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雷电灾害防护现状及对策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17 10:05

  摘要: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雷电的危险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雷电灾害的防护措施也日渐成熟。但是,农村地区的雷电灾害防护却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农村居民防雷电知识的缺乏、农村民居防雷电设施的不足都是雷电灾害的潜在隐患。近年来,有关农村地区遭受雷电灾害造成人员、财产受损的事例也屡见不鲜。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防护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减轻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雷电灾害;农村民居;防护现状;措施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云层放电现象,常伴有强烈的大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1]。雷电灾害发生时极有可能会造成人员和财产受损,因而自古以来,人们就意识到雷电灾害的巨大危害性,从直接雷电袭击到电磁脉冲的猛烈释放,都极易造成巨额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尤其是在人口和建筑物密集的城市中,其危害程度更呈几何性增长。

我国农村雷电灾害防护现状及对策

  1农村建筑民居现状

  我国农村村民住房多为自建住房,部分发达地区试点小城镇建设有为新农村民居小区,这种小区多经过专业施工单位设计施工,拥有较为完备的防雷设施及措施。

  1.1自建楼房(平房)

  现如今,随着农村就业渠道拓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许多农村居民将过去老旧房屋翻新重建起楼房(平房)(图2)。这种民居的特点是多为砂石混凝土或砖瓦材料浇灌砌合建成,多不设置防雷电设施。民居电线布置多采用架空引入,加上卫星电视及太阳能等设备的使用,增大了遭受雷电灾害的隐患。

  1.2瓦房、木结构民房

  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现在还存在有大量的瓦房(图3),而在我国的南方及西南地区的农村由于生活习惯及民俗传统也有大量的木结构民房(图4)。瓦房、木结构民房大多修建时间已久,没有避雷设施,用电线路布置更不合理,此类建筑木结构更多,当遭受雷电灾害时更容易诱发火灾,带来更大的损失。

  2农村雷电防护现状

  2.1防雷意识薄弱

  据2016年江西省气象台不完全统计,全省因雷电灾害伤亡的人数为26人,其中农村死亡人数23人。由此可见,在农村居民往往缺乏雷电防护意识,许多人面对雷雨天气缺乏清醒的认识。在雷雨天气到来时,大多会选择在屋檐下、大树下、凉亭下等危险场所躲避雷雨,增大了遭受雷击的风险。另外,还有农村居民对雷雨天气不以为然,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夏季雷雨天气多发时节正值农村三夏忙种,很多农民为赶农活,在雷雨天依然在田地里忙碌,使自身暴露在空旷的田地中,极易发生雷击事件导致人员伤亡。

  2.2防雷设施缺乏

  农村未合理配置避雷针、避雷网、避雷线等基本防雷设施,更缺乏科学有效的雷电防护体系,使农村地区成为雷电灾害防护的薄弱地区。另外,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力、通信设备已成为大多数农村家庭生活中的必备品,但是电力线路、通信线路等现代化电气设施缺乏雷电防护设施。此外,许多农村居民为图方便在自家楼顶架设的电视信号接收天线、装设的太阳能都成为造成雷电灾害的隐患点,农村建筑物及其外部设施缺乏基本雷电防护措施已成为农村雷电灾害频现的重要原因。许多农村居民不了解雷电灾害防护措施的要求,农村建筑物及其外部增设的电视天线、太阳能等外部设施在没有经过防雷处理的情况下,很容易遭受雷击。此外,农村用地相对宽松,房屋之间距离较远,农村居民居住比较分散,许多偏远的地区通信仍不发达,雷电监测预警无法及时通知到偏远地区,使偏远地区的人们无法及时做出合理的防范措施避免雷电灾害[4]。

  3对策

  农村民居具有建筑面积大、建筑布置分散、各地实际情况不同的特点。因此,农村民居的雷电灾害防护应遵循“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在雷电防治设施的布置中要充分了解国家及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规定及技术标准。

  3.1增设防雷设施

  农村民居建筑高度普遍不高,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对位于雷暴多发区及遭受过雷击的农村民居可增设防雷设施,对于不适合增加避雷设施的民居,建议增加民居建筑物屋檐的宽度。增加屋檐远端到建筑物墙体的距离,在雷雨天气里中可增加建筑物墙体周边的干燥面,当雷电击中民居时,也较大概率使雷电随屋檐下泄的雨水导入地面,干燥的墙面则能尽可能地避免接导雷电沿建筑物下泄的情况。新建楼房(平房)等建设时内部添加大量钢筋结构,应将建筑内钢筋焊接在一起,并沿建筑墙角做出下引线,将下引线作接地处置[5-6]。

  3.2增强农村居民的防雷意识

  增加普通百姓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防护知识的储备对雷电灾害防护非常重要。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相应的普及和信息相对滞后,普通村民缺乏雷电灾害防护意识,甚至出现雷雨天气继续在田地劳作而受雷击伤亡的事件。因此,应该大力在农村地区宣传普及雷电灾害防护,通过发放防雷科普读物,定期组织防雷宣讲等宣传手段,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雷电灾害防护意识。

  4结语

  雷电灾害的防护工作是系统、长期、科学的工作,我国的雷电灾害防护工作已经颇有成效,但是在农村雷电灾害的防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农村雷电灾害的防护工作上更应该遵循“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秉承整体化、信息化、科技化的工作方法,多层次、全方面地开展雷电灾害防护。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加强农村雷电灾害防护工作的建设,加大农村防治雷电灾害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防雷减灾的意识。农村居民应积极参与雷电灾害防治,学习了解雷电灾害防护知识,切实降低农村雷电灾害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封心充.农村雷电灾害原因及防雷减灾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11):209.

  [2]郑建卫.农村防雷减灾思考[J].大众科技,2010(4):94-95.

  [3]周道刚.特殊环境的防雷技术措施[J].贵州气象,2002(5):42-44.

  [4]姜荣,李迪,李舟鑫,等.农村防雷工程技术对策[J].贵州气象,2011(2):55-56.

  [5]国家能源局.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DL/T804-2002[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B311.1-201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7]王道宏,郄秀书,郭昌明.雷电与人工引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不同种植方式和施肥对旱地春玉米影响 下一篇:我国农村跨界公共危机与协同治理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