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原则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7-10 10:05

  内容摘要: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强调“立德树人”的课程理念​‍‌‍​‍‌‍‌‍​‍​‍‌‍​‍‌‍​‍​‍‌‍​‍‌​‍​‍​‍‌‍​‍​‍​‍‌‍‌‍‌‍‌‍​‍‌‍​‍​​‍​‍​‍​‍​‍​‍​‍‌‍​‍‌‍​‍‌‍‌‍‌‍​。相较于其他学科课程,中学语文课程在德育渗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实际的渗透过程中,应坚持立足语文课程特点的原则,适度原则和以生为本的原则,以便促进中学语文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中学语文 德育渗透 原则

  写中学语文的论文期刊还有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发表,您可以免费浏览阅读。

论中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原则

  中学生身心渐趋成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他们施行德育影响很有必要。德育是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实现德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思想品德课、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等。当下的学校德育现状,“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学校教育利益相关者(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唯分数论”的功利主义倾向,以及思想品德课的自身缺陷,常使得德育工作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为了扭转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困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成为力挽狂澜的一大法宝。

  语文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基础课程,课时多,德育资源丰富,在德育工作方面显示出重要价值。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课程内容以语言文字承载起了丰厚的人文内涵,即“文道统一”。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言形式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同一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内潜于语言形式教育之中的”[1],即“语文德育渗透”。

  然而,中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合理性并不能成为语文教学应该进行纯理论化的道德说教,语文课等同于政治课的必要性,所以开展中学语文德育渗透工作还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免背离语文课程的本质,而走向本末倒置的深渊。

  一.立足语文课程特点的原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要求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换言之,“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训练,再现语言文字蕴含的内容,进而领会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因此,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要以形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2]因此在立足语文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要坚持语文德育渗透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合理性。

  (一)“以形感人”

  语文教学的重要凭借是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课文中一个个真实可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一件件具体深刻、惊心动魄的事件都能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触动。这些形象化的教学内容赋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形象化的特点。教师要善于将这些内容转化为德育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灵肉冲突。这些人物或许有好要坏,高尚的人物形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正面激励他们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卑劣的人物形象引发学生的道德冲突,从反面教育他们杜绝不良行为。学生在不断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道德反思中强化道德认知,提高道德水平。比如《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看着广袤天地,不禁呐喊“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革命伟人形象;《烛之武退秦师》中在国家危亡的千钧一发之际,临危受命,顺利完成使命的爱国谋士形象等。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人物身上人性的闪光点会照亮他们的内心,引起他们心灵上的触动与共鸣,这比生硬地讲解道德理论知识更加行之有效。

  (二)“以情动人”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于人而言至关重要,所以在德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一种重要方式。道德情感是个人品德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起着调节作用。学生对道德概念的认识只有转化为道德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坚定道德意志,才能有效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语文教学的情感性和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具有相通性,中学语文德育渗透要“以情动人”,发挥情感教育对学生的感染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以祖国语言文字为中介的课文学习中,灵活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获得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小狗包弟》流露出的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怜惜与缅怀,以及对特殊时期自己为明哲保身放弃包弟的深切忏悔;《孔雀东南飞》中夫妻两人被世俗分开,双双殉情所体现出的坚如磐石的爱情......学生在朗读和理解这些课文的时候,课文中流露出的珍贵感情也会随着一字一句的阅读深入学生的内心,随着血液的流淌灌注全身,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慰藉与启发。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德育方法之一的陶冶教育法,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情境。这种情境可以是教师人为创设的,也可以是良好的班风本身所带有的。前者如教师在上课时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创造氛围。像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名家朗诵片段,让学生感受词作给人的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体会作者内心忧愤之情与旷达之情的交织。后者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打造良好班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班级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道德行为良好的同学自然而然会影响其他同学,大家在充满情感与爱的环境中共同成长。

  二.适度原则

  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德育在语文教学中不能成为独立的教学目的,也不能构成独立的教学内容,自然也不能形成完整的德育过程。在语文教学,乃至任何一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都要把握好尺度问题。“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度’就是以保持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为前提,语文教学渗透在内容、时间、空间和方法等方面的数量限度。”[3]从哲学的角度看,“度”是保持某事物之为某事物的数量界限。如果超出这个限度,事物将发生质变,变成另外一种事物。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旦超出一定的“度”,就会让语文课成为单纯施以道德教化影响的思想品德课,或仅仅提高语言能力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届时语文课将失去自身的学科属性和特点​‍‌‍​‍‌‍‌‍​‍​‍‌‍​‍‌‍​‍​‍‌‍​‍‌​‍​‍​‍‌‍​‍​‍​‍‌‍‌‍‌‍‌‍​‍‌‍​‍​​‍​‍​‍​‍​‍​‍​‍‌‍​‍‌‍​‍‌‍‌‍‌‍​。在语文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对德育渗透“度”的问题的理解偏差,都会对语文课程和语文学科建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把握德育渗透的尺度问题成为一线教师面临的难题。

  (一)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

  中学语文课程的语用特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为“标杆”。教师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在德育渗透时可以避免犯“过”或者“不及”的差错,从而实现语文课本身的价值。同时,教师在备课时,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应力求简单明确,这样在渗透时才能有的放矢,张弛有度,语文训练和德育影响两手抓,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才能在日常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德育渗透点。教材中有些课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上,如果强行地抠取一星半点的德育因素意义并不大。如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该文出现在议论文单元,参考单元说明可知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这几篇文章的论证风格,了解相关的议论文写作知识,并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所以教学时,对孟子的政治思想和人格魅力点到为止即可,大肆讲解反而模糊教学重难点。作品的思想内容有固定的有限恒量,这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认真考虑应不应该渗透德育,以及渗透多少的问题。

  (二)正确区分语文德育渗透与普通道德教育

  中学语文德育渗透和普通道德教育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由于二者均能影响学生道德思想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所以某些方面难免会有一些相似之处。首先是内容上的相关性,比如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都会有所涉及。其次是方法上的相通性,中学语文德育渗透也会使用普通德育的方法,比如上文提到的在语文教学中设置情境的陶冶教育法,用教材中优秀的人物形象来“以形感人”的榜样教育法等等。

  然而,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规约着语文德育渗透不能和普通道德教育一概而论。首先目标不同,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故语文德育渗透要有限度,而普通德育则致力于学生整体道德修养的提升。其次,道德认知要求有所不同,“渗透”二字体现了德育渗透是伴随着语言文字教学进行的,不必强求学生形成系统的道德知识,而普通德育则强调道德知识的体系化。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获得透彻之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受深切影响。语文教学之思想政治教育之效果,宜于此求之。舍本文而大讲一通,不克臻此也”。[4]因此,语文教师应严守语文德育渗透的界限,实现文道统一。

  三.以生为本的原则

  语文的教育过程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道德教育相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中学语文教学要立足学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

  (一)立足学生道德发展的实际水平

  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现状直接影响教师在德育渗透时所用的方法和内容。教师可以在平常的师生互动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目前道德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在学生道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内展开德育渗透。

  课堂提问、学生讨论和习作都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针对《小狗包弟》的作者在特殊时期放弃自己的小狗,而求得安稳生活的行为,教师可以适时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如果自己身处在那个自身难保的时代,是否会和作者做出同样的行为。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问题会产生不同答案。在学生激烈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仔细观察讨论情况,再通过课堂提问了解他们的答案,继而推断他们现有的道德认知情况。同时,学生习作也有助于教师的了解。比如议论文的写作练习,可以布置一些能引发学生各持己见的选题,像“看到老人摔倒会不会前去搀扶?”、“看到同学考试作弊会怎么做?”等类似问题。知悉学生目前的道德发展水平有利于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准确把握心理时机,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点化”,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发扬民主,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等能力。”[5]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努力实现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目标。

  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这需要构建足够民主的环境。反思当下的语文教育现状,虽然课标明确指出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但实际的语文课堂,一些教师仍然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奉为圭臬,学生的主体性被剥夺,无法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受到遏制,更别提学生能在民主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德育渗透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了。

  因此,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该放手时就放手,给予学生充足的自我修养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修养目标,并根据变化调整目标,逐渐提升自我教育的水平。其次,教师的信任和民主需要建立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要学生形成稳定而持久的自我教育动机,需要学生认识到自我教育的作用,以及道德修养对个人成长的重大意义。中学语文课程内容富有人文性,带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道德意识,通过教师的德育渗透,可以引发学生的内心需要和情感共鸣,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地吸取积极的德育因素,并内化在自己的头脑中。

  学情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中学语文德育渗透要关注学情,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这样才能在具体渗透的过程中有目的性、指向性。同时也要发扬民主,确立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地位。只有加强自我教育,才能优化语文德育,促进语文教育的整体建设。

  四.结语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与目标,事关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不仅影响学校教育的整体质量,也影响学生的未来成长,故德育应得到广泛重视。中学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因其自身的课程特点和丰富的德育资源,在弥补当下德育工作的缺陷,以及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学语文德育渗透有施行的合理性,也有其必要性。

  然而在实际的德育渗透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师由于认识的片面化、概念化,无法达到德育渗透的最佳效果,此时应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还应该坚持立足语文课程特点的原则,适度原则和以生为本的原则,有效地将语言形式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起来,促进中学语文德育渗透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赵翰章:德育论[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

  [2]王松泉主编: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3]杨四耕:论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适度艺术[J],教学研究,2002(1).

  作者:曾 骞

上一篇:妙笔如何生花:小学语文书写教学策略初探 下一篇:平行语料库在英译中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