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报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4-17 10:36

  摘要: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迅速发展,但地区和城乡差距大,农村尤其是西部贫困农村入园难的问题仍未解决。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西部学前教育发展,出台了多项重要政策。随着“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和落实,一些西部省份也探索出台了适合省情的地方政策。同时,许多社会组织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方面也做出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以上都有效促进了学前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本报告综述了西部学前教育的现状和问题,通过梳理近年来中央和西部部分省份的政策和措施,以及一些社会组织的项目方案,提出政策建议。报告包括五部分内容:一是西部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二是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成就以及问题与挑战;三是中央及地方学前教育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四是国际经验和我国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若干项目方案;五是对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西部地区;学前教育;政策;社会组织

中国西部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报

  引言

  2019年8月,首届“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在甘肃天水举行。在论坛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首发了《西部学前教育发展报告》。在论坛发布的报告基础上,基金会“一村一园:山村幼儿园计划”项目组结合基金会在儿童早期发展领域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研究积累,访谈了多地试点的教育部门,同时查阅大量政策文件和文献数据完善形成这篇报告。希望报告能向读者客观呈现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困难和政策机遇,借鉴国内外相关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对破解西部学前教育难题、实现教育起点公平有所启示。报告包括五部分内容:一是西部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二是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成就以及问题与挑战;三是中央及地方学前教育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四是国际经验和我国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若干项目方案;五是对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更新了一篇学前教育相关的论文,如学前教育期刊怎么样,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一、中国西部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迅速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10年的56.6%提高到2018年的81.7%,成绩喜人。但地区和城乡差距大,农村尤其是西部贫困农村入园难的问题仍未解决。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12月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显示:对全国31925个乡镇和596450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社会服务进行了调查,其中有幼儿园、托儿所的村占32.3%,为192653个,没有幼儿园和托儿所的村为400765个。也就是说,我国59万个行政村中仍然有40万个是没有幼儿园的。我国生活在贫困地区的0到6岁的儿童约有2000万。2009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下文简称“基金会”)开始尝试山村幼儿园试点的时候,全国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只有50.9%。基金会当时的基线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儿童在语言、认知、记忆等方面大概的测试得分相当于城市儿童的20%到60%。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对贫困地区儿童提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对奠定儿童终身学习基础、促进社会起点公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西部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西部学前教育发展成就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西部学前教育发展,出台了多项重要政策,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西部学前教育发展。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明确政府职责”“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目标。同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针对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并且要求以“县为单位”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此后,各地连续编制并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以扩充资源为核心、加强师资为重点、健全管理为支撑,通过举办托儿所、幼儿园等方式,构建农村学前教育体系,逐步提高农村地区的入园率,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近年来,国家持续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设立中央财政学前教育发展基金,并重点向中西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倾斜,因地制宜加强园舍建设、师资培训和玩教具配备,加快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二)西部学前教育发展问题与挑战

  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加之文化传统和历史原因等,学前教育起步晚、发展慢。我国已经推行了3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但不少西部省份如内蒙古、新疆、西藏、云南、青海等仅实施了两期。与东部、中部比,西部地区幼儿园在办园规模、办园条件、办园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和诸多问题。通过对西部各省各地区制定的“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分析,目前西部学前教育普遍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

  三、发展西部学前教育中央和地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公办幼儿园改革后,众多企事业单位不再承担办园责任,导致公办园大规模缩减;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园数量大幅增长(李辉&杨伟鹏&陈君丽&黄润珂,2016)。同时,随着经济增长带来的城镇化发展,大众对学前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需求。与此同时,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学前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价值,作为人生起步阶段的教育,越发受到各方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底子薄、欠账多,储备不足与需求剧增的冲突,使得“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尤为凸显。

  参考文献

  陈蓉晖,安相丞.(2018).农村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水平的测评与分析.中国教育学刊,(11),25?31.

  顾仲阳.(2019).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97.5%降至2018年的1.7%.人民日报,06-13,(07).

  郭燕芬,柏维春.(2017).中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效率的DEA分析——基于175所幼儿园的实证调查.教育与经济,(06),47?52+94

上一篇: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内涵辨析与发展路径创新 下一篇:生物炭对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