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4-17 09:20
[摘要]电商精准扶贫已成为农村扶贫脱贫的一种重要载体,江西省在该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在对江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基于电商环境基础、农村产业发展、电商人才匮乏等方面分析江西电商精准扶贫的短板,并从完善农村电商环境、加速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人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电商精准扶贫在江西的发展。
[关键词]江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策略研究
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发展纲要后,精准扶贫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一种重要理念。江西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导致很难脱离贫困现状,电商成为江西扶贫的一种重要手段。课题组深入江西九江、赣州、上饶、萍乡等地,对江西农村地区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江西县域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一、电商精准扶贫在江西农村的现状分析
精准扶贫是我国提出“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口号后,一项面向全国的、长期且彻底的扶贫计划。不同于以往扶贫计划,精准扶贫不论在规模、力度,还是针对性上,都是空前的,其确保做到一个都不漏、准确到每个人。电商精准扶贫是伴随着电商发展而出现的新名词,其指通过电商载体来帮助农村脱贫。随着电商优势不断凸显,国内很多县市都在积极探索“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发展路径,农村电商已成为实现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载体。
二、江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短板
(一)农村电商环境基础薄弱
从地理因素而言,江西省属于多山地区,很多贫困村落零散分布在大山中,难以实现网络的有效覆盖,发展电商首先需解决网络问题。与中部农村相比,当前江西省还未实现网络普及。由于人口稀少、地理位置偏僻,一些农村地区的网络难以联通。即使是已通网络地方,由于网络维护成本高昂,导致了网络费用相对较高。与此同时,交通不便利也直接致使物流成本高,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阻碍。江西很多地方有很多具备高效益的土特产与农产品,但这些产品不运输出来也是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
(二)农村产业发展落后
电商销售不同于传统农村小作坊经济产业,无论从规模、产业链及功效方式,都与传统作坊经济存在较大差异,电商销售的效率和效益又是传统农村小作坊不能满足的。当前农村还未实现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农村电商发展的需求。农村产业落后直接制约着电商扶贫的发展,在发展农村电商过程中基本绕不开这一点。
三、江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对策
(一)完善农村电商环境
在硬件上,江西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硬件支撑。发展电商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环境搭建起来,这里环境是一个较综合概念,要进行多元化的建设工作。网络基础要具备,当然并非所有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都要通上网络,这样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当地政府可以在规划后,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构建专门的电商产业园,然后将大部分网络资源免费或尽可能低廉地提供给电商从业者使用。在解决网络后,需解决交通运输。道路要畅通,当地物流产业也要及时跟上,这部分工作要依赖于政府的政策规划和行政推动。如前期物流产业的投入巨大,那么为支持物流企业能够运营下去,政府要给予一定程度的优待。在软件环境上,江西要加强农村电商的宣传与推广,让广大农民树立利用电商发展经济的理念。政府可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通过支持贫困户开展电商创业,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摆脱信息弱势,进而实现脱贫致富。当前一个趋势是农民工就业越来越趋向于本地化,很多农民工在城镇地区呆上一段时间后,自身观念也会得到改变。新时代的农村年轻人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能更好地接受新鲜事物,对农村电商的接纳程度较高,应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主力军。
(二)加速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在电商硬件及软件环境改善后,需改革农村小作坊产业结构,仅仅只靠政府力量远远不够,需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需要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引入社会运作,同时出台一定的优惠政策。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大举投资进村入户,开始布局“农村蓝海”,政府要积极引导。开展农村电商工程,从长远角度来看是有意义的,一些企业可能由于短期看不到可观盈利就不太愿意去推行相关改革,但地方政府一定要给企业以信心,要让他们坚信农村电商利国利民。同时地方政府要意识到改革和升级是一件长远计划,其中遇到很多阻碍是客观存在的。为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地方政府可联合各地科研院所及高校,去研究和推动改革,同时政府还可跟高校签订相关协议,定期输送人才到当地去参与到电商建设工作中去。各地政府可尝试引进电商企业来协同发展农村电商,若引进的企业得到较好发展,其需要雇佣更多人来完成生产和经营活动,而提供就业岗位就是消除贫困人口的一项有力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充分调动各地外出务工者回乡就业创业积极性,解决当地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无人照看的困扰。在发展农村电商时,各地应把农村电商与本土特色产业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将电商产业与农村创业融合发展,可尝试推广“互联网+订单生产”模式,结合互联网平台进行农业订单式生产,把农村电商与品牌建设相结合,让更多江西农村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出江西,提高村民收入以实现精准扶贫目标。除此以外,在发展农村电商的过程中,还可拓展相关产业发展,如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体验服务业等。
四、结语
据课题组2017年10月对江西上饶等地的相关调查显示:江西农村户籍人口手机上网比例已达80.6%,农村居民积极尝试网购,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手段在农村日益普及,这为农村电商普及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农村精准扶贫的发展也让很多地方政府看到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前景,在农村开展电商精准扶贫是一项切之可行的计划,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地方政府要正视农村电商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设法去解决相关问题,电商精准扶贫就可带领贫困人口走出窘迫的生存现状,为江西省全面构建小康型社会提供更多支持保障。
[参考文献]
[1]徐畅,徐秀英.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17(33):1-3.
[2]金航飞.O2O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应用及促进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7(11):128-130.
[3]梁婵卓.“互联网+”时代下创建电商精准扶贫新模式———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双联”工作点为例[J].物流科技,2017(10):126-128.
[4]汪向东.关于电商助力精准扶贫的几个观点[J].农业工程技术,2016(33):59-61.
[5]庞康萍,冯淑璇.电商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和对策解析———基于井冈山市的实地考察[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1):23-26.
上一篇:江苏省农村电商创新驱动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下一篇:基于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探讨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