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完善初中教学管理策略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7-22 10:09

  摘要:在开展素质教育的新时期,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 境,讲究科学的授课方法策略,不断完善初中教学管理,树立与 时俱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争取能为祖国培养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初中教学;管理策略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为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满 足课堂教学的需求,满足教育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体制改革 下,教学管理理念和教学管理模式也要随之做出相应的改革。

浅谈如何完善初中教学管理策略

  一、初中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教学管理模式生硬 现阶段,很多学校过于强调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对教师的管 理,限制在特定的规范条例中,使得管理工作过于生硬,教学管 理工作的灵活性太差。很多学校都将学生的违纪情况与教师的奖 金联系,使得教师太过重视班级纪律,不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将学生的感受 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重要标准,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人文关 怀。教学管理工作过于生硬,使得教师将惩治手段作为管理学生 的重要手段,也就失去了初中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缺乏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 初中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是服务师生。然而,在实际 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管理者的官僚主义思想严重,经常摆领 导架子,并没有对教学管理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使得教学管理 工作与学校的政教管理相互依附,失去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本质意 义。同时,很多教学管理者缺乏“服务”意识,导致素质教育工 作不能有效开展,阻碍了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制 约了学生的发展。

  (三)应试制度阻碍教育改革 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 学生的自我发展。“考试”,本身具有导向性,能够对学生的创 造能力有所提高。然而,现阶段的考试制度的功利性强,使得教 师和学生都在僵化的教育制度中被束缚,教师就不能对教学方法 进行灵活应用。另一方面,应试制度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使 得教学管理工作也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核心的,不重视学生的 身心发展。这样的教学管理,阻碍了素质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教学管理策略的完善

  (一)转变教学管理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学校的教学改革也如火如 荼地进行,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管理理念也应有所改 变。首先,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新时代条件下,社会需要的不 仅是掌握丰富文化知识的人才,更需要综合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 人才。因此,初中学校必须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对学校的教学工 作、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和优化,在重视考试课程教学的同时,重 视美术、音乐、体育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树立人本理念。初中教学管理的 主体是学校管理队伍,管理对象是学生。是人在进行管理,也是 对人进行管理。因此,初中学校在开展教学管理时,应坚持以人 为本,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教学管理的原则应该是,营造 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师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就 是要注重发挥师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二)加强思想教育,巩固教学管理的思想根基 思想是行为活动的重要基石,这意味着思想教育在初中阶段 的教学工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需通过有效手段进行加强。 首先,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思想情况,对学生实施针对性 的渗透式德育,使学生思想道德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其次,校 方可通过开展相关校园文化活动来使思想教育观念渗透人心,或 可通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思想道德宣传主题的黑板报展览,在帮 助学生巩固思想根基的同时也可使校园文化得以丰富;另外,在 面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其中发挥模范带头作 用,做到身体力行,为学生塑造出正面榜样,同时还可评选出班 级内部的“思想道德先锋”,学生可通过致力于各类好人好事的 实际行动来获取这一光荣称号,由此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总而言 之,初中阶段的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教育可对其今后的人生观产生 重要影响,只有扎实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才可确保与教学管理工 作的根本目的相呼应。

  (三)建立完善的课堂行为准则,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课堂管理 能力,首先便是要建立完备的课堂行为准则,创造良好的课堂环 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某些教师在学期初没有制定好完善 的课堂行为准则,导致学生做出不当的课堂行为,此时如果教师 再去强调,效果会大打折扣,有的教师甚至不由分说,直接进行 处罚,会让学生心中不服。初中生的行为习惯大多会受到教师行 为习惯的影响,只有教师未雨绸缪,制定完善的课堂行为准则, 并能以身作则,才会获得学生的信任,获得课堂的权威性,从而 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能力。

  (四)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措施 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应根 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环境,利用有限的教学工具,制定出既 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教学方 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严格按照教学要求与教学计划,以提高 教学水平和质量为宗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旦学习的项目不 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形势的变化而改变,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 质量和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同时,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学习 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让 学生发言、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应努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从而 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有助 于提高中学教学活动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五)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综合能 力的培养,导致任课教师的一切教学工作都围绕考试进行。新时 期下,教育改革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评价体系也 应随之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以考试成绩为主,应采取更加 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 在针对初中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应当充 分充分遵循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同时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及基础水平,以推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强 . 探析完善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J]. 新课程, 2016(26):200

  [2]陈晓霞 . 完善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探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4(3):213-214

  作者:蒋星

上一篇:浅谈实验探究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浅谈历史微故事在初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