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07 08:34

  摘要:小麦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是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农作物,更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只有全面做好种植技术研究,防治虫害的发生,才能确保高产增收,提高小麦产量与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压力问题,小麦种植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小麦种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小麦种植技术优化策略和虫害防治进行分析,以此,推动小麦种植技术进步,优化小麦种植质量。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防病害;管理

  小麦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我国大部分地区均适宜小麦的生长,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着重要的地位,小麦种植质量关系到国计民生,影响着国家发展,只有全面做好小麦种植技术创新,才能推动种植业快速发展,不断推动我国粮食产量提升。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农业人口不断转型,在城市人口增长,乡村人口对头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小麦产量与质量,则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人口极具变化的现实背景下,只有全面提升小麦种植产量才能有效减轻我国整体粮食压力,保证人们生活水平。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1适宜小麦种植条件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植的作物大部分被消化,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我国粮食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当前,人均耕地可种植面积在逐步缩小,粮食供应压力与日俱增。只有大力发展小麦种植,提高种植产量与质量,才能全面满足消费需求,保证国家发展,小麦种植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增强。优化种植技术,对提高小麦产量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总需求。小麦的种植遍布全国各地,种植范围广泛,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种植成长条件,只有结合不同地区特点选择适宜小麦种植条件才能确保丰产增收。适宜小麦种植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土壤环境的选择环境对农业作物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全面做好环境选择,才能提高产量,保证质量。对小麦生长环境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对土壤环境重点选择,只有那些养分较高的土壤才适合生长。一些特殊品种,能够达到高产的优质小麦品种,更要选择条件好的土壤进行种植,这样才能发挥出优质品种优势,提高总产量。种植小麦时,要在选择地块上下功夫,较高地势、灌溉条件便捷的土壤最适合生长,施肥时也需要根据土壤结构进行合理施肥,确保土壤与肥料的有机结合。

  1.2播种密度要严格把握

  小麦种植不能为了丰收而密植,这样不但不利于成长,相反还会影响他们的生长,进行播种的时候,对量的把握要做好,合理控制种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的不同,严格适度的做好播种工作,不能出现大面积密植的情况,后期管理跟不上,更影响他们的生长。

  1.3保证良好的灌溉

  小麦对水分的要求并不严格,但也需要确保及时进行灌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小麦在进行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此时如果水分跟不上,极容易出现干苗的现象,最符合条件的种植是当地有良好的灌溉水源,具备便捷的灌溉条件。

  2小麦种植技术

  为了确保小麦丰产增收,则需要从各个方面合理控制提高种植效果,运用良好的技术,实现高产目标。

  2.1选地整地

  根据成长条件要求,对小麦种植土地的选择非常重要,对土地的整理能够全面促进成长。选地整地是重点,只有合理处理土地,才能推动小麦健康成长,保证成长的基础环境。高产与土壤肥力是离不开的,肥力良好的土壤,能够保证耕层厚度充足,有利于优质小麦种植与成长。选地过程中,需要对现场做好前茬处理,通过深耕实现土地上虚下实的目标,利于种子快速发芽,同时根系也会变得更加牢固,能够抵抗大风。

  2.2优选种子

  良好的种子是丰产的,种子不合格,则长不出好的作物。在各类农业科技发展中,种子是基础,在各类影响成长的条件中,种子是核心。只有根据当地种植条件,合理选择适合的种子,确保种子与土壤的有机结合,满足种植条件具体要求,对种子进行选择时,需要把握好几个方向,高产量、稳定性、高生产力、优质性、抗倒伏及早熟等是选种的标准。选择合适的晴朗天气进行晒种,时间约为7d,能够有效预防发霉和蛀虫,提高种子发芽率。通常,不晒种与晒种的差距为15%~17%,增产高达15%。

  3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病虫害影响,为了全面保证成长的条件,则需要科学做好虫害防治工作,为成长提供有利保障。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受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麦蚜虫、黑穗病、白粉病及全蚀病等的影响较大。

  3.1栽培优化做好病害预防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虫害问题,则需要在农业种植优化上下功夫,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区域情况,合理科学的结合农业需求,不断提升管理效果与技术能力,积极落实病虫害防治手段,通过有效的技术运行解决好虫害问题。一要做好轮作倒茬,合理控制土地使用。这样就能够有效解决好小麦全蚀病和纹枯病,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虫害影响。集中优化品种,选取抗病耐病的品种进行大田播种。二要完善虫害监控手段。要及时发现问题,小麦种植人员要根据地区情况,做好田间观察管理,不断完善病虫害防治综合管控机制,有效减少根腐病,要对无病田先种植,有病田后种植。三要合理利用肥料。全面提高有机肥和磷钾肥的施加频率,667m2施用杂肥4000~5000kg。

  3.2化学措施解决病害

  要充分利用化学资源和防治机制对病虫害进行集中防护,其一,对土壤的优化。需要根据土地情况,利用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67m2喷洒约1kg,以此全面提升土地抗虫能力。其二,小麦种子优化。种子处理主要是包衣和药剂拌种,这种处理方式能从根本上保证小麦种植后苗齐苗全。没有包衣的种子要进行拌种,操作时,可以按照种子质量0.10%~0.15%进行集中拌种,或向拌种物料中添加20%三唑铜可湿性粉剂,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地下虫害多的区域,需要用甲基硫环磷及35%乳油进行拌种。

  4结束语

  小麦种植关系到国计民生,只有全面积极探索小麦种植方式,运用良好技术,才能确保小麦种植效果,提高整体产量与质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战玲,寇长林,张香凝,等.潮土区小麦高产与环境友好的施氮量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5(11):45-49.

  [2]张平良,郭天文,侯慧芝,等.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高产施肥技术研究[J].作物杂志,2014(6):99-101.

上一篇:农业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下一篇:探究农村经济结构改变对农业能源效率带来影响