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9-14 09:18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提出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构建策略.要构建完整的高 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完善信息化网络就业服务平台;高度重视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现状;策略

  大学生在毕业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就业问 题是大学生最主要的问题,比如怎么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 工作,怎么样准备考公务员,怎么样处理好考研和找工作的 关系,他们所作的每个选择直接决定了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 方向,因此如何让大学生处理好就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缓 解社会就业压力,是所有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就业指导工 作从理论角度上讲,是学生在学校和职场二者之间的连接纽 带,在大学生从学生身份到职场员工的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该项工作不仅仅是从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年开始, 而是从学生进校开始,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作。经 过查阅文献,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相比国外的就业指导工 作,具有开展时间短、系统性不强的问题,需要后期加强提 高。同时就业指导工作从实际应用角度讲,大学生的就业工 作情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好比一个企业,前期经 过市场调研、后期经过各道工序把关,生产出来的产品,在 市场销售中,客户对产品的反映情况,对产品质量评价的好 坏。因此深入了解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具有一 定的实践意义。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一、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1、 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以学校的就业指导 工作部门为核心,由就业指导工作部门按照上级教育厅的文 件精神和要求,推动相关工作开展。但是,根据教育部的相 关文件,每500名高校毕业生应该配备1名专业的就业指 导人员,大部分学校都无法满足该文件要求。导致了许多高 校中就业指导人员人手短缺,只能从辅导员当中指定1名兼 职的就业专干,负责二级学院的就业工作。这部分兼职辅导 员和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学工副书记组成了就业指导 教师的主力军。由于大部分辅导员主要精力在学校内处理学 生的各种事务,缺乏对社会就业情况的了解,同时也缺乏就 业指导工作的相关技能,无法对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专业 化、系统化的辅导,造成了推动就业工作的困难,因此加强 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建设,是大部分高校需要解决的 问题。

  2、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大部分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是以职业规划和就 业指导两门课程为核心而构建的。许多学校只是把职业规划 课认为同军训类似的通识类实践课程,多数也是以半上课、 半班会的形式开展,使得职业规划课中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 的传授给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也通常作为选修课在学生第6 学期或者第7学期开展,导致很多学生对此类课程的重视程 度不够。同时,很多学生在高年级期间,专业课程繁重,还 要准备考研究生或者实习事宜等,使学生在晚上上课期间, 无法集中精力,不能掌握毕业流程、就业政策、用工需求等 重要信息。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仅仅是要依靠就业指导中 心、就业专干等与就业相关的老师,更需要许多专业课的老 师,在传授专业课的同时,普及一些跟专业相关的职业化发 展经验,给予学生长期、系统性的指导。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仲系构建策略

  1、 构建完整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高校要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开设职业发展与就 业指导课程,并把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成为就业指导课 程体系的基础,为就业服务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增强提高提 供保障。第一,对于职业规划类的课程给以重视。大学生职 业规划类的课程包括了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职业 规划类课程通过必修的方式开设。课程的开设要充分考虑年 级不同、专业不同的学生实际情况。內基于阶段不同,按照 一定顺序对就业指导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开设,从而 使大学生能够对职业规划理念有清楚的认识。对学生了解目 标职业对于从业者基本要求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真正认清 自己和未来目标的差距,使大学生能够合理调整职业目标, 为顺利实现职业目标提供保障。第二,课程设置方面,重视 校外师资力量,邀请有经验的专家、企业家进行培训,使职 业规划教育内涵不断丰富。

  2、 完善信息化网络就业服务平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进入各个领域, 现阶段已经进入全民网络时期。高校就业工作开展需要依托 于网络,对于网络平台建设给以重视,对网络化与信息化的 就业服务平台进行构建,实现“一站式”服务,从而更好的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构建高校就业信息平台是促进创新 高校就业管理机制的有效途径。第一,构建高效整合的就业 服务信息平台。就业信息平台的建设不但需要满足电脑端操 作,同时使移动手机APP客户端操作得以实现,人们能够 方便的通过电脑、手机等进行访问。招聘服务、创业服务指 导、就业手续办理、职业规划制定、统计就业信息、调研功能、 问卷跳槽、教育测评、跟踪毕业生等应该是就业服务平台具 有的功能。构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平台,应该基于为学 生服务的理念,学校对单一服务账号进行登录管理。利用就 业服务平台实现高校、大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紧密联系,就 业服务平台对三方的需求与互动关系给以充分考虑,使供求 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利用就业服务平台针对企 业需求、学生求职实际等进行调整,从而使其功能得到充分 发挥。第二,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整合给以重视。现阶段人 类社会已经步入了移动互联时代,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应该重 视移动手机APP客户端的建设。大学生利用APP客户端观 看在线就业课程、进行职业测评、对就业政策进行查看、查 找招聘信息等。利用APP客户端,将信息及时推送到学生 手机上,从而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各种信息。

  【参考文献】

  [1] 彭世勇.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 议U],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 林新竹.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 与培聚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9).

  [3] 雷春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与培养[J].文教资 料,2018(26)201-202.

  [4] 梁瑞娜.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生英语教学 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2018(16).

  [5] 程宗明.田纳西大学教授总结国内外会术会议的 10 点不同[EB/OL],[2016-07-07],[2019-5-13],

  作者穆可

  推荐阅读:中国就业杂志征稿

上一篇:分析如何加强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下一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