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菜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7-14 11:08

  摘要 在介绍青花菜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播种、间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青花菜;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关于青花菜的论文范文还有浅谈青花菜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青花菜是云南省夏秋反季外销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牟定县青花菜栽培历史悠久,面积逐年扩大,全县每年种植面积不少于166.67 hm2,平均产量12~18 t/hm2,平均产值为3.6万~5.4万元/hm2,既丰富了菜蓝子,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青花菜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青花菜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 青花菜特征特性

  1.1 生长特征

  青花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又称西兰花、洋芥蓝、绿菜花等,是以花球供食用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青花菜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同时具有较强的美容作用。青花菜植株高大,生长旺盛,不耐旱,要求湿润的空气及土壤条件,应安排在肥水条件好的田块种植。若干旱缺水、肥料不足,叶片小,花球变小且易老化[1]。

  1.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2.1 光照。青花菜对光照的要求不严,但阳光充足,植株生长健壮,可形成强大的营养体,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所产花球致密紧实,颜色鲜绿,品质好。盛夏阳光过强则不利于青花菜的生长发育。

  1.2.2 水分。青花菜全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量均较大,尤其在叶片旺盛生长和花球形成期,花球形成期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才能满足生长需要。但苗期多雨或土壤湿度过高易引起黑斑病、黑腐病等[2-3]。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根据花球颜色,青花菜可分为青花和紫花2种类型,生产上以青花类多见。一般选择早、中熟品种,即生育期为65~120 d的高产优质品种,如强旱、耐寒优秀、绿风、玉绿、绿美二号、慧星等。

  2.2 选地整地

  苗床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方便,前作为非十字花科植物,并且无根肿病危害的田块,减少土壤病害,及时翻、晒,同时施足底肥。整地前10 d消除地下害虫,播种前将地块平整碎垡,按南北向做成宽1.2 m的长墒,沟深30 cm以上,便于管理,排水畅通[4]。

  2.3 播种

  大田净种青花菜夏播夏收,即4月下旬播种,7月上旬收获;秋播冬收获,应选用早、中熟品种为宜,9月上旬播种。露地育苗撒种要匀,分2次播完,播种量450 g/hm2,移栽大田需育苗床375~450 m2/hm2,苗龄30~40 d。播种后用湿润细土将种子盖严,然后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5%百菌清1 000倍液喷雾防治苗床病害,最后覆盖一层稻草或麦秆,然后喷水。

  2.4 间苗定植

  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并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幼苗徒长,并可按苗体大小分级,使其生长健壮一致,如果播种控制均匀得当,管理及时,也可不必间苗。苗龄30~40 d,幼苗有5~6片真叶时,应及时定植,否则秧苗过大,定植后缓苗期长,长势差。定植前,施优质农家肥30 t/hm2+过磷酸钙525~600 kg/hm2,混合堆制后施入,然后耙细整平。2 m开墒,1.7 m墒面,早、中熟品种种植密度3.75万~4.50万株/hm2,株行距40 cm×45 cm。为了提早上市,可实行地膜覆盖栽培[5]。

  参考文献

  [1] 张春香.青花菜大棚冬延后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15(6):9.

  [2] 梅再胜,冯昭,薛昉,等.黄石市绿皇青花菜秋季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5(15):26-27.

  [3] 何道根,张志仙,朱长志,等.青花菜台绿2号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2):164-165.

上一篇:施用硫肥对机采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下一篇:洋葱—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