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丝绸围巾产品风险监测的质量分析及建议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7-23 10:11

  摘要: 为研究电子商务丝绸围巾产品的质量状况,对电商销售平台采样的丝绸围巾进行风险监测检验。通过分析检验结 果,按检验项目统计了不合格率,指出当前电商丝绸围巾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为色牢度、pH值和纤维含量。对风险 监测发现的3个不合格项目进行解析,从生产企业和电商平台两方面分析了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电商;丝绸围巾;风险监测;质量分析;改进建议

电商丝绸围巾产品风险监测的质量分析及建议

  丝巾的用途很多,既可以系在脖子.腰间凹造型.也可以点缀在包包上添加装饰.或者扎在头发上赚足回头率,各种丝巾成为时尚博主的心头爱。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络购物以其省时省力省钱、商品种类齐全的优点深受人们喜爱,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央视财经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半年报》显示,

  2016年12月一-2017年5月,网上零售额总额达到30229亿元,首次在连续6个月内突破3万亿元.成为中国电商零售同期的最高纪录。

  然而网络购物作为时下流行趋势,其产品的质量状况却不容乐观。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针对网络销售的女式内衣、休闲服装,羊绒针织品、羽绒服、背提包、床上用品、厨房机械、电水壶.豆浆机,电饭锅,移动式插座等11种电子商务产品组织开展了国家监督专项抽查,571批次产品中472批次产品合格,监督抽查的合格率为82.7%。这11种产品的质量状况参差不齐,其中背提包的不合格率达到68.3%.而电饭锅产品未发现不合格"。

  在某主流购物平台输入关键字“丝巾”进行搜索,立刻跳出上万条的记录。从质检总局公布的抽查结果中没有丝绸围巾产品的情况.那么电商销售平台上大量的丝绸围巾产品的质量状况究竟如何?近期,笔者所在实验室对B2C主流电子商务销售平台随机采样的156批次丝绸围巾产品,进行了产品质量风险监测检验。

  1风险监测项目及判定依据

  1.1 检验项目选择

  本次风险监测选取的检验项目包括: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异味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其中纤维含量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是产品的重要服用性能指标。它往往是消费者购买时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特别是有的消费者希望购买纯蚕丝产品,企业错误标注会误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种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欺诈。其余项目均为安全指标,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直接相关.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检测项目。

  1.2 判定依据

  根据产品在标签上的明示值按照国家标准GB/T 29862 —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对纤维含量进行判 定;丝巾多系在颈间,为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按强制性 国家标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 范》中的B类要求对其基本安全技术指标进行检验判定。

  2 风险监测检验结果

  经检测,156批次丝绸围巾产品中符合风险监测要求 的产品127批次, 各项目的检验结果统计见表1。

  3 质量分析

  由上表可知,在丝绸围巾的不合格项目中,色牢度高 居榜首(包括耐碱汗渍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水色 牢度和耐干摩擦色牢度),其次是pH值,最后是纤维含 量。其余甲醛含量、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均未发 现不合格。 在所有不合格项次中,色牢度项目占到90%,其中耐 碱汗渍色牢度占43%,耐酸汗渍色牢度占32%。各不合格 项目占比情况见图1。

  3.1 不合格项目解析

  3.1.1 色牢度 色牢度是指纺织产品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其颜色 经受外部因素作用后的坚牢程度,包括变色和沾色。变色 是指面料本身的色泽变化,沾色是指该面料的颜色沾染到 其他面料上。色牢度好与差,直接涉及人体的健康安全。 染色牢度差的产品,在汗渍、水、摩擦、洗涤等作用下, 染料容易脱落,一则影响美观,二则脱落的染料分子或其 中所含有的重金属离子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健 康。GB 18401—2010标准对耐干摩擦色牢度、耐酸汗渍 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有明确规定。直 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该4项色牢度不论变色、沾色,均要 求≥3级。

  3.1.2 pH值 pH值是反映丝绸围巾酸碱度的一个指标。正常情况 下人体皮肤表面是微酸性的,以保证常驻菌的平衡,防止 致病菌的侵入。当织物的酸碱度超出皮肤适宜的pH值范围 时,就会破坏皮肤的平衡,降低抵抗能力,对皮肤产生刺 激和腐蚀作用,可能引发皮肤炎症或诱发感染,对人体的 汗腺系统也会造成损害。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401— 2010的规定,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其pH值至少应符合B 类指标要求,即在4.0~8.5之间。

  3.2 不合格项目原因分析

  3.2.1 生产企业原因 色牢度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丝绸业者。由于蚕丝是 蛋白质纤维,耐酸不耐碱,丝绸传统印染工艺所用的染料 大部分是直接、酸性和中性染料,染料跟纤维的结合方式 主要是离子键,结合力弱,因此色牢度不好。而丝绸围巾 的设计往往以浓重艳丽的色彩为主,相对而言色牢度差的 几率也就增大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次风险监测所有 测试的色牢度不合格样品主要是沾色差,原样变色并不严 重。这说明被测样品在浮色转移过程中,与纤维稳定结合 的染料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因此原样色光和色泽深浅变化 并不明显。色牢度的沾色差,主要与布面上的浮色以及部 分有色纤维微粒的转移有关[2]。

  3.2.2 电商平台原因 从此次丝绸围巾产品质量风险监测结果可知, 目前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的该类产品存在较多的质量 问题。一方面这是网络购物的特性导致的。由于网 购时不能直接接触到产品实物,消费者只能通过电 商平台的产品描述来了解产品信息。但是网络产品 宣传信息的真实性较差[4],购买的产品与网上宣传的 差异很大,形成所谓的买家秀与卖家秀。另外,宣 传信息对产品性能的描述模糊,连一些大型电商平 台都存在质量信息展示表达混乱的问题,图片形式 精美、内容繁杂,但关键质量指标模糊、缺失,这 就有可能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产 品缺乏有效监管,容易导致消费者缺乏售后保障。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专门针对电子商务的法 律制度,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网络购物 一旦发现购买的商品不合心意或存在质量问题,消 费者维权处于被动局面,售后处理需通过一系列繁 琐的程序再经过漫长的等待才能完成,很多消费者 会因为嫌麻烦而选择放弃维权。电商平台入驻的商 家有些只是皮包公司,追责有很大难度,消费者维 权难以保障。

  参考文献:

  [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总局关于2016年 11种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情况的通 报[EB/OL].

  [2] 黄文辉,黄晓华,王建平.色牢度测试中常见的质量问 题及其成因分析[J].针织工业,2006(12):35-38.

  作者:文/李莉 陶艳侠

上一篇:“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 体系与发展维度 下一篇:我国电商发展模式变迁的动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