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农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测度及提升路径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12-28 10:19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年的非均衡面板数据,运用与相结合的三阶段模型,对中国家生物农业上市公司剔除环境因素、随机误差影响前后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扩张、政府补贴金额的增加和过于集中的股权结构,显著加剧了投入冗余程度,制约了生物农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改进,而在保持适度股权集中度的情况下,建立合理的股权制衡机制,则有利于技术效率的改进;剔除环境因素、随机误差的影响后,绝大多数样本公司的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表现更差,且普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这说明,规模扩张仍然是中国生物农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提升的重要瓶颈。

  关键词:生物农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三阶段模型

中国生物农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测度及提升路径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但粮食供给与需求处于总量紧平衡、品种结构性矛盾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年,中国玉米、稻米和小麦三大主粮净进口总量高达万吨,接近产粮大省黑龙江一年的粮食总产量。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把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作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由此可见粮食安全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十分严峻气与此同时,化肥、农药和农膜等生产资料的超量和不合理使用,对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壤产生了严重影响,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孕育兴起,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并迅速产业化,生物农业逐渐成为农业竞争的焦点和农业发展的制高点。作为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深度运用,生物农业强调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农业品种和提升农产品性能,通过促进自然过程和生物循环来保持土地生产力,在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状况下,实现农业高效持续发展(万建民,;赵阳华、尹晶,;薛爱红等,。因此,大力发展生物农业,对突破耕地资源约束、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农业生产效率进行过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普遍认为,实现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关键是要提高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增长的贡献份额。研究发现,印度农作物生产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大约可以解释该部门的产出增长,并指出新品种和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投入农业的研发资金会引致货物与服务进口的增加’进而扩大世界出口市场。认为,在要素投入一定的条件下,农业产出的增长源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认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已成为影响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年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变动情况,认为中国农业生产效率水平较低且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使用年中国个县份的农业投入产出数据考察了中国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并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低效率的原因,认为农业科研投入对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深远且显著的影响。匡远凤运用方法,将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变化分解为农业技术效率变化、农业技术进步、物质性要素投入变化和人力资本积累’发现农业技术效率偏低制约了大部分省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研究方法

  为剖析中国生物农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情况,本文釆取柯提出的£八与八模型相结合的三阶段模型。它能够克服传统的一阶段模型和二阶段模型(与模型相结合)的缺点,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及包含于冗余变量中的随机误差对决策单元效率水平的影响,使各投入变量和产出变量更加具有一致性,进而更为真实可靠地反映决策单元在评价期间的效率状况。提出的效率测度模型具体包括三个阶段:基于原始投入与产出变量进行传统分析。即将原始的投入与产出变量代入传统的模型中,测度各决策单元的效率。在分析过程中’本文采用提出的投入导向的模型,基于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考察决策单元的效率情况,所测算出的综合技术效率可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乘积。假设评价《个决策单元,数据包括历个投入变量和没个产出变量,表示第免个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表示第免个决策单元的第个产出变量,表示第个决策单元的第个投入变量’々和《分别表示第个产出变量与第个投入变量的权重系数,表示第女个决策单元的规模报酬指标。

  二样本来源自年月曰起,中国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尤其是增加了与农业上市公司相关的新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号生物资产》。同时,从年起,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从降到。因此,本文没有选取年以前上市的生物农业企业作为样本,而是以年作为时间跨度,并以《中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国家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作为分类标准,结合国盛证券网上交易系统中的生物农业概念板块,通过副除、、公司以及关键数据缺失和异常的公司,选取了家生物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各样本公司情况如表穌气。

  参考文献

  1.Rosegrant,M.W.andEvenson,R.E.:AgriculturalProductivityandSourcesofGrowthinSouthAsia,AmericanJourmalofAgriculneralEconomics,74(8):757-761,1992.

  2.Yao,Shujie;Liu,ZinanandZhang,Zongyi:SpatialDifferencesofGrainProductionEfficiencyinChina:1987-1992,EconomicsofPlamning,34(1):139-157,2001.

  3.Pinstrup-Andersen,P;Lundberg,M.andGarettL.:ForeignAsistancetoAgriculturexAWin-winProposition,FoodPolicyRepor,98(4):959-607,1995.

  作者季凯文孔凡斌

上一篇:中国农业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下一篇:农业电子商务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