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成效及做法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6-01 10:50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台县通过构建技术、标准、产业、经营、政策5个体系,探索总结了3个循环发展模式,探讨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农业绿色发展;体系;模式;成效;高台县

  近年来,高台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紧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以“资源利用集约化、肥药投入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产品供给优质化”为主线,以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为载体,组织开展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探索和示范,形成了以“畜—沼—菜(粮)”为核心,耕地质量提升、有机肥替代、种养结合为平台的生态农业县域大循环,形成独具高台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

高台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成效及做法

  1主要做法

  1.1建立绿色农业技术体系

  以绿色投入品、节本增效技术、生态循环模式为主攻方向,全面构建循环、安全、集成、高效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重点项目,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滴喷灌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农药等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围绕蔬菜、制种、草畜主导产业和生产基地,加强与甘肃省农科院等科研高等院校合作,引进推广多抗品种、生物降解膜、物联网、一体化覆膜播种施肥机械等新技术,推动农业节本增效。针对废旧农膜、秸秆、畜禽粪污农业面源污染难题,探索建立废旧农膜“以旧换新”“秸秆置换有机肥”、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等生态循环模式。

  1.2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推进监管重心下沉,监管关口前移,构建了“县—镇—专业合作社”检测检验体系。制(修)订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5大类56项,制定绿色蔬菜标准化技术规范16项,完善了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3.33万hm2以上。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6个,涵盖番茄、辣椒、茄子、洋葱、马铃薯等多种作物,“三品一标”生产面积达到2.47万hm2。

  2典型模式

  2.1区域“种养结合”循环模式

  依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带动,引导旺达绿禾、方正能源等有机肥加工及生物能源企业建立区域畜禽粪污集中收储转运中心,养殖户按照“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的思路,改造和完善养殖场污粪收集处理设施,选择畜禽粪污处理过剩的规模养殖场户,采取有偿或粪污置换有机肥模式,对接签订服务合作协议,加工企业定时拉运,集中处理生产有机肥,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模产业基地及农田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进标准化种养基地建设。

  2.2“养殖+秸秆+沼气(沼液)+蔬菜”方正模式

  依托方正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日产2万m3生物天然气及有机肥生态循环利用项目,鼓励企业在镇村及产业基地设立区域回收站点,激励农户、企业交售回收未利用农作物秸秆、定期拉运处理畜禽粪污、回收尾菜。在方正公司集中将秸秆、尾菜、畜禽粪污按比例混合生产生物沼气,利用沼渣生产有机肥还田,沼液通过管道管网输送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及周边区域。

  3工作成效

  3.1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壮大

  特色优势产业面积达到2.69万hm2,其中蔬菜1.15万hm2,制种0.96万hm2(玉米制种0.46万hm2,瓜菜及其他制种0.50万hm2)、中药材马铃薯等特色产业0.58万hm2,以新绿达、青草湖2个千亩戈壁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全县累计发展戈壁农业0.07万hm2。全县规模养殖场区(户)达到292个,饲草种植面积达到1.33万hm2,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29.06万头(只)。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67家、家庭农场391家,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3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4.05%。以绿色有机为重点,注册“祁连传奇”葡萄酒、“仰光”辣椒等特色农产品品牌152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6个,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农产品监测农经管理66合格率达到99%,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更加牢固。

  3.2化肥农药实现减量增效

  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面积达到0.86万hm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53万hm2,累计示范推广有机肥“买一补二”奖补面积0.42万hm2,建立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区0.67万hm2,全县化肥用量减少到237kg/hm2以下(折纯量),化肥利用率达到39%,农药用量减少到3kg/hm2,有效利用率达到39.7%。

  孙志

上一篇: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分析 下一篇:山西省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