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12 09:26
内容提要: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烟台日报》用好品牌栏目“镇域新视角”,从内容选题、表现形式和叙述视角三个方面不断推进微创新,积极探索新时代地方党报“三农”报道的新作为。
关键词:乡村振兴;“三农”;报道;烟台日报
一、紧扣主题,选好载体,找到地方党报深化“三农”报道的有力抓手
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作为地方党报《烟台日报》的“三农”报道当从何发力?小城镇上连城市,下连乡村,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做好了镇域新闻的报道,就抓住了“三农”报道的“牛鼻子”。《烟台日报》以开设两年的“镇域新视角”专栏为载体,继续深耕镇域新闻,到镇域一线抓新闻“活鱼”,全面呈现乡村振兴的烟台样本。
《烟台日报》“镇域新视角”专栏于2016年起推出,为县域版主打板块。栏目开设之初,便成立了由采访部副主任和三名骨干记者组成的采访小组,陆续走进烟台14个县市区的80余个镇街。两年多来,栏目已推出“三农”领域的报道近百篇,内容涉及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基层治理、脱贫攻坚、民生保障等领域,挖掘了基层镇村一大批好经验、好做法。
二、找准选题,创新表达,讲好烟台“三农”故事
栏题为“镇域新视角”,新视角体现在哪儿?编辑部着力在内容选题、表现形式和叙述视角三个方面推进创新,汇聚“三新”成“一新”,让读者从充满浓浓乡土气息的报道中感受到新气象,体味到新作为,引发新思考。
(一)田埂上“微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透视“三农”发展大主题新闻稿件,七分采三分写。地方党报记者,不具备“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的便利,更多的时候是“站在田埂上看天安门”,这也恰恰为地方媒体深挖一线鲜活新闻提供了独特优势。在日常采访中,力争做到每一篇报道都深入到镇街,进村入户倾听百姓心声,在生产一线对话镇街主要负责人,思路在笔尖清晰,主题在脚下生成。
(二)以呈现形式的模块化让深度报道实现浅阅读
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信息接受方式的新认识,“镇域新视角”栏目的稿件大多采用了模块化的呈现形式,第一部分主要是现场采写内容,是一篇独立成文的小通讯;第二部分是“书记声音”,围绕该篇稿件的大主题,由镇街党委书记谈新闻事件背后的观点、思路和理念,提纲掣领、点石成金,以此提炼好、传播好来自基层一线的实践经验。比如,发展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各地兴起的朝阳产业,也是脱贫攻坚的有效抓手。烟台市牟平区龙泉镇依托当地山、泉、湖、河四大资源优势,集中连片发展乡村旅游。记者经过深入采访后,推出《村村有玩头牵头搞旅游——牟平区龙泉镇集中连片打造乡村游》的深度报道。如果单纯就是这样一篇报道,似乎还有些“不过瘾”,有些说得不透。龙泉镇这一做法背后的理念支撑是什么?这恰恰是文章精华所在。稿件第二部分“书记声音”给予点题:“绿水青山就是生产力”;“龙泉镇最大的资源是生态,最大的优势也是生态”,近年来,该镇着力守好生态、用好生态、放大生态,全镇围绕打造“温泉小镇”品牌,紧扣“生态旅游”主题,一手抓旅游项目建设,一手抓旅游产品开发,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如此一来,一篇报道很好地实现了事实性和观点性的双重传播效果,稿件见报后引起烟台当地旅游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提炼经验,突出特色,挖掘烟台“乡村振兴”系列好做法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农村新蓝图的勾勒。
《烟台日报》“镇域新视角”栏目推出两年多来,相关报道在烟台当地乡镇和农村中引发强烈反响,不少镇村主要负责人坦言,“从报纸上读到别的镇村的好做法后,很受启发,对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有指导意义”。
当前,围绕烟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安排部署,“镇域新视角”栏目正探讨新形势下相关报道的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地方党报“三农”报道的分量,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上一篇:“三农旅游”对农村闲置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探析 下一篇:小型径流式生物质能粮食干燥机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