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8-27 09:50
摘 要: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于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意 义出发, 分别从思想观念、 监管力度、 资金投入、 防治措施、 生产技术以及生态农业模式等方面, 对改善农村生 态环境, 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举措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农村, 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农业经济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 农业生产中也开 始逐渐落实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等观念, 以此来保护 我国农业的生态环境, 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 改善农村生态 环境, 探讨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举措就变得越来 越重要。
1 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1、1 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 我国农业的生产水平关系到我国的整体经济水 平,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我国不断对其投入人 力、 物力与财力, 已经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到了 有效建设, 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指标的逐年提高, 我 国农业的生产与发展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要 实现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同时也要保证农村的生态环境 不受损害, 实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走农业经济可持 续发展道路, 这就要求我国农业在生产过程中, 应加大对当地 生态环境建设的保护力度, 并将其落实在具体的农业 生产之中, 遵循生态农业的环保理念, 提高农民的生 态环保意识, 提升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水平, 实现农村 绿色生产的同时也保证当地农民的经济得以稳定增 长。
1、2 农业发展的必然保证 农业发展的必然保证是做好农业生态建设工作, 通过牺牲当地的生态环境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并不 具备长远发展的生命力, 当这种农业生产方式执行一 段时间以后, 就会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 破坏, 而一个地区若缺乏当地的资源支撑, 会造成当 地经济的停滞不前, 同时还需要负担沉重的环境建设 资金, 最终影响其区域内整体经济的均衡发展, 做好农业生态的建设工作, 可以避免农业生态失衡现象的 出现, 促进区域内各项经济的均衡发展, 转变农村传 统粗犷式的农业生产方式, 实现农村精细化耕作, 有 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经济可 持续发展, 最终为我国农业更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 障[1] 。
2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促进生态农业经济 发展的举措
2、1 转变农民思想观念, 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 农民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执行者, 他们在 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若想改善农村的 生态环境, 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应当积极 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 使其认 识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并愿意为此付诸实 践, 相关部门可以采用生态环保知识宣讲的方式, 帮 助农民认识到当地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意义, 使 其充分了解生态环境对其农业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 保证其在进行农业生产时, 可以将生态环保意识落实 其中, 贯彻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理念, 此外, 相关部门 还可以发挥先进农民的榜样作用对认真贯彻落实生态 农业发展理念的农民们予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并鼓励这部分农民在当地农业生产中积极帮助其他农 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从而带动全村农民一起发展当 地的生态农业。
2、2 加强生态环保监管力度, 严厉惩罚破坏环境行为 加强生态环保监管力度, 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当地 的生态环境, 它也是促进当地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 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当地的环境监管, 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减少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行为, 从而促进我 国生态农业经济长远发展, 因此, 相关部门在进行生态环保监管工作时, 必须要严厉惩罚当地破坏环境的 行为。
3 结论
综上所述, 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经济, 需要转变农 民思想观念, 增强其环保意识, 加强生态环保监管力 度,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针对当地实际环境问题, 提 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同时重视农业生产的新技术, 形 成能源型生态农业模式, 最终推动我国农业走上可持 续发展之路, 实现我生态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文红. 基于改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究 [J]. 现代国企研究, 2019 (06): 136-137.
[2] 王佃香. 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 J]. 农家 参谋,2018 (04): 39-40.
[3] 张成君. 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J]. 农业与技术, 2018 (12): 17-18.
作者陶明珠 王昕煜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