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教学中如何对科学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7-21 11:03
浅谈初中教学中如何对科学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摘 要:在初中教学中,总会涉及做实验,那么就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实验数据。然而实验数据并不等于实验结论,实验数据只是客 观事实的反映,只有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数据进行更进一步的科学分析处理,所得出的结论才是完整的实验结论。由于分析数据有 的需要一定方法,这需要老师和同学们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有些老师认为初中的实验并不重要,对学生的成绩不会产生太大影 响,因此对实验数据草草分析,就得出结论。 这种对实验数据的态度,严重违背了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更不用说像科 学家一样来探究问题。 结合一些教师对科学实验数据的分析经历,浅谈初中教学中如何对科学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教学;科学实验;数据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城市的学校都渐渐认识到实验对于一 个学生知识理解的重要性,因此,实验不仅仅出现在高中、大学, 也渐渐在小学以及初中出现。 实验的流程大多都为提出问题,作 出自己的假设,然后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开始实验以及数据收 集。当然,只有对数据进行分析过后才能够得到实验结果。但数据 分析并没有那么容易,有些数据的分析要用到一些方法,这需要 花费教师和学生很多精力。由于目前国内对于学生的学习更加注 重分数上的表现, 因此很多老师并不太在意学生们实验上的付 出,往往在分析数据方面草草了事,表现出很不好的教学态度。为 此,本文将介绍定量计算法、对比分析法、示意分析法、推理分析 法四种实验分析方法,希望能对初中教学中科学实验数据进行分 析有所帮助。
一、误差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往往都能够收集到很多数据,这些数 据的有些试验值与它的客观真实值在数值上出现了不一致。实验 结果都会存在误差,一切科学实验的过程自始至终都会存在着误 差,因此,实验分析的第一步就是将误差数值剔除。下面简要介绍 作图法以作参考。 当初中的实验过程中出现异常值时,可以通过作图象的方法 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例如在“测量电 流与电压关系”的课程中,在导体电阻为 5 欧的情况下,可以得出 下表所示的数据:
二、数据处理
(一)定量计算法 在初中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往往可以得到很多数据,这些数 据有些存在误差,因此需要对误差值进行剔除。在这之后,我们往 往可以发现,各个数据之间似乎有着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 可以通过运用数学运算方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它们 之间的关系。 这在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到,许多公式的推导都是 运用这种分析推理的方法,列举初中物理“杠杆原理”一课中的例 子来进行分析,下表是学生在实验中得出的一些数据:
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上表的数据,学生们可以分别对阻力点 与动力点上的钩码数和格子数进行比较,发现不论阻力点边的钩 码数和距离大小还是动力点边钩码数和距离的大小,总会出现阻 力点边钩码数和距离的乘积等于用力点边钩码数和距离的乘积。 在利用定量计算法分析出数据之间的等量关系后,教师不仅更好 地得出结论,还使学生们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帮助学生更好 地掌握杠杆平衡规律。这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产生去探索 问题的浓厚兴趣, 使问题成为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使 学生在探索问题的海洋中不断遨游,并得到成功的喜悦与欢乐。
(二)对比分析法 在生活学习中,对比是学生在各个科目中比较常用的思维方 法,生活充满了对比,实验中也可以通过对比来对实验结果进行 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一些实验条件进行控 制,使得实验结果有所不同,让学生在观察数据不同的情况下,试 着去寻找它们之间存在的不同点与相同点,从而完成对数据的分 析,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现象。举例初中物理“探究导体电 阻大小还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中,针对哪些因素影响了导体电 阻的大小这一问题,让学生利用 4 根长度不同的导体和 4 个温度 不同的环境来进行实验并得出下列数据:
参考文献:
[1]王炳瑜.浅谈科学实验数据分析方法[J].都市家教,2016.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祝悦敏
上一篇:浅谈初中教学中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下一篇:浅谈初中教学高效课堂的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