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牧草种植技术发展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16 09:48

  [摘要]牧草对于草食动物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饲料,也是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面积种植人工牧草不仅可以提高其产量,而且能够满足牧草供应量的需求。但受到传统经济管理模式和人们对人工牧草种植技术认识不足的影响,人工牧草种植技术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障碍,还需不断进行探究与实践。本文首先对人工牧草的种植技术进行阐述,然后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希望促进人工牧草种植技术长远发展。

  [关键词]人工牧草;种植技术;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工牧草饲料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在人工牧草业的开发初期,部分城市把握住了机遇,发展了小面积的牧草业,但效果并不理想,品种也不完善[1]。但通过对各个区域风沙的控制,人工草地的培育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特别是从2018年开始,人工牧草的推广和技术培训得到了加强,对新品种的研发,推动了我国牧草种植产业的发展。

人工牧草种植技术发展研究

  1人工牧草种植技术

  1.1人工牧草种植的选地与整地

  种植土地的选择和对土地的整理是人工牧草种植的基础及重点。有必要考虑种植区域的自然环境,如土地的酸碱程度及地下水位等。不同的牧草品种对种植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因而牧草种植人员需根据不同的品种需求选择合适的种植环境,同样还需考虑牧草种植区域的通行状况,这决定着是否可以合理地对牧草进行种植管理,进行牧草的刈割等;在牧草还未开始种植时,还要根据种植需求对土地进行整理,如有的牧草适宜土壤较深的环境,有的牧草适宜土壤较浅的环境,以保证牧草更好地生长。

  1.2牧草选择

  选择牧草时,需选择生长能力强、营养丰富以及人工栽培的高质量牧草。

  2人工牧草种植产业发展现状

  早在20多年前,人工牧草种植业就已起步,主要有牧草的种植、牧草的加工及牧草的市场营销等。后来,畜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工牧草种植技术受到了许多地区的关注,有些地方政府还增加了人工牧草种植业的投资,以期推动人工牧草种植的技术发展。但受到传统产业种植模式的影响,其产业发展规模受到了一定的约束。2014年,进行粮食安全政策整改,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繁荣,使人工牧草种植产业开启了全新的发展征程。

  2.1牧草已初步建立起产业体系

  早在20世纪90年代,畜牧业和牧草业产量需求太大,部分牧草产业就已经建立了一个产业体系。随着牧草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批对牧草进行加工的企业应运而生,主要进行牧草的种植、牧草的生产加工、牧草的运输及牧草的营销等。然而,牧草产业整体的规模不大,相比畜牧业快速的发展,满足不了其需求。截至目前,中国已有500多家牧草加工产品企业,但每年生产制品为6万t以上的企业只有1/10。2015年牧草种植的总量为4599万hm2,牧草种植区域占425万hm2。

  2.2我国牧草产业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牧草是畜牧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20世纪中期,美国将紫花分类到推动社会发展的经济产物中,牧草种植产业成了国家发展的重点。牧草产业对促进有机农业、循环农业、高质量农业的发展作用重大,但受到传统耕种模式的影响,牧草产业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直到20世纪中后期,全球大部分国家对牧草产业的需求逐渐增大,促使中国进行了牧草产业政策整改,使中国牧草产业获得了发展。然而,目前国内的牧草种植技术相对不高,牧草产业的生产区域太小,市场上的营销管控机制尚不完善,导致许多牧草加工制品的质量不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足。

  3人工牧草种植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草产品需求快速增加,难以及时供应

  截至目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可以说已非常大,传统的粗放式喂养已很难满足现在的发展需求。尤其是近几年畜牧业的质量安全管理问题频发,也对传统的喂养模式提出了改革要求,促使人们认识到了人工牧草种植技术对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例如,乳制品行业中的三聚氰胺丑闻,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对与乳制品相关的政策进行了调整,扩大了对牧草业紫花苜蓿的种植。从2015年起,中国苜蓿种植产量由9.6万t迅速增加至27.3万t。乳制品产业及畜牧加工产品标准的不断提高,使牧草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我国土地资源匮乏,牧草种植生产的空间十分有限,使得牧草产品严重的供不应求。

  3.2牧草科技及推广的滞后制约了牧草产业的发展

  近些年,尽管牧草种植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人工牧草的种植技术依然落后。受存储技术及加工技术不完善的影响,有些省区无法进行优质牧草的种植,如吉林

  4人工牧草种植技术发展的策略

  4.1发展大规模人工牧草种植

  目前,我国人工牧草种植技术的应用规模并不可观,同时国家颁布的封山禁牧政策,使得多数山区养殖区域不能用于畜牧业,这样就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国家需加强对畜牧产业的重视,积极发展人工牧草种植技术,加大对人工牧草种植技术的宣传,投入人力及资金到畜牧业生产中,促进人工牧草培育种植的良好发展。

  4.2积极推进牧草产业化进程

  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和人工牧草的共同发展趋势。想要扩大生产规模,就必须走工业化道路,使畜牧业形成区域化发展模式。要激发种植户种植牧草的积极性,地方政府需对人工种植技术进行改良,并促进客户与种植户之间合作,以使牧草产业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并不客观,政府部门应积极为牧草的种植户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服务,满足畜牧产业的发展需求。在种植前,应根据市场供求的情况,为牧草种植户提供饲料。种植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应提供机械种植设备,提高人工牧草种植技术的效率,并做好相关天气的预报,让种植户根据天气的变化对牧草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牧草种植完成后,应帮助种植户联系客户进行牧草销售,保障种植者的切身利益。

  5结语

  人工牧草的种植,栽培者首先应选择优良的牧草品种,了解土壤的酸碱程度,然后根据土壤的不同情况最后确定种植方式。在牧草的生长过程中,细化管理方式,为牧草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牧草收获的时节,要做好牧草的收割并联系客户进行交易。总之,发展人工牧草种植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水平,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焕周,宋先平,刘玉芳,等.人工牧草的种植技术与舍饲养羊[J].草业与畜牧,2017(5):48-50.

  [2]谢义雄.人工牧草的种植、收获与贮藏[J].北京农业,2016(30):76-77.

  [3]周其家.种植人工紫花菌偕草的关键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4):16-19.

上一篇:烟草种植技术与实施要点解读 下一篇: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推广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