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12 10:02
[摘要]目的探析井研县农村地区实施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井研县农村地区实施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的效果,以2007~2009年未实施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作为实施前的研究对象,并以2014~2016年实施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后作为实施后的研究对象,对比实施效果。结果①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实施前、实施后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3.33%、97.71%,实施后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实施前(P<0.05);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实施后居民坚持刷牙、定期洗澡、定期健康检查、不适及时就诊、适量运动、家里环境卫生改善等卫生习惯的形成率分别为97.14%、98.57%、94.28%、91.57%、89.42%和94.28%;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实施前对乡村医生信任度、对乡村医生满意度分别为83.33%和82.66%;实施后对乡村医生信任度、对乡村医生满意度分别为90.14%和90.85%,实施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2009年开始在井研县农村地区实施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后,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相关行为的养成率均明显提高,医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建议相关部门从促进政府投入、完善服务机制、整合卫生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建立监管机制等方面入手促进服务水平以及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农村地区;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实施效果
2009年7月,卫生部等三部委《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1],同年井研县正式启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内容从2009年的10项增加到2016年的12大类46小项[2],对于提高居民健康获得感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对井研县农村地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同时为相关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特对2007-2009年(实施前)、2014-2016年(实施后)两个时间段井研县农村地区实施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进行调查并开展效果分析,总结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井研县农村地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选择研城镇、马踏镇、宝五乡和研经镇等15个乡镇农村地区的常住居民作为实施前(2007-2009年)、实施后(2014-2016年)的调查对象,包括乡镇卫生院的门诊病人、病人家属和当地居民。
1.2调查内容与质控措施
参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和《2016年四川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方案》,从健康知识、健康行为、满意度方面制作统一的问卷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实施前后居民相关健康知识和卫生习惯改变、医患关系的改善等方面的内容。建立细致、严格的全程质量控制方案,并按照相关方法给予规范执行,所获得的数据均给予随访核查、统计学核对、统计学逻辑检验、数据双盲核查与录入等,使调查数据的有效度以及可信度得到保障。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007-2009年实施前的农村常住居民共计调查3000人,其中男性1800人(60%),女性1200人(40%),年龄在15~85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51.32±5.58)岁。2014-2016年该地区实施后的农村常住居民共计调查3500人,其中男性2050人(58.6%),女性1450人(41.4%),年龄在16~88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48.32±5.11)岁。实施前、实施后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表1)。
2.2实施前后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
实施前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3.33%,实施后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7.71%,实施后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数据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农村地区全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能使社会和谐、公共卫生公益性质全面体现,是目前我国一项重要的民生举措[3]。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对提高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4]。井研县自2009年开始全面推行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以来,不仅让农村居民获得健康教育、老年人定期健康体检、儿童预防接种等服务,而且还让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重点农村居民享受到健康随访、健康指导等可及性服务。通过多年持续地在居民身边开展的健康教育,农村地区居民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相关行为的养成率明显提高。我县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的73.33%提高到97.71%,效果明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前后各种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的养成率尤其是定期洗澡和坚持刷牙明显改善,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与相关文献一致[5];为农村居民提供均等化服务的多为其所在的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借助健康教育的讲座、慢病患者面对面的随访以及生活方式指导等服务,医务人员与农村居民进一步密切了联系,农村居民的获得感更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后,我县农村居民对乡村医生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分别提高到90.14%和90.85%,高于某些地方的社区居民[6]。农村居民对乡村医生信任度和满意度的明显提升对我县的分级诊疗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EB/OL](2010-09-25)[2017-10-16].
[2]范宪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现状及机制优化[J].宏观经济管理,2017,(11):61-65.
[3]翟敏,张雪文,许圆,等.农村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认知、满意度及利用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04):361-363.
[4]余良仁,郑振佺.福建省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卫生建设SWOT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01):12-14.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