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建设中土地管理现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19 08:57

  摘要: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是生产生活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产和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根据多年工作的实际,现简要地谈谈农村建设中土地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村建设;土地管理;现状;措施

浅谈农村建设中土地管理现状

  一、农村土地管理的现状分析

  1、集体土地产权主体问题由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造成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多部门牵扯农村土地管理,这种多层级的多头管理导致管理权限模糊,出现各部门的越位或者缺位现象。管理上的混乱,造成土地所有权的虚置,导致土地利用的低效和公有土地收益的大量流失。地权关系和土地产权不清,没有明确的规范化制度。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局限性,造成不能行使应有的土地处分权。承包土地的农户,只有使用土地的种植权,而无明确的占有权与处分权。同时,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和农户对土地的使用经营权均缺乏明确的法律保护与规范,从而导致集体所有权在经济和管理职能上的弱化以及农民经营土地的不稳定感和短期行为。

  2、缺乏健全的农村土地管理体制在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中目前还缺乏土地违法案件处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就导致在出现土地违法案件后无法及时有效处理,同时缺乏完善的土地产权制度,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部分法律中虽然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村集体所有,但农民对土地没有处置权,因此在土地征收等工作中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作为农村土地的主人,在缺乏土地处置权的同时也丧失了所有权,容易出现土地管理松散等问题。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约束土地违法等行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地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而且部分土地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以及缺乏合理的土地流转体制等,这些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二、如何有效加强农村土地管理

  1、集体土地产权主体问题的决方法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明晰产权。首先,应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应该在有关法律和法规基础上,明确规定农村土地除由国家另有特殊规定的以外,均属村一级的农民集体所有,其主体为村民自治组织,也可由村民委员会代行土地所有权。其次,要明晰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完整内容,使集体土地所有者依法可以对土地行使相应的占有、使用(经营)、收益和处分权。依法规和政策通过对土地的发包、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形式,实现其所有权。其三,在法制上明确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应由国家管理和约束,规定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只能在集体之间,集体和国家之间进行,以保证公有制土地的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

  2、农村土地监管问题的解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要加强执法监督,严肃查处违法占地行为,不断建立和完善执法和巡查制度,继续加强土地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构,明晰各相关部门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各部门之间越权或缺位管理以及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3、注重对农村用地的规划与管理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需要在城乡统筹开展过程中得到有效执行,经过土地总体规划与年度开展规划的树立来和谐农村土地运用之间的联系,完成对农村用地规划及结构的有用调整。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分也应当活跃和谐与城镇土地规划部分之间的和谐协作,从当时农村土地资源运用现状着手,非常好地良好土地规划的公开性,尊重农民的自立意愿,愈加合理地推进农村土地规划与建造作业的有用展开。此外,对于农村土地用地总量的操控也应当得到有用执行,依据年度规划及用地总体规划来处理农村用地的建造开展疑问,对于其间的公共基础设施建造等疑问应处理好村镇建造与总体规划之间的联系。从农村房子改造动身,对农村搁置宅基地或是闲暇土地经常合理整改与运用,提高低丘缓坡的运用率,尽可能不占据犁地面积。最终,对于农村用地规划与管理疑问还应当从土地法律力度方面有所表现,对于违反农村土地规划私自侵占犁地或是农田的行动予以严肃处理,杜绝经过以租代征等违法行动对农用地运用功用进行转化。

  4、土地开发管理要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土地开发管理首先是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但也必须把农民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与农民的利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利益问题上实现投资主体与农民的双赢。增加和建设符合质量标准的耕地与农用地,以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的现代农业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为农业规模经营服务,使综合经济效益得到极大的提高。确立土地开发管理的指导思想、管理政策与规划设计,这样既保证了投资单位项目的正常利益,也保证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

  5、建立土地管理专业技术队伍的资质准入制度解决专业技术问题,必须尽快建立一支土地管理专业的队伍。由于土地开发管理对于各学科各专业的要求较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队伍中只是一些专业素质有限的新人,这就无法保证土地开发管理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益。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业务培训来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加强土地开发管理规划设计队伍的建设。当前,新技术的推广可以将土地开发的规划与管理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提到新的高度。同时,土地开发管理对总体规划设计、土地整体工程的质量监管、土地工程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也需要加快进行;从业人员必须要有执业资格,只有通过相关资格认证才能承接项目。如果只有土地开发管理的队伍,却没有对土地工程质量进行监管的团队,也难以保障土地开发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三、结束语

  总之,关于当时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办理而言,无论是农田犁地维护还是土地征收疑问都是当时推进农村土地资本可继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关于存在的土地办理疑问需要活跃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土地办理对策,实在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农村土地资本是民众赖以生存的主要根底,这关于农民日常生活质量而言相同至关主要,因此在办理中推进农村土地资本利用率的提高也应当变成现阶段农村土地办理的方针之一。从粮食安全及社会安稳的角度分析,加强农村土地办理势在必行,只有处理土地疑问才干非常好地满意现代化农村建设与开展的根本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永强,苏昌贵,龙花楼,侯学钢.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中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经济地理,2013,10:138-144.

  [2]刘明晶.滨州市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管理探析[J].山东国土资源,2013,Z1:122-124+127.

  [3]朱哲.对农村社区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0:237.

  [4]夏建军.浅谈农村建设中土地管理现状[J].低碳世界,2014,15:161-162.

  [5]蓝青,邓浪舟,盛学运.长株潭建设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4,51:153-154.

上一篇:浅谈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下一篇:浅谈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