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4-16 09:57

  摘要《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发对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要以能力为重,而在各项能力中,教学实践能力居于核心地位,其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未来培养的小学生的质量。目前,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承担着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重担。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如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应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这些都是本研究力求探究的问题。为此,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师;小学教育;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研究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的小学教师队伍,2011年12月13日,教育部颁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专业标准》对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要以能力为重,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并且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在小学各项活动中,教学活动一直处于中心地位,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也成为其专业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到未来培养的小学生的质量。因此,教学实践能力对于小学教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本研究通过建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具有的教学实践能力结构,并分析其特殊性,有助于为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发展教学实践能力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对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有关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理论的研究,为强化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也有助于为同类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提供借鉴。

  2.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一方面有助于提高高师院校对目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现状的认识,使高师院校深刻认识到目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学实践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及其紧迫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高师院校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针对性,促使高师院校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本身加强对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视和训练,从而提高其教学实践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实践能力相关文献综述

  (一)关于教学实践能力概念的研究对于教学实践能力的概念的表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现在研究较多的是师范生应该具有的教学实践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界定。辽宁师范大学刘晓倩在其硕士论文中将教学实践能力界定为:“即完成教学实践的能力,是从教学能力当中分离出来的,在教与学的协调活动中影响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事先设计的实际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①曲阜师范大学冯晓丽在其硕士论文中认为:“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学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基于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以基础能力为基础,以操作能力为手段,以发展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一种教学能力。它是教师关于教学活动的直觉认识,是其教学行为与当时当地的课堂教学情境相契合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和理念的综合体现,更多的表现为教师的一种未加思索的即时性行动品质和瞬时的直觉机智。”②沈阳师范大学刘晓茜在其硕士论文中认为:“教学实践能力是学生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确定教育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③综上所述,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实践能力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和论述,尽管表述并不完全相同,但是都有其合理的地方,这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二)关于教学实践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在有关教学实践能力的构成研究中,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构成问题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不同的研究者对师范生在教学实践能力的构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二、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内涵及其特殊性

  (一)教学实践能力的内涵1.实践实践是一个哲学概念,但是在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流派对它的解释各不相同。在这些解释里面最著名的而且是应用范围最广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和认识密切联系在一起。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源泉,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另外,马克思将实践与人这两个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2.实践能力实践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实践的能力。我国学者傅维利教授结合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三个维度加以综合思考,将实践能力定义为:“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①它是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所显现的综合性能力,是个体生活、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它不是由书本传授而得到的,而是由生活经验和实践活动磨练习得的。

  (二)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特殊性教学实践能力是师范院校学生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但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由于未来要成为小学教师,而小学教师面对的是6-12岁左右的儿童,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教师要具有不同于中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特质,在教学实践能力方面也提出了比其他专业更高的要求。

  三、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案设计

  1.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构建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提供依据。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访谈法、课堂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淄博师专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调查,同时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及小学指导教师进行了访谈,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教学课堂进行了实地观察,了解一些在问卷调查中很难呈现的有关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深层次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1.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础能力的调查分析(1)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调查分析本研究主要从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体态语言表达能力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在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主要从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流畅性和感染力四个方面加以考察。首先,在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方面,通过查阅学校的相关数据发现,98%的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符合国家标准水平,但是在问及“实习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上你是否有使用方言的情况”时,仍有44.9%的同学选择“部分使用”或者“个别词句”,而选择“从未出现”的只占55.1%,这表明虽然大多数学生顺利通过了普通话水平测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会有方言夹杂出现的现象。其次,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方面,60%的同学选择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用词表述准确,7.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用词表述非常准确,但是也有32.9%的学生选择了“不太准确”,这表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合适的词来表达相应的教学内容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再次,在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方面,只有8.9%的同学表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比较流畅,没有出现卡壳的现象,81.2%的同学选择“偶尔出现”,9.9%的同学选择“经常出现”。由于初次登台紧张或对教学内容不熟练使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大打折扣。最后,在语言表达的感染力方面,24.7%的同学认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自己的讲解生动形象,能够自始至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仍有75.3%的同学选择自己的讲解平铺直叙,没有感染力,只是偶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己语言表达的感染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操作能力的调查分析以课前、课中、课后为主线,将教学操作能力划分为处理教材的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1(12).

  [2]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

  [3]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4]康锦堂.教学能力结构及测评[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18.

  丁锐

上一篇:高师院校小学教育全科专业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 下一篇: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