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9-16 09:19

  摘要:各个阶段,语文学习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基础工作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力,促进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主要地位,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经过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提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的应用,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能力。本文重点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总结相关提升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育观念落后,教学目的片面。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仍然是传统教学占主流,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难以开展,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阅读教学局限于知识的归纳与传授,忽视学生思维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阅读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第二,教学步骤过于单一化。现在初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教学过于呆板单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主要是以课文讲解为主,将课文进行分段讲解,将每一段知识点以及要求背诵的部分作为课堂重点,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枯燥和乏味,抹杀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影响了学生的思考能力。第三,教学模式呆板。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上课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讲述内容,然后要求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所教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效率低下。

  2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2.1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

  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每个字读清楚、读准确、读响亮,还要根据课文内容、思想感情,把握好重音、停顿,并采用恰当的语速、语调。“根据朗读表达的语意重心、朗读意图和思想感情的变化,由语词组合所构成的一句话的语节单位,一般应处理为:一般性的语词和音节作快速和自然音域朗读;次重音节的语词和音节作中速和自然强音或高强音处理;重音节的语词和语节,是语意、朗读意图和思想感情的体现,要作缓慢、高音域或者低音域处理。”洪宗礼、程良方老师在《谈“默读”》中指出:“我们要通过严格的训练使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逐步达到‘懂、快、化’三个字。所谓‘懂’,就是要理解。借助注释等,看得出一篇文章的大意,理得出一篇文章的脉络。……所谓‘快’,是指速度。就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按一定的要求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字,力求有较高的阅读速度。……所谓‘化’,就是运用。通过默读,悉心领会,把知识化为己有,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些内容值得我们借鉴,教师们也应根据学情、材料特点,对本班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千万不能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成什么样就什么样。

  2.2组织学生讲文章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会调动学生积极阅读文章。因此,教师必须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在阅读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本,从而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和故事,编成小故事,便可举手表述,以讲解故事的方式,概括出课文的中心思想,不仅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考力,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发挥出主动性,开始阅读文章,在仔细阅读之后,认真思考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和人物性格特点,自觉概括出故事,进而踊跃举手发言。对于在表述中能够详细说出完整的故事的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力,促使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将故事。此外,也可以组织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便可创造轻松、活跃的氛围,势必会消除学生不良的学习情绪,逐渐在表演中深入理解文中内容,在理解的前提下,快速掌握课文中运用的叙述方式和修辞手法以及渗透的感情,学生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有所提高,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3结束语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缺乏创新,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阅读学习兴趣不高。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应该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语文阅读水平;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102+115.

  [2]岳惺菡.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指导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12:111-115+128.

  [3]方彩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追问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作者周侗1宋佳君2

  推荐阅读: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应用探究​​​​​​​

上一篇:电子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浅析 下一篇:关于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