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8-29 09:44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农业发展在生产模式上存在质的飞跃,逐渐体现出智能化状态。在互联网的帮助下, 可实现农业生产模式跨越时空的限制,达到根本性改革效果。相较于传统以经验为主的农业发展模式,现阶段农业 的经济发展体现出明显信息化状态,依赖于信息流通所产生的经济往来比例明显提升。在信息化支撑下,农业生产 者与经营者能够更快的掌握市场状况与市场变动,在经济发展规划与策略决议上更具针对性与准确性。本文分析了 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特征,研究了在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互联网时代;发展策略
近年来,通过网络实现农产品交易、企业线上线下交易、 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农产品期货交易等多种销售模式让农 产品的电子商务体系逐渐完善[1]。现如今,农产品的系统化 发展与一体化发展让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无缝衔 接,产品的流通性显著增强,在信息及时流通下实现产品的 精准定位,提升经济效益[2]。
一、农业经济发展特征
1.信息化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所提供的各类信息对农产品的品 类选择与生产规模制定起到了明显调节作用。现如今,农业 发展中对农产品的发展模式更趋向于追根溯源状态,从农产 品的种植阶段开始建立成长档案,将农业经济所涉及到的各 类产品在成熟度、水分补 给 量、空 气 质 量、土 壤 质 量、生 产 地 等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全方位监控与存储并展现给农业经 济活动中的各级供应商以及最终消费者,其目的在于保障农 产品的安全与健康程度[3]。在信息化模式下,我国农业经济 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信息的流通性,在缺乏信息有效流通状态 下,农产品的市场选择以及时间选择均可能处于劣势状态, 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2.智能化发展 我国不少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利用实时监控手段洞悉市 场走向,了解市场信息,通过建立信息平台让农业生产者与 经营者了解农产品价格走向以及市场需求情况,从而对农产 品的供给量更加精确地展开指导。在智能化状态下可自动 分析农产品所需要的生长环境、生产条件等,从气候条件、土 壤质量等方面,以技术手段展开仪器测量分析,为 农 作 物 提 供更具适应性的种植环境,从而实现产量与质量的最优 化[4]。在智能化发 展 模 式 下,农业生产的流通性有效加强, 利用各类技术手段、软硬件配备实现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 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是必然趋势。
二、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产业结构创新 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新技术与新理念的应用必然会对农 业产业结构有所推动,促使其加快创新与改革步伐,让 农 业 经济发展在科技含量方面浓度更高。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 状态下,其模式大多以小农经济为主,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地 理环境等负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生产者及经营者收入利 润下滑[6]。为了弥补传统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限制性与 不足之处,利用互联网时代一体化发展与产业化发展逐渐取 代了小农经济模式,生产技术的先进性运用还可明显推动经 济发展以及土地利用率。互联网运用各种新技术产品体现 出其独特性,在向大众展示农业经济产品时可帮助农户找到 更具适应性的发展途径与方法。在互联网的全面性下为农 业种植者与经营者提供农业发展信息,在足不出户状态下便 可知天下事,了解农产品市场状况与发展走向。再 者,互 联 网的包容性让农户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便可查询到有效信 息,评估产品市场以及价格走向,了解国家在农业发展方面 颁布的新政策,让农产品结构适时调整。
2.农业产品革新 互联网的创新性、综 合 性、开放性特征让农业经济产品 不断革新,使之更符合 市 场 需 求。在互联网思维下,农 业 经 济发展的技 术 创 新、生 产 模 式、发展理念等均得以推动[7]。 农产品的质量更高、种类更丰富,经济效益自然而然得以提升。农业产品的革新更多体现在产品质量以及实效性方面, 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大多可达到追根溯源状态。在 健 康 理 念逐渐受重视环境下,产品革新中质量保障将成为其发展的 强有力助推器。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技术的灵活 运用让农业经济发展得到了跨越式进步。农产品的革新是 农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标杆,在农业经 济 发 展 中,产 品 的 流 通 性与信息的流通性通过互联网得以明显加强,其发展模式逐 渐摒弃了传统资源型状态,并逐步转化为信息技术型。
三、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1.精准化方向发展 由于互联网时代下各类信息的有效分类、收集与整理为 农业经济的流通性带来了较大变革,因此在农业生产方面应 向着更精准化 的 方 向 进 展,包 含 病 虫 害、产 品 光 照、温 度 调 节、土壤肥力、土壤湿度等。在信息化手段下对各类数据展 开精准分析与分类整理,为农产品的种植提供数据支撑并加 以调节,尽可能达到质量最优状态。实现供应商与农作物生 长之间的无缝对接,让农产品市场上高质量农产品比例逐渐 升高。软件与硬件的协调配合是精准化农业发展的前提,在 硬件方面,需广泛投入农业生产传感器,在智能化设备下实 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并对肥料、水 分、温度等自动控制调 节,实现精准定位农业发展;在软件方面,则应强调数据库系 统的有效建立,优化整合各项数据,分析卫星遥感资料、气象 资料、病虫害资料等,掌握农作物各生长阶段的精确化情况, 建立农产品成长档案。采用跟踪检测方式对农产品从种植 到流入市场中的各个环节展开流动性记录,一 方 面,可 提 升 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另一 方 面,也可达到监督作 用,提升农产品质量。只有在精准化发展下,才 能 够 让 农 业 借助互联网信息时代实现现代农业模式。
2.开辟销售渠道 互联网的发展让电子商务渠道在销售环节承担着重要 作用。农产品的销售同样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为产品的流 通打造更广阔的空间,并提升自身经济价值。首 先,利 用 电 子商务平台可增加订单业务并拓宽销售市场,传统销售模式 中受到地域限制,其农产品的流通范围存在明显限制性。但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以及物流行业的突飞猛进,全 国范围内农产品在两地之间的流通短则当日可达,慢则3~4 天可达,其市场明显拓宽。农业生产者可与企业或超市签订 农产品订单,实现订单式供应。根据市场供求双方实际需 求,在农业生产种类及质量上有所针对性。利用电子商务平 台实现无缝对接,让生产与销售均避免盲目状态。其 次,可 借助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在这类已经发展成熟的平 台上展开销售,通过网络销售渠道实现一体化发展。这种借 力销售的模式,可明显降低销售成本,实现线下与线上资源 的有效整合。在经济条件与技术允许情况下还可尝试打造 自有互联网平台,与消费者展开互动沟通,打造品牌效应,提 升经济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机 遇与挑战。农业经济发展不得不依赖互联网,在信息的流通 性与产品的流通性下拉近农业生产与消费市场之间的距离, 拓宽销售渠道,在精准化生产下推动农业经济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剑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J]. 现代化农业,2019,(03):58~59.
[2]崔佳,赵秀荣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的多元化营销 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8,(04):132~134.
[3]王煦,刘鑫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的 驱动机理[J].商业经济研究,2018,(06):123~125.
作者孔维征
推荐阅读:农业经济与管理期刊格式要求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