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中避免学生两级分化的探讨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04 10:40

  【摘 要】 为了避免学生之间的两级分化过于严重,教师需要 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入手,明确好教学内容的主要任 务,对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帮助和 指导,真正改善学生数学成绩的差异,缩小两级分化的程 度,实现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 初中教学;课堂教学;两级分化;主要原因;主要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每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情况不同,使得学生之间的数学成绩存在差异,这时就需 要教师对这一现象做出相应措施,以便改善学生数学成绩 悬殊过大的现象。

初中教学中避免学生两级分化的探讨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两级分化的主要原因

  (一)学生之间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数学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掌握数学 原理和规律后形成自己的数学能力,以便在遇到数学问题 能够顺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完 成直接决定数学活动的效率。同时,学生只有不断的用自 己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不断 促进数学能力的提升。然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 学生由于生长环境和家庭环境的不同,导致他们对数学知 识的接受能力不尽相同,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数学能力差 异很大,有的学生反应快一些,有的学生反应慢一点,甚 至有的学生不理解数学知识,特别是对一些抽象性的知识 点,学生学习起来效率不高,导致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 距。

  (二)数学大班教学制促使两级分化加重

  由于许多学校的基础设施跟不上,加上政府的投资力 度不足,使得基础教育的办学资源有限,出现许多大班教 学制。采用这种制度授课,利弊是并存的,利主要表现在 教师可以系统地对学生讲授知识,方便学生的统一学习, 在课堂上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遇到的问题统一提出来,这 时教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归纳和总结,选择有代 表性的题目加以讲解,帮助其他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 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能力。而弊端在于教师 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教学,不利于学生的 个性发展,久而久之,导致学生成绩的两级分化加重。这 时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既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 求,又能兼顾学生的个体发展,避免两级分化。

  二、初中教学中避免学生两级分化的主要策略

  (一)分层选用数学教材,满足不同层次需求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需要教师开展教学 时,真正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层次教学内容,从 而更好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新课改中也明确了 三种标准即高,中,易,要求教师在选用数学教材内容 时,要考虑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选用数学 教材时,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恰当的将教 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加工,争取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要 求。这时就可以将教材内容根据难易程度分为两层,一层 是基础内容,一层是辅助内容,将课本中的简单概念和数 理定律分为第一层,将课本中的难点分为第二层,在教学 安排中选择两到三套练习题,一套是基础性题目,一套是 较深一点的题目,让那些学习起来非常轻松的学生做第二套题目,而学习较为吃力的学生就做第一套,真正掌握基 础知识点后,再尝试做第二套题目,真正巩固自己所学的 知识。这样,通过分层选用数学教学内容,真正满足不同 层次学生的需求,做到让每位学生都能进步,实现班集体 的共同进步。

  (二)实现分组教学模式,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要求教 师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的培养。同时,数学知识也应用到各个领域,每个人对 数学都产生一定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教会 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数学知识,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 真正吃透数学知识,为将来应用数学打下基础。此外, 教师要想缩小学生之间的两级分化问题,需要对学生开展 分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现状进行分组教学,在兼 顾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施班级内部分组教学,既要考虑 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要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需要先 将学习的基本要求统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 绩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三组后开展教学。对于优 等生,可以多设计一些难点有深度的学习内容,特别是一 些综合题目的引用,巩固现在的学习成绩之外,培养学生 的学习爱好。对于中等生,可以将课本中的基础要求在加 以巩固,保证学生在进一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接触一些 具有开放思维的题型,开放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对于后进生,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在温故一遍教学内容,通 过画图或者多媒体的方式将数学知识加以汇总,帮助学生 更好的理解内容,之后搭配一些基础性题目,巩固课堂所 学的基础性知识点,逐步提高数学成绩。通过分组教学模 式,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真正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 则。

  (三)进行分层评价,改善两级分化现象

  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不可单单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 依据,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而且会导 致学生只会为分数而学习,违背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 教师需要建立新的评价机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 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分层进行评估学生成绩。首先要结合 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之后结合教学目标检测学生是否达 标,对当中的疑问及时加以调整,确定新的目标,真正帮 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而对于那些为达标的学生,需要及 时采取补救措施,鼓励每位学生向学习目标努力,真正高 质量完成学习目标。

  三、 结 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缩小学生之间的 两级分化,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分 层教学,坚持因材施教,在保证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 实现整个班集体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段闫宏.数学教学中两级分化问题的探究【J】.魅 力中国,2009(32)

  【2】江峰.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 【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12)

  【3】穆志勇,姚礼有.初中教学中避免学生两级分化 的探索【J】.改革与开放, 2009(07)

上一篇:初中教学中电教手段的应用 下一篇:论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