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6-07 09:54
摘要:根据2000-2016年上海市统计局旅游业发展情况相关数据,并且对上海著名旅游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工作,分析了上海市旅游业的现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上海是旅游业现存问题和优势进行了总结,一方面可从中吸收和借鉴上海旅游业优秀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为上海市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城市提供调研数据上的支持,从实践中挖掘问题并提出改进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上海;旅游收入;基础设施
1引言
自从国家实施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的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旅游,由此带动了旅游业的兴起,使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的主体性产业。近年来国内外旅游业正处于鼎盛时期,开始越来越受到现代旅游业的青睐,尤其是旅游旺季,每个省都是人山人海。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蒸蒸日上,自然地,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研究旅游收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2上海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2.1上海市旅游收入占当地生产总值的比重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在扩大其旅游业的空间和市场规模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这体现在上海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巨大潜力等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势必会加速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上海市旅游收入持续增长,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通过整理相关年份的《上海统计年鉴》数据,可得从2000年到2016年以来,旅游收入增长了2911.37亿元,在2016年达到最大值,为3820亿元,所以旅游收入对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2.2上海市国内游趋于上升,入境游趋于下滑
近几年到上海旅游的国外游客增速非常缓慢,甚至出现下滑趋势,上海市旅游的主要顾客群体为国内游客,保持逐年上升并且增速飞快。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中国汇率的较大变化。随着中国汇率在国际市场上的持续攀升,外国游客来中国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严重限制了外国游客的入境。其次,以北京作为典型的雾霾现象日趋严重,对我国整体旅游形象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近年来,雾霾问题越来越严重,并有由华北向华东逐步扩散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游客进入上海。最后,分析了国际形势变化对上海入境旅游市场的影响。就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而言,主要游客来自亚洲国家,如香港、澳门、台湾、日本和韩国。然而,随着当前国际社会的动荡和各国之间不友好事件的频繁发生,这些问题在上海入境旅游市场上引起了巨大的波动。
3上海市旅游发展的问题
3.1上海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优势与问题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独特的上海风情文化、本土美食、时尚建筑、独具当地特色的生活氛围等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提高了上海国际城市的知名度,近年来,上海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进程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目前为止,以2010年世博会带动上海旅游业的局面已经接近尾声,上海的旅游业需要新一轮的刺激来改变目前的局面。
旅游新业态的发展为上海旅游增加亮点。但就上海旅游品牌形象塑造方面还相对薄弱,需要对上海的旅游形象有个深刻认识和准确定位,从而打造出符合上海形象的特有吸引力的旅游品牌,以便向国际旅游市场推广。
3.2传统旅游为主,互联网优势没有发挥
以上海市闵行区的旅游企业为例,其旅行社可以大致分为三种: 一是以传统旅行社为主;二是以多行业共同发展为主,旅游业只作为公司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运营;三是以走高端定制化服务的道路。绝大部分上海的旅行社并没有建立其高效的互联网销售渠道。与此同时,一些在线旅行社的发展则停留在简单的将线,上线下资源进行整合,并且移动端订单的交易额远低于在线互联网订单的交易额,其发展相对落后于当前旅游业移动端的发展趋势。
4结论及建议
4.1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扩展国际旅游市场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上海市凭借其过硬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使得上海的国际旅游影响力大幅度提高。所以当前的目标不再只是开拓国内市场,而是要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开发国外市场。上海市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时尚的建筑风格、独具当地特色的文化等,逐渐成为国际性旅游的标志,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最大限度的提供便利。
4.2加强上海市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服务条件
首先,交通工具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旅游决策。高铁的飞速发展,为旅游者实现从定居地到目的地之间的旅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政府应该投入充足资金,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多方合作共同致力于上海市交通的建设,为游客提供更便利的基础设施。其次,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人们进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最后,提高当地餐饮和住宿条件,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对各个等级的旅馆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促进旅游消费增长。
4.3创新旅游开发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旅游开发也逐渐有了多样化的方式。通过供给侧的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互联网+”的营销模式,以多样的旅游产品、完善的服务水平来提升知名度,凭借良好的整体旅游服务吸引更多国内外潜在旅游人群,满足消费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制定个性服务,提高旅游收入,逐步实现转型发展。
刘柯利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大亚湾实践 下一篇:如何发展广西忻城的旅游业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