其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不产生影响或影响不大,假设4未能得证,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本次的调查样本中,农户所拥有的特殊社会网络普遍较弱,即农户与农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户、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和村干部等特殊个体的联系普遍较少,在此基础上通过这一特殊社会网络所能获取到的与农药减量化措施相关的信息更少,进而导致特殊社会网络对农户的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未能产生显著影响。
2.2调节效应分析
本小节根据温忠麟等[22]的做法,通过层次回归方法对一般社会网络在"经验学习-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关系和特殊社会网络在"技术学习-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关系中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公式如下:Y=aX+bM+cXM+e(1)式(1)中,Y为因变量(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X为自变量(经验学习和技术学习),M为调节变量(一般社会网络和特殊社会网络),XM为自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乘积项(经验学习和一般社会网络的乘积项、技术学习和特殊社会网络的乘积项),a、b、c分别为自变量、调节变量、自变量与调节变量乘积项的回归系数,e为残差。具体做法为:依次做Y对X、Y对X和M以及Y对X、M和XM的回归,分别得到模型1、模型2和模型3的决定系数R21、R22和R23,若R23显著大于R21和R22,或XM的回归系数c通过显著性检验,则表明调节变量M的调节效应显著。调节效应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3讨论
在选题内容上,不同于以往文献对农户某一具体农药使用行为的直接分析[2-13],文中结合政府相关文件内容,研究了农户对农药减量化措施的采纳情况,更有现实意义;在研究视角上,文中根据实地调查情况,从社会学习和社会网络两个视角出发,并进一步将社会学习划分为经验学习和技术学习两个维度,将社会网络划分为一般社会网络和特殊社会网络两个维度,以此开展后续的研究,以期更符合当下农村的实际境况,得出更具价值的研究结论;在研究结果上,文中得出无论是经验学习还是技术学习,均可对农户的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在此,文中所涉及到的社会学习内容与个体行为均为正面,该结论与张英丽和褚岩[23]经研究后得出的负面的社会学习可正向促进大学生学术失范行为的结论存有一致之处,即社会学习均可正向影响个体行为,不同之处在于此时社会学习与个体行为的内容均为负面,这一现象表明社会学习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上具有一定稳定性,但其影响结果与社会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即正面的社会学习可促进个体实施正面的行为,而负面的社会学习则可促进个体实施负面的行为,说明在通过社会学习方式来促进个体实施某一行为时,需严格把控社会学习的内容,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同时,文中还得出,在社会网络中,农户所拥有的一般社会网络可正向促进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特殊社会网络则对其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不发挥作用或作用不大,该结论与乔丹等[24]经研究后得出的社会网络内在维度可正向影响农户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的结论部分一致,表明社会网络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并不总是存在,其是否发挥作用还与社会网络及行为的具体内容有关;此外,文中进一步对社会学习、社会网络和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度剖析,以期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补充与完善,结果表明,一般社会网络在"经验学习-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特殊社会网络在"技术学习-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这一结果的政策启示是,在采取相关措施以促进农户对农药减量化措施的采纳时,可考虑从一般社会网络和经验学习相结合、特殊社会网络和技术学习相结合的方面出发。
结论
文中同时考虑社会学习和社会网络两个因素,并将二者分别划分为经验学习和技术学习以及一般社会网络和特殊社会网络两个维度,在山西、甘肃、陕西、江苏和安徽五省1023份农户调查数据基础上,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层次回归方法对农户的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在社会学习中,经验学习和技术学习对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验学习对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
(2)在社会网络中,一般社会网络对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具有促进作用,特殊社会网络对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不发挥作用。
(3)一般社会网络对"经验学习-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关系具有促进作用,特殊社会网络对"技术学习-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关系具有促进作用。
(4)在控制变量中,年龄和地块个数对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具有抑制作用,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户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文中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建立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示范户和示范点,强化农户对早期措施采纳者的观察与学习,通过社会学习的结果示范性效应和风险规避功能等提高农户对农药减量化措施的采用率;
2)注重农户社会网络的培育与提升,通过组织农村集体活动,丰富农户的日常生活娱乐活动,提高农户的生产互助行为,通过社会网络的互相帮扶和信息传递等功能促进不同农户之间的互相学习,不断拓宽学习渠道,进一步加强社会学习的效应,从而促进农户实施农药减量化措施采纳行为;3)提高农药减量化相关措施的机械化程度,减少具体措施对农户年龄与劳动力人数的限制,同时进行土地整理,减小农户拥有的地块个数,为农业机械进地操作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王宝义.食品安全、消费者收入与高效生态农业发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6,38(1):23-30.
[2]田云,张俊飚,何可,等.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J].农村观察,2015(4):61-70.
[3]储成兵,李平.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行为研究-以使用环保农药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28(3):89-93.
[4]李昊,李世平,南灵,等.农户农药施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来自鲁、晋、陕、甘四省693份经济作物种植户的经验证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2):161-168.
[5]王常伟,顾海英.市场VS政府,什么力量影响了我国菜农农药用量的选择?[J].管理世界,2013(11):50-66.
[6]娄博杰,宋敏,张庆文,等.农户高毒农药施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东部六省调研数据为例[J].农村经济,2014(7):108-112.
郭清卉,李世平,南灵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