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补贴政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4-24 09:30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也为人类提供着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料。农业发展程度体现着国家或地区本身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但是农业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仅仅依靠其本身难以对这些困难进行克服并向前发展,因此世界范围内都倡导对农业这一弱质性产业进行保护。在2002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根据其有关规定我国农业结构必须做出一定调整,但是在现行框架下我国有很多农业补贴政策都不符合WTO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绿箱补贴水平较低且结构不尽合理,而黄箱补贴与西方国家相比水平较低,这就使得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随着我国对于农业补贴的力度不断提升并且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农民的收入也随之提升,粮食产量逐年提升,但同时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如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正确的农业补贴政策、保障农业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取向。

  关键词:农业,补贴政策,城月镇,影响因素

农业补贴政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农业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资料。没有农业为社会发展提供基本的物质保证,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但是就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农业经济效益逐渐降低,且具有一定的长期性与风险性,所以造成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农业的发展受到极大地阻碍。世界各国为了避免农业经济的衰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手段,这就使得农业补贴逐渐变成了有目的、有计划的保护农业的政策工具,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1.1.2研究意义从目前的社会背景来看,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当前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准确的把握政策施行环境∞3。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经济已经具备了对农业的反哺能力,也逐渐加大了农业补贴的实施范围与力度。就2015年遂溪县城月镇12738户农户的农业补贴政策的施行效果来看,农资综合补贴按照61元/亩的标准发放,已达到了3754062元,而种粮直补资金按照6.5元/亩的标准下发,也达到了400023元,总补贴金额超过了四百万元。但同时农业补贴政策的施行环境也出现了一些改变,这就对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H1,如何正确施行农业补贴政策、提升政策实施效果,是当前农业补贴政策研究的关键所在。二是研究农业补贴政策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农业补贴政策发展的过程就是对新环境不断适应、不断调整的过程哺3。由于新形势下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业补贴政策已经从单一的片面的政策转变为多角度、多层次的政策体系,补贴对象与范围不断扩大。这就使得某些未预见的实际情况对政策施行产生阻碍。如何根据影响因素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适度调整,是保护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农业补贴的相关理论最早出现在17世纪,在19世纪60年代欧洲共同体成立之后,农业补贴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进行了规范且系统的研究讨论。随着“共同农业政策”的出台,农业补贴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s】。美国以立法的形式、通过农业补贴等政策工具,正式干预农业生产,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之后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保护法律诸如((2002年农业保障和农村投资法》、{2003年农业援助法案》等,不仅加大了农业补贴力度,更对更多的意外因素对农业发展所造成的损失进行了更为完善的保障。1999年,欧盟委员会对于农产品贸易的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并将农业补贴政策的改革提上议程,经过漫长的谈判之后农业补贴改革政策终于出台【7】,过去实施的大部分农业补贴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随着国民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对农业补贴的研究再次兴起【8l,获得广泛认可并且相关研究持续进行深化。

  1.2.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于农业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领域主要是针对于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在十几年以前我国农补政策主要是针对于粮食的流通环节,主要是通过收购余粮、储粮保障等途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以内这样的农补政策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业补贴政策规模的扩大与施行环境的变化,这项政策使得许多组织或个人成为了国家财政的负担n引,甚至农业补贴政策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都受到了一定的质疑。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在2004年初全面下发,农业补贴政策尤其是流通体制方面进行全面调整与改革,加大对于生产环节的补贴,直接将补贴落实到个人。我国在农业管理实践在近几年逐步加快,主要是通过立法来对农业林业的领域进行保护,但是对于农业补贴政策方面的法律制定还不够完善,难以对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有效保障与及时反馈。对于此,我国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迄今已取得相当丰富成果,大致包含以下方面:

  2农业补贴的理论概述

  2.1农业补贴的含义及分类

  2.1.1农业补贴的含义农业补贴属于财政补贴政策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现实农业生产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财政补贴早在五十年代初期就已经出现,但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并未有严格的概念界定。b妇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诸如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税收减免、物价补贴等一些常见的财政支出项目也被视作农业补贴政策,这些项目的总和就看作财政补贴总额。同样,农业财政补贴作为整个财政补贴中的一部分,一些针对于农业的财政支出项目例如生产资料的差价支出、农村税收减免等则被视作农业补贴,这样的一种界定方式并不能全名的反映出农业补贴政策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因此对农业补贴理论及政策进行严格的界定和规范,是真实、科学的研究财政补贴以及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情况的前提。口21从理论上来看,农业补贴是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对组织或个人无偿转移的一种收入,实质是将一部分纳税人的资金直接补贴给农业生产主体,属于国民收入与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但是并非全部的转移性支付都能构成财政补贴,因为还有一部分承担的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保障职能。

  2.1.2农业补贴分类按照WT0的相关农业协定,不管农业发展程度如何,世界上任何国家均可免除绿箱政策的削减义务,而对于实施黄箱政策的国家应该适当约束其政策施行并予以削减。2011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便根据WT0框架协定的要求逐步开始对种植特定农作物的农业生产主体给与良种补贴。农业补贴就是指国家对于那些选用了优质的农作物种植的农户而给与的资金补贴,在假设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成本的降低会稳定甚至是增加农业生产主体的农业收入∞5|。

  2.2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依据

  2.2.1农户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最早提出于20世纪二十年代,国外已有学者从现代管理理念出发,提出了针对于不同方面的激励理论,但其基本点只有对人们需求的满足,即满足了人们所需要的,就能激起人们的动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奥德弗的<(ERC理论》等。而农户激励理论则是对影响农户生产积极性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了农业生产主体缺乏激励因素往往会造成粮食增收困难、农业可持续发展阻力较大等问题。储成兵(2015)提出,只有政府制定并施行有效的激励政策,才能促进农户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注重生产效益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户对于农业生产的期望在于提高农产品产出以及收获更多利益,非农产业或者是收益较高的农产品生产能对农户产生较大的激励效果,激励效果体现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流和农户固守耕地两方面。所以针对农户需求制定农业补贴政策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的做法能对农户行为进行适当的调控与影响,避免出现大量劳动力外流,农产品减产情况的发生m。。

  2.2.2工业反哺农业理论

  工业反哺农业是中国特色的政策性概念,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以实际国情为依据而进行政策选择的结果。农业生产在人类社会工业发展的初期为工业经济提供了较大的支撑作用,农业支持哺育了工业的发展。刘朔(2012)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不断的发展壮大,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能创造的价值也在相对降低,为了维护农业的基础地位,就需要通过发展起来的工业反哺农业,维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的农产品安全与多功能性眵引。从国际经验来看,当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重心适当的迁移到农业是世界多数国家的普遍做法。

  3我国农业补贴历史沿革与现状

  3.1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历史演变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是以国营拖拉机站的机耕定额亏损补贴出现,这标志着我国开始着重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与农业技术的提升H引,但是最早的这一种机耕定额亏损补贴规模较小且方式较为僵硬,难以从根本上对农民提供帮扶。农业补贴的第二次变化是在1979到1980这段时间内,由此扩展到针对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补贴以及生产用电、贷款贴息等方面的补贴,补贴方式逐渐变得多样,补贴的额度也不断增大,这段时间内我国财政对农用塑料薄膜的补贴就高达16亿元,补贴所覆盖的范围也从农业生产本身扩展到了农产品流通的环节。

  3.2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现状

  3.2.1农业补贴政策现状

  3.2.1.1政策体系趋于完善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体系随着对于农业产业化认识的加深正在不断完善。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补贴主要是分为两大类:综合性收入补贴与生产性专项补贴政策,前者主要按照农户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多寡来确定统一的补贴标准,而生产性专项补贴则是根据不同生产资料的价值与具体情况进行划分。Ⅲ1如下图所示,随着近年来我国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并增加农民收入,实行粮食补贴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一方面实行免交农业税,一方面从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构置补贴等方面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达到惠农强农的目的,所以在近几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不断上升,从2009年开始逐年有规律的上涨,到了201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已经达到了112722千公顷,这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良好施行是分不开的。

  3.2.1.2补贴金额不断增大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大。从总体上来看,中央财政,地方农业补贴额度主要分为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m3对于农户本身来说,所获得的生产性补贴主要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中央对于粮食补贴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从2004年的1500亿元到2010年的8183亿元,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在数年内增长了几番。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补贴1274.6亿元,2010年安排补贴资金超过1335亿元,2011年安排农业四补贴达1406亿元,具体为粮食直接补贴151亿元、良种补贴220亿元、农资综合补贴860亿元,说明中央始终对农业十分重视,采取了更为多样且大范围的资金帮扶,财政补贴力度不断加大,提高农民的切身利益,这系列政策的实旋为提升粮食产量、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2.2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对于支持国家农业发展、保障国家农业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新的政策实施背景下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补贴重点分散,手段缺少实效性,效果不够明显等三个方面。

  4研究展望

  通过我国现行农补政策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农业补贴政策发展的过程就是对新环境不断适应、不断调整的过程。但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诸多影响因素的存在,农业补贴政策已经从单一、片面的政策转变为多角度、多层次的政策体系,补贴对象与范围不断扩大。这就使得某些未预见的实际情况对政策施行产生阻碍。如何应对这样的一种新的变化来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适度的调整与改革,是保护我国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经济进步的关键。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农业补贴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根据其农业协定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较大的调整m1,在世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的背景下,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补贴政策、如何评估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已然成为了今后研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应该对比农户所在地域以及耕地规模上存在的差异,本文只是对遂溪县城月镇当地的农户进行了分析,缺乏与其他地区的农户相比较,对于不同地域下的农户进行比较对于提升农业补贴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补贴额度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利用数学方法对粮食播种面积、农户本身综合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形成更为科学有效的农业补贴分配方法,探索农业补贴政策对于农业生产主体的差异化体现,将成为下一阶段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谭智心,周振。农业补贴制度的历史轨迹与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联度[J].改革,2014,01:94-102.

  [2]李赞红,阎建忠,花晓波,辛良杰,李秀彬.不同类型农户搭荒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12个典型村为例[J].地理研究,2014.04:721-734.

  [3]王欧,杨进。农业补贴对中国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4,05:20-28.

  [4]马爱藏,张安录.农业补贴政策效果评价与优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33-37.

  [5]杨林,邓丽镇.农业补贴理论的最新发展: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2,22:17-22+65.

  [6]程国强,朱满德.中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农业补贴制度与政策选择[J].管理世界,2012,01:9-20.

上一篇:解决黑土地生态补偿问题的几点举措 下一篇: 福建省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的构建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