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插花的特性及其颜色应用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7-20 11:17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包含着深入的哲学思想,对艺术插花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如何将传统文化应用到艺术插花设计中,成为插花首要思索的问题。概述传统文化,剖析传统文化和艺术插花设计之间的关系,并细致论述如何将传统文化应用到艺术插花设计之中。

  关键词: 艺术插花; 传统文化; 意境;

艺术插花的特性及其颜色应用

  1 、中国传统文化在花文化中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在花文化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早在《诗经》中就有对花的赞誉,如“桃之夭夭”“杨柳依依”等唯美的诗句;唐代刘禹锡在诗中写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描绘了牡丹成为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的意味,其雍容华贵的气质、富贵不祥的寓意寄予了对祖国繁荣兴盛的期盼。南宋诗人陆游的诗作《卜算子·咏梅》中写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要香如故”,表达了梅花意味着中华民族一种高洁肉体品德。唐代刘禹锡在诗中写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描绘了牡丹成为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的意味,其雍容华贵的气质、富贵不祥的寓意寄予了对祖国繁荣兴盛的期盼。晋代陶渊明终身赏菊爱菊,曾经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闻乐见的诗句。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诗云“接天连日无量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对荷花的赞誉。因而花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花与人们的物质肉体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肉体之根和文化之魂,而花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枝独秀,以花拟人,以花传情,借花明志、对花抒怀,表达出一种美妙的心灵寄予。

  2 、艺术插花的特性

  2.1 、自然之“真”

  东方式插花十分崇尚自然,正如明代袁宏道《瓶史》中概述“使观者疑花丛生于碗底方妙”。如竹子的生长自然状态是挺拔向上生长,梅花枝条虬曲生长,垂树枝叶下垂生长,因而插制造品《春雨》主题时,柳枝下垂倒挂,意味着沥沥而下的细雨。在作品《君子之尊》中,竹子要直立插制,配以鹤望兰、龙柏等花材,意味文人刚正不屈的君子品德。

  2.2 、人文之“善”

  艺术插花受儒家以“善”为目标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对花卉赋予了美妙的意味含义,讲求材必有意,意必不祥,是一种真、善、美的再现。花材是具有生命力的植物,插花者插制造品的过程正如人与花的心灵对话过程,内心清净,进入一种忘我的思想状态。同时也在传送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催人振奋,引人遐思,使人浮想联翩。

  3 、艺术插花中颜色的应用

  艺术插花中关于颜色的应用可分为暖色系和冷色系2品种型,暖色系运用于喜庆场所,而冷色系运用于丧仪和祭奠场所。例如作品主题“祝愿祖国”,插制造品时应用长城作为作品背景,主花材选用暖色系艳丽的中国红月季作切花,配以绿色的鸟巢蕨叶片,作品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祝愿,祝愿祖国的明天更美妙。冷色系插花作品,如清明节扫墓所做的花篮,主花材要用白色的菊花制造花篮配以栀子叶,插制而成,以此寄予对亲人的哀思和思念。

  4 、运意图境标明插花主题

  插花艺术考究意境,而诗情画意是意境的最高表现。例如作品《陇上人家》运用窗棂作为摆件,正前方摆上放有小茶杯的小供桌,应用组群的手法将一大一小作品用藤条或剑叶衔接起来,此作品表达了陇原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景。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新世纪开展理念是人与自然调和,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人们经过对山水诗词和绘画的品味,并将其融入插花作品设计中去,巧妙地分离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完成自在与规整调和统一的效果,将写意和写实贯串于景观设计中,考究对称和动静分离,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

  东方式插花之美,美在自然,是一首无声的诗,是一幅平面的画。东方式插花是一件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具有漂亮的外型,典雅的颜色以及深邃的文化内涵,加之现代人的审美停止设计,使艺术插花彰显东方之神韵。

上一篇:大蒜分级的办法和分级机械原理探析 下一篇:果园施肥机械国内外开展现状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