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及驱动力分析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4-24 09:14

  摘要[目的]针对复合型休闲农业要素配置的空间布局展开,并探讨复合型休闲农业产生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以期为复合型休闲农业的未来发展和规划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复合型休闲农业空间布局为总目标,根据专家问卷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3个系统、8个要素、34个指标的复合型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各系统、各要素和各指标的权重,分析各配置要素的重要性。[结果]在系统层中,空间结构的权重值达到0.5396,远高于基本功能系统和附加功能系统的权重。在要素层中,各要素的权重排序为:斑块>休闲体验>廊道>基质>教育认知>农业生产>生态安全>观光旅游,前5项指标的权重之和达到78.38%。从指标层来看,景观聚集度、多样性指数、斑块总面积、结构连通性、农产品种类、农事体验丰富度的权重超过0.05。居民休闲体验需求、空间布局合理性和社会认知需求是复合型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结论]根据对复合型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各指标的综合评价,整体空间的斑块结构是园区规划和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今后对复合型休闲农业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园区的整体空间布局和景观协调度方面,研究如何促使园区更好地利用农业景观资源打造和谐的农业景观和布局。

  关键词:复合型休闲农业;空间布局;驱动力分析;AHP模型;农业景观资源

复合型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及驱动力分析

  0引言

  复合型休闲农业是在进行农业生产以及产业经营的基础上,通过集合工业、旅游、娱乐、休闲、博览等现代产业模式,并充分挖掘农业旅游资源,展现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从而形成的集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业综合体。通过发展复合型休闲农业,可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可以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可以宣传和发展农村特色文化,还可以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环保意识。目前,复合型休闲农业还属于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国内学者对其各组成元素空间布局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涉及,研究对象还主要是区域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模式[1-3]及其驱动力。例如,朱华武等[4]研究了湖南省范围内的休闲农业空间布局。丁金胜[5]研究了青岛地区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模式。杨晓娜[6]基于375个休闲农业点的数据,通过地理编码建立数据库,运用比较、缓冲、可视化工具研究了郑州市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李有绪[7]运用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了福州市城郊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探讨驱动机理并提出优化方案。唐苏华[8]以克拉玛依市农业综合开发区为例运用动力模型研究了休闲农业发展的动力体系。周义龙和钟晓东[9]分析了海南省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并据此提出区域发展策略。盛茜[10]研究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郊休闲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因此,文章将针对复合型休闲农业研究的缺失展开,重点研究复合型休闲农业要素配置的空间布局,并探讨复合型休闲农业产生和发展的驱动力,以期为复合型休闲农业的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更新了一篇农业相关的论文,如农业水资源文章如何投sci,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1复合型休闲农业空间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复合型休闲农业空间布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要保证各指标选取的科学性,评价体系中系统层和指标层的项目选取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使选取的指标要达到能够代表复合型休闲农业空间布局整体特点的层次。

  1.2系统性原则

  构建复合型休闲农业空间布局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全方位思考、综合布局,要保证采用的评价体系能够反映整个布局的特点,指标间要保持目标一致性,使复合型休闲农业的整体空间布局可以得到充分囊括,同时,要避免指标间的重复。

  2复合型休闲农业空间布局评价体系AHP模型构建

  2.1筛选具体指标

  根据指标选取原则和构建AHP模型的基本流程,以复合型休闲农业空间布局评价体系为目标层,设置空间结构、基本功能和附加功能3个系统层,在系统层之下共设计斑块、廊道、基质、农业生产、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生态安全和教育认知8个要素层。根据各要素的特点选取相关指标。例如,在斑块要素下设置斑块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在廊道要素下设置廊道类型和形态等指标;在基质要素下设置空间水域面积和地表形态等指标;在农业生产要素下设置农产品种类和年产量等指标;在旅游观光要素下设置园区景观协调度和民族风情等指标;在休闲体验要素下设置农事体验丰富度和节庆活动等指标;在生态安全要素下设置园区绿化率和园区环境质量等指标;在教育认知要素下设置年科研成果产出量及转化率等指标。

  2.2构造判断矩阵

  在AHP模型中,将各指标因素按层次进行划分,将各层指标因素根据其重要程度两两比较判断评分。设总目标层为A,与下层B1,B2,…,Bn有联系,构造如下判断矩阵M=P(A-B),其中:P=B11B12…B1jB21B22…B2jBi1Bi2…B???????????ij?(1)式(1)中,Bij>0,Bji=1/Bij,Bi表示比Bj的重要程度,比值越大说明越重要。判断矩阵中要素和指标的重要性数值的评定以相关专家的意见和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为参考获得[11]。通常Bij的取值为1~9其倒数。

  3体系框架及权重分配

  3.1指标的选取

  根据专家对要素和指标的评判并参考王馨[12]的研究成果确定复合型休闲农业空间布局评价指标体系(表1),该体系包括4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系统层、要素层和指标层,系统层包含3个系统,要素层包含8个具体要素,指标层包含34个具体的指标。

  3.2确定指标权重

  该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各因素的评判结果,根据AHP模型的计算原理和步骤得出表2,即矩阵及相应权重。当n=3时,CR=CIRI=0.0045830.58=0.0079<0.10,因此,该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标准。按照同样的步骤和方法计算要素层和指标层各指标的权重并检验其一致性,具体结果见表3。

  4结论

  根据对复合型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各指标的综合评价,整体空间的斑块结构是园区规划和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各农业单元斑块的布局和斑块间廊道的连通性以及“斑—廊—基”三者间的协调搭配程度、农事体验丰富度和农产品类型多样性等均对复合型休闲农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该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对于农业知识的宣传也不容忽视。该研究认为今后对复合型休闲农业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园区的整体空间布局和景观协调度方面,研究如何促使园区更好地利用农业景观资源打造和谐的农业景观和布局。

  参考文献

  [1]陈爱梅,邵小慧.海南省城郊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析.农业经济,2015,(8):28~29

  [2]林国华,曾玉荣,刘荣章,等.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经验探讨.台湾农业探索,2007,(4):16~21

  [3]张润清,赵邦宏,曹盼.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分析.经济论坛,2011,(8):141~143

  [4]朱华武,张好记,傅志强,等.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探讨.经济地理,2013,33(6):132~134

  [5]丁金胜.青岛地区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及发展模式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8):103~109

  [6]杨晓娜.郑州市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实证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2):215~222

上一篇:电商消费金融的发展之道 下一篇:关于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