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21 11:05

  [摘要]结合农村“互联网+电子商务”文献综述及长治市农村电子商务现状,利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在校农村大专生暑期回家乡进行问卷的分发收集统计,针对各行政村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目的了解长治市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的就绪程度、应用情况、影响度,并通过政府和企业在长治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寻找其发展的突破口。从调研结果发现,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农民的信息意识及创业意识,而基础设施、销售渠道、销售平台、技能培训则是促进电商发展的外围要素。因此应积极准备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充分挖掘、打造农村电子商务爆品,最大化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长治市;农村电子商务;调研

长治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

  一、关于农村“互联网+电子商务”

  2014年,中国的网民数量达7.72亿,手机网民达7.53亿,农村网民2.09亿,占27%。网站达423万余家,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9.16万亿元人民币。2015年3月后,“互联网+”成为社会热点,随之国家对“农村互联网+”的发展配套了政策支持,同时企业开始聚焦农村电子商务。国内学者对“农村互联网+电子商务”也进行了诸多探讨和总结:北京服装学院的李成钢副教授分析了“互联网+”下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给出了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1;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朱兴荣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农特产品营销模式的现状2;安徽理工大学的韦伟调研了罗岭镇的现状,提出农村“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型的具体构建与思考3等等。

  二、长治市农村电子商务现状

  长治市下辖10县、2区和1个县级市,3507个村。截至2018年5月份,长治市武乡县4、壶关县52个贫困县被国家商务部确立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同时,武乡县、壶关县和平顺县3个贫困县在苏宁云商与国务院扶贫办签订的“全国农村电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被确认为全国农村电商扶贫县6。全市已建电商园区8家,村级服务站937个,今年预计新建500个,将达到1400个村级服务站。现有电子商务企业近3000家,网络零售额达150亿元7。

  三、调研开展情况

  (一)调研目的

  调研主要目的有:了解长治市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的就绪程度;了解长治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情况;了解长治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影响度;了解政府和企业在长治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发现长治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突破口。

  (二)调研方式

  问卷调查法,通过在校农村大专生暑期回家乡进行问卷的分发收集统计,针对各行政村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共计向长治市各村发放调研问卷70份,其中有效问卷56份。

  四、反映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

  从调研结果发现,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农民的信息意识及创业意识,而基础设施、销售渠道、销售平台、技能培训则是促进电商发展的外围要素。在农村,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员绝大多数没受过职业培训,既不懂得网络店铺管理和信息的采集发布、也不会分析市场行情、制定营销方案。因此,从前期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的准备条件,到中期电子商务的应用情况,再到后期电子商务的影响度都表明,长治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对策

  结合长治市农村电子商务调研结果,提出的具体对策如下:1.积极准备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首先,加强政府在农村宣传电子商务的优势及优惠政策的力度,政策上墙、入村、进户、上网,使百姓无论是去村委会,还是走在街道上,或者手机上网时都能第一时间了解政策资讯,认识电子商务。其次,高效精准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避免阳奉阴违,滥竽充数。商务局、农业局、扶贫办等各归口单位可以考虑整合优势资源,共享培训师资资金,避免参训人员重复培训,将培训普及化、最优化。另外,积极对接知名电商企业和优秀电商团队,为农产品上行铺好路,解决本土化电子商务人才不足,经验匮乏的问题,协助本地进行电子商务人才技能培训。2.充分挖掘、打造农村电子商务爆品引导和鼓励企业发挥管理完善、专业突出、运营灵活、客户资源丰富等特长优势,利用社会资源发掘开展农村电商的突破点和优势产品,打造当地爆品,形成一地一品的特色优势。

  总之,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改善、农村电子商务意识的不断加强、政府协办电子商务培训的不断增多和农民自主能动性的不断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将会加快,发展水平将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成钢.“互联网+”下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分析[J].电子商务,2015(32):77-78.

  [2]朱兴荣.基于“互联网+”的农特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10):95-97.

  [3]韦伟.我国“农村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型建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5(10):187-190.

上一篇:智慧城市助推城市可持续化发展 下一篇:长沙市小微电商企业“互联网+物流”应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