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23 09:15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提升,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各种新的农业栽种技术被频繁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其中,大棚栽种技术应运而生,并且取得不错的实验效果。大棚栽种蔬菜能大大提升蔬菜栽种产量,不断满足民众对反季节蔬菜的需求。但是,确保大棚蔬菜种植的高产量,有赖于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有赖于掌控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由此展开论述,自选取合适的栽种品种、确定适宜的栽种大棚区域、严格棚内蔬菜的栽培管理、掌控科学合理的用肥管理等四大方面,就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做要点阐述。同时,系统阐述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蔬菜;大棚;种植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

  0引言
  蔬菜大棚既是一项农业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蔬菜大棚所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牵动着每一个居民的心,往大了说蔬菜大棚的质量问题也是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证蔬菜大棚的安全、健康是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注意的问题,文章由此而展开论述。

  1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1.1选取合适的栽种品种

  首先,蔬菜品种的选取首先应当保证的是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的发展规律,种植市场需求量大的蔬菜品种。其次,蔬菜品种应当保证非转基因性、具有强大的抗病虫害能力、未经违禁药物处理的能力、茁壮的生长能力、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良好种苗。

  1.2确定适宜的栽种大棚区域

  选择合适的大棚区域,同样是确保高产的关键因素。在选择栽种区域时,应综合考虑棚内的土层厚度、土块完整性、地方栽种状况等等,注意最大限度地发挥栽种壤土的资源优势。同时,还要考虑棚内的通风,能否全面接触阳关,避免棚内受光不均匀,而影响生长。选好的大棚基地,早先设立标示,防治外人倾倒垃圾、排放废水等等。

  1.3严格棚内蔬菜的栽培管理

  蔬菜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技术控制,此项技术要能够保证系统、完整而成熟,与技术相配套的种植设施也应该齐全,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完善蔬菜栽培在灌溉、施肥等方面的要求,保证蔬菜的数量和质量。蔬菜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需要的浇灌频率、施肥种类都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需要严格控制这一过程。

  2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

  2.1农业防治

  大棚蔬菜种植多数以一种或多种蔬菜为主,为提升蔬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对症采取必要的农业防治措施,是降低病虫害威胁的关键所在。但是,考虑到可能诱发病虫害的种类多样,具体的防治对策,应根据蔬菜品种的差异性,结合棚内栽种的实际情况,而选择合理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但是,一些基本的农业防治措施必须要到位,比如:注意及时清理棚内杂草杂物,营造良好的栽种环境。多数病虫害的发生,与棚内温度相关。由此,应注意棚内温度的控温。根据生产要求合理轮作,严格栽种制度,选择抗病性强的栽种品种,尽量用机械化作业,提升棚内田间清洁度,都是降低病虫害发生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

  2.2药物防治

  大棚蔬菜栽种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一旦棚内有病虫害发生,将会迅猛蔓延到整个大棚,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样是触目惊心的。在大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药物防治往往是最常用,见效最快的防治方法。一旦发现有病虫害苗头,及时有效的喷施农药,能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病情。比如:在杀菌、杀虫卵方面,选择适宜浓度的高锰酸钾喷施,防控效果是最理想。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棚内蔬菜可感染病虫害种类繁多,具体选择何种药物防治要有针对性才行。而且,喷施的农药浓度、喷施的频率、具体的用量等等,都要有严格的限定,避免过量盲目用药而造成高的药物残留。

  2.3物理防治措施

  棚内蔬菜病虫害种类多,影响因素有多样性。为此,采取的物理防治措施,务必要根据棚内实际情况而定,合理调控以适应后续的防治要求。具体措施有:及时通风换气,调节棚内温湿度;安置杀虫灯,诱杀病虫害,控制病虫害疫情等等。

  2.4生物防治措施

  棚内环境是一个天然共存的系统,生物防治措施的应用,旨在有效利用生物系统自身的系统性,共同营造适宜蔬菜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保护好病虫害天敌,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比如:在棚内养殖青蛙、蚯蚓等等,都有防病虫害的目的。同时,还有利于利用好棚内土地,改良壤土,而起到高产栽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寒遇.浅析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7,(2):94.

  [2]王盛军.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分析[J].农技服务,2016,33(2):105.

  [3]王晓波.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37(18):119.

上一篇: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下一篇: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