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04 10:03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特点,提升农民自身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加大农业科技应用和创新,逐步探索适合当地的现代农业模式,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现代农业;现状;思路;模式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与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是用现代科技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一定水平的农业。
一、农业生产现状
农业生产存在严重问题,生产资料价格高,作物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大,种植结构不合理,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造成增产不增收;农业机械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化程度低,没有发挥组织的功能和实效,农业生产效益偏低;农民文化落后,加上青壮年劳力以打工为主,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二、当前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1、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农业生产在相当多的地方表现为农户耕种面积小而分散,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还需通过外部生产要素的引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这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
2、农业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发展设施农业,既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农民种养殖致富的重要渠道。随着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加快,设施农业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支持和保护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利用优惠政策引导城市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做到观念引领,规划先行,条件保障,产业主导,多元主体参与,合作推进,科教人才支撑,流通疏导,体制护航。
1、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一是重规划。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现明确的总体思路、任务目标及保障措施等,以科学规划争取政策支持、包装项目、吸引投资等;二是重统筹。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与当地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地把握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关系,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分清轻重缓急和现实可能,制定分步实施方案,既要解决当前发展最迫切的难题,让农民普遍得到实惠,又要确保都市农业建设目标及发展格局的实现;三是重整体。发展现代农业要将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通盘考虑,涉及到区域产业定位、功能分布、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还要考虑全市的整体发展,使各区县的发展相对平衡。
2、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认真搞好项目规划,要做到有特色、有重点、有项目。“有特色”就是根据自身资源、优势产业、区位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目标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体现自身特;有重点”就是要根据地区主导产业,结合现代农业特点和建设目标,确定发展重点和模式,要做到结构合理,主业突出,品质提升,规模做大;有项目”就是要根据整体规划,结合地区自身优势设计包装一批项目,做好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储备推广工作,用项目争取政府优惠政策和支农资金,用项目推进招商引资,调动社会力量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发展的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高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业品牌战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
上一篇:广西生态农业:历程、成效、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关于临夏地区如何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