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01 10:09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为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明确方向的同时,也对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现就新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农业建设,切实实施规
划引导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指导农业发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准则,发展农业的思维和方法必须坚持这一准则不动摇,从当地农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出发,把发展现代农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走和谐发展之路。首先,要用工业化发展理念来引领农业发展。工业化始终是农业发展的“助推器”,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明确地提出“发展农业要走工业化、城镇化之路”,这就要求我们要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工业抓农业,就是要通过建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行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结构,带动整个地区农业发展,实现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真正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2找准市场为导向和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的结合点。把握好现代农业建设的切入点
现代农业是高度市场化的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涉及农业,而且还涉及工业和商业以及服务行业:不仅涉及到生产要素(如土地因素)的组织和使用,而且还涉及到组织资源的配置与使用。只有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才能整合各种资源来发展现代农业,但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管理和服务。而且,现代农业发展程度越高,要求政府提供的服务范围越广。因此,政府应尊重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法规为引导,用现代的理念、手段和经营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1加快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一是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推动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合理流转和优化组合,实现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效益农业发展。二是加快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进程,打造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的产业链。三是调整农业区域结构,促进区域问的分工与合作,提高区域分工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建立市场、提供信息服务等途径,促进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
2.2加大农业产业化力度。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加大农业产业化力度就是立足当地自然和人文优势,培育主导产品,优化区域布局。适应人们曰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各种物质、非物质产品和产业,重视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等办法,支持“一村一品”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
3大力创新服务,提高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是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农业资源消耗,提高农业生产率,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围绕确保农产品有效叠蹩警l改革-5201年第期4lv,\十J探索0JlI/J、供给、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3.1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研发。构造高新技术与农
业经济结合的新机制,政府对急需的农业高新技术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培育农业高科技企业,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形成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样板,从而激励了他们自觉应用高新技术的积极性。
3.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以农业科技示范基
地为核心,将新成果展示、技术培训和农技推广三个职能相结合,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对推广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竞争,对技术推广项目实行基金化管理,通过竞争申请或公开招标,有效地提高技术推广的效率。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发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推广方式,为技术推广主体提供各种方便的推广平台,包括科技市场、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园的建设。
4统筹推进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抓发展就是要抓项目,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就要抓好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对重点项目,尤其是政府主导的现代农业重点项目,要实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分步实施。通过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带动中小项目成批连片发展。
积极开发农业产业化项目,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重点解决特色生物资源种植及综合利用技术,产业链配套技术,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规模效益的产业。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是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朝阳产业。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启动农作物秸秆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燃料试点项目,支持秸秆饲料化利用。加强生物质产业技术研发、示范、储备和推广,组织实施农林生物质科技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利用荒山、荒地等资源,发展生物质原料作物种植。加快制定有利于生物质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上一篇: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东平县商老庄乡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